正文 第38章 附章改土歸流(1)(2 / 3)

雍正十二年,對酉陽宣慰司實施“改土歸流”,其地設酉陽州;

雍正十二年對忠峒安撫司實施“改土歸流”,其地入宣恩縣;

雍正十三年,對施南宣撫司實施“改土歸流”,其地劃入利川、恩施、宣恩三縣;同年還對忠路安撫司、散毛宣撫司、忠孝、金峒安撫司、高羅安撫司、大旺安撫司、龍潭安撫司、沙溪安撫司、漫水宣撫司實施了“改土歸流”,其地分別劃入利川、來鳳、鹹豐、宣恩等縣。

對“地域極廣、兵力極強”之容美土司的“改土歸流”,雍正尤為慎重。湖北總督傅敏在《奏陳土司情況》中說:“容美與保靖唇齒相依,已布置官兵於附近要地,若行改流,可與桑植土司逐步辦理”等等。雍正在此奏折上朱批:

“當緩者,田旻如前令其子來請安,進土物,還請陛見。”意思是田旻如忠於朝廷,對容美之“改流”不可操之過急。

雍正六年二月,邁柱就任湖廣總督,聞田舜年案使好幾位朝廷要員跟著倒黴,未身臨其境查訪,就斷定容司為禍根,必欲從嚴治之。上任伊始,便向皇上呈送奏折掏皇上的口氣。翻出三十年前容擄桑民千餘口之舊賬,並以田旻如不意歸還為口實,將予治之!隻是從緩而已。

雍正禦批——

“爾從緩之見是。王柔似一實心效力之員,似其旋楚與之籌計。爾甫經蒞任,朕又遠隔數千裏之外,率意措置,或恐未當,百凡慎重為第要著。再者聞各土司俱有耳目腹心,布於督撫左右,須當謹防,而一切事尤宜縝密料理,毋稍疏忽。此係朱綱奏朕之語,不識伊曾向福敏、馬會伯言及否也。”

雍正之意,一是對邁柱“從緩”之計頷可;二是要邁柱謹慎從事,不可虛張聲勢,怕的督撫左右有容司心腹耳目,導致激變。

邁柱上折不幾日,湖北巡撫馬會伯亦奏,與邁柱同出一轍。

雍正朱批——

“從容辦理之見甚是。此事應當徐徐詳審而為之者。田旻如受朕恩深厚,料必知改悔從前之過,斷不敢支吾延緩也。”

在邁柱等積極活動之下,建始縣候選知縣田喜雨上奏彈劾容美土司課征管內土漢民“絲花”、“農物”,認為“已幹法紀”,並附有一紙土司田氏公布在當地的告示。雍正閱後雲——

此告條屬恭謹,不過如此慎重而已。汝等何必事事刻求也。

雍正七年四月,四川提督黃廷桂、巡撫憲德聯合參奏田旻如“私受夷職”、“私收絲花”、“強過塘汎”、“不遵國法”、“中懷叵測”等。雍正朱批——

“楚蜀各土司中,惟容美最為富強,緣自前明官吏,玩惕弛縱”,遂致越分僭禮,相沿成習,迄今尚未改也。地方大吏,應曉以大義,漸令革除。若據濫給委牌,科斂絲花等款,即坐以狂悖之罪,似屬太過。已密諭楚督邁柱,令其嚴飭田旻如矣!汝等慮其疑畏,不遽根究之意甚是。“

是年六月初,雍正訓諭邁柱:或調田旻如到省問話,或委員前往容美宣諭。邁柱生怕旻如出容,忙遣荊南道員高起入容傳諭:六月十四日,高起抵容,即向旻如宣讀皇上聖諭——

“據四川提督黃廷桂奏稱:容美土司田旻如之祖父,自天朝定鼎以來,受恩豢養,乃康熙十九年,猶私給川民向繼洪遊擊委牌,僭列太保職銜;又康熙四十九年,給向世民遊擊委牌;雍正五年給向中虔遊擊委牌。夫川民非其所轄,何得濫給委牌?又田旻如勒索土民,科斂花絲。因其地接川省與建始所屬之粟穀壩等處連界,每年濫遣土目,勒收春花二絲銀兩,越界滋擾。所差之人,有副將,千把之稱。濫假名器,任意妄為,臣不敢隱蔽,據實奏聞,並將委紮一並進呈,等語。朕思容美土司,自本朝定鼎以來,頗為恭順,大兵進討吳逆之時,著有勞績。其委給紮符,征納絲花,大約容美在明代時,不無越分僭禮之舉。當時地方官吏,不能正以大義,遂成常套。今雖傾心向化,而踵行之習,未能盡改,是田旻如之過出於不知,非有心作此驕肆之事也。爾等可寄字與湖廣總督邁柱,詳細曉諭田旻如,以示朕原情寬貸之意,欽此。”

聽罷皇上諭旨,田旻如一方麵深謝聖上體恤寬宥之恩,另一方麵深感自己已陷入無辜訟事之中,似有許多魔爪伸向自己。為擺脫困境,於是懷著極為惶懼的心情,重托高起向皇上轉呈一道奏章——

“湖廣容美等處軍民宣慰使臣田旻如為富不仁受恩感激,謹陳下悃事。竊臣邊荒末吏,受本朝豢養深恩,曆今三世。逮至臣身遭逢聖主破格優容,寵賜頻施,屢加訓誨。臣每自思,有逾涯分,而聖恩如天,複冒不遺,此臣所以惶懼冰競,感激泣血,而再輸悃幅者也。於本年陸月拾肆日,奉督臣邁柱委令荊南道臣高起親至臣司,將聖主上諭詳悉曉諭。據四川提督臣黃廷桂奏稱,容美土司田旻如之祖父自天朝定鼎以來,受恩豢養,乃於康熙拾玖年,猶私給川民向繼洪遊擊委牌,僭列太保職銜;又康熙肆拾玖年,給向世明遊擊委牌;雍正伍年,給向中虔遊擊委牌。夫川民非其所轄,何得濫給委牌?又田旻如勒索土民,科斂絲花,因其地接川省,與建始縣所屬之粟穀壩等處連界,每年濫遣土目,勒收春花二絲銀兩,越界滋擾。所差之人,有副將千把之稱,濫假名器,任意妄為,臣不敢隱蔽,據實奏聞,並將委劄一並進呈,等語。朕思容美土司,自本朝定鼎以來,頗為恭順。大兵進討吳逆之時,著有勞績,其委給劄付,徵納絲花,大約容美在明代時不無越分,僭禮之舉。當時地方官吏,不能正以大義,遂成常套。今雖傾心向化,而踵行之習,未能盡改。是田旻如之過出於不知,非有心作此驕肆之事也。爾等可寫字與湖廣總督邁柱詳悉,曉諭田旻如,以示朕原情弘貸之意。欽此,到臣。臣敬聆之下,惶懼無地,繼以感深泣下,引罪不惶,何敢妄為置辯。外既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