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去處便是提煉硫磺之地。預約日期正值大雨,顧彩意在雨後成行,舜年尋思:吾得冒雨取樣以感化公也,於是獨行七裏,前往水砂坪磺廠。到廠後,一是慰問匠師,二是視察生產過程,三是了解需完善事宜。四是為顧彩捎成品一觀。回府時,已是更漏兩響。
一直在客房等候的顧公,見舜年提著蠟燭燈籠,打著油紙傘,下半身已被飄雨淋了個透濕,連忙迎了上去,“未料使君如此認真,傷神又傷身,惰弟實在羞愧!”
舜年不以為然道:“吾常往來於風雨中,得煉意誌,不足為怪!”遂點燃磺塊,綠色焰火滴地為星,顧公甚為好奇。
“吾司盛產此物,常為進貢朝廷以製火藥之用。”
顧公道:“今吾必往硫磺廠觀之!”
舜年止之:“雨阻人也!”
“即使下刀亦無妨!”顧公決計成行。
舜年複冒傾盆大雨,與顧公同行。顧視其規模,果然宏大,具開礦、冶煉、火藥製作於一體。
“即使漢區,亦少見也!”
“這火藥製作,不可張揚,僅先生心知。”舜年特囑。
回後,顧公連夜記之:“十八日,複雨。君約餘水砂坪看開硫磺礦。餘不果行。漏下二更君返,貽餘生硫磺一器,滴地作燈如繁星為戲。諸童子盡來觀,以為哄笑。水砂坪在署西七裏,其山上平,如截去峰頂,又如白雲界斷,延長八裏,平山之所以得名也。山出硫磺,充貢,故往視之。其磺母晃白如銀,閃爍可玩,可為火石,發火如菊花,第不堅,熔之即磺也。其渣滓可淘出水銀。”
之後,舜年又引顧彩去銅廠、鐵廠。那高聳的煉爐伴著舜年高大的身影,在顧公的心底留下深深的印象……
舜年陪顧公先後於南府、爵府、細柳城、中府街市詳察商貿之盛,在若幹加工作坊,他親眼目睹了如何紡織峒巾、峒被,並記:“峒被如錦,土絲所織,貴者與緞同價,龍鳳金碧,堪為被褥。峒巾白麻為之,輕紉如鮫綃,皆珍幣也。”目睹了如何加工蕨粉、葛粉,如何釀造“龍爪穀”美酒,如何熏製獸肉,硝製獸皮;目睹了藥材鋪數百種上乘藥材。舜年告之:“我司乃藥材寶庫,《本草》所記,我司六成皆產。麝香、天麻、江邊一碗水、頭頂一顆珠、北山七、扣子七、竹節七、黃連、黨參、黃柏、五棓子,等等,應有盡有。”目睹了茶葉加工及貿易。記曰:“諸山產茶,利最溥,統名峒茶,上品者,每斤一貫,中品者楚省之所通用,亦曰"香罈茶",故茶客來住無虛日。茶客至,官給衣食,以客禮待,去則給引。”舜年告之:“我司峒茶上品,常為充貢。曾贈東塘先生品嚐,東塘品後詩曰:"從今水乳神交切,隻乞容陽數餅茶"。”顧公還遍遊茶山,目睹了茶人的辛苦,因為詩——
采茶去,去入雲山最深處。
年年常作采茶人,飛蓬雙鬢衣襤褸。
采茶歸去不自嚐,婦姑烘焙終朝忙。
須臾盛得青滿筐,誰其販者湖南商。
好茶得入朱門裏,瀹以清泉味香美。
此時誰念采茶人,曾向深山憔悴死。
采茶複采茶,不如去采花!
采花雖得青錢少,插向鬢邊使人好。
此詩與“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異曲同工。喚茶客及飲茶者當思茶人之苦,為官者當思“一枝一葉總關情”。
——遊景點名勝。除了遊曆洞宮、洞城,舜年還引顧公遊曆了石林山、禿龍古寨、小昆侖、紫山、樂天園、留雲院、天心橋、九峰橋、百順橋等景點。每遊一處,都留下詩句,盛讚山美、水美、人美、情美,譬之遊樂天園後記曰:“十六日,遊雲來莊,在細柳東,上坡五裏,園日樂天,廈卉盛放,百合戎葵,爛如雲錦……”因為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