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義結“桃源”(2)(3 / 3)

廟中供劉備、關羽、張飛、諸葛亮、趙子龍塑身,顧公問舜年:“吾聞土人最敬關公,為何此處張飛居中,且以其封侯為廟名?”

舜年道:“五峰安撫司張彤弨叛逆時,吾征剿之,其族人一部逃於此地落戶,吾體恤,故特立此廟,期張氏後裔亦如飛之忠義也。”

顧公聽罷,極讚:“使君之仁舉矣!”

遊中府時,舜年令昺如以宣慰使之名,於百斯庵大宴禮待顧公。

這百斯庵位於中府南街頭,既有香堂,又有禮賓大廳,還有客房。顧公自是先進香,而後宴飲。當顧公在舜年陪同下步入香堂時,頓覺奇怪:但見正中供的是佛像,左邊供的是孔子像,右邊供的是關公父子像,因問舜年:“漢區佛寺隻供如來、觀音及羅漢,道觀隻供三清或老子或元始天尊,文廟供孔子、武廟供關公或嶽飛,城隍廟供閻羅王,為何此處與漢大相徑庭?”

舜年笑道:“管它何寺何廟何庵,既使百廟,皆以斯庵之義,教人何以為人也。”

“此庵進香者多多,似不見講經布道,何也?”

舜年道:“有法華寺專事講經布道也!”

宴畢,舜年陪顧公移步法華寺。此寺離百斯庵西去不過一裏,老遠,就見重簷飛甍,紫氣氤氳。進得寺去,但見百餘僧侶正在敲打木魚,坐禪念經。佛祖金身之下,青燈閃爍,香靄繚繞,神秘而肅穆。

舜年告顧公:“法華經乃眾經之首,為佛祖苦修千年方得堂奧,它分品二十八門,化解百千萬劫,乃字字慈航,行行彼岸也。吾司立寺讀經,唯盼佛祖日日賜福於萬民矣!”顧公頻頻點頭。

顧彩還在細柳城中之大慈閣住了十五日。此閣氣勢恢宏,樓上有樓,有香堂、有迎賓堂室。香堂正中供慈眉善目觀音,左手持玉淨瓶,右手握瓊枝,正向人間拋灑甘露。顧公遊此,頓覺醍醐灌頂,玉露涼心,處“世外”之清靜。

舜年特意在此舉辦了端陽大會,文武百官聚首,以四項活動娛之,其一,詩牌集字。詩牌即韻牌,刻詩韻上下二平聲於紙牌上,每韻一頁,共三十頁,遊玩時分韻,人取一頁,各以牌韻做成詩歌或韻文,佳作者為勝;其二,鑽薪火煮新茶,即以燧人鑽木取火之法,得“薪火”燒沸水以泡峒茶,以速效者為勝;其三,流觴泛浦。眾人集於龍溪江畔,玩者蕩舟於江中,上遊置酒盅於水麵漂下,舟中之人撈酒盅多者為勝,且自歡飲之;其四,賽捕遊魚。各執一網,任自勞之,捕多者為勝。

顧公參予其樂,以詩牌集字與舜年並駕齊驅,眾皆敬之。而舜年更得流觴泛浦之勝,舉觴道:“吾與顧公平分秋色也!”顧公接杯曰:“有道是"傾觴一盡酬知音"!”遂仰天而咕,滴酒無遺。眾皆大樂。

五月十三日,舜年還於大慈閣舉行了盛大的關公誕祭活動。一是設香案,供關公像,舜年著皇上禦賜驃騎將軍官服,虔拜關神,祁求永保容美平安;二是大宴文武百官及賓客,舜年以關公忠義驍勇為酒詞頻祝諸官;三是大演《南桃花扇》,以謝顧公,此祭會延續三天,土民百裏之外來觀戲者,皆供酒飯。

顧公感動非常,專為一記:“(五月)十三日,以關公誕遊戲於細柳城之廟樓,大會將吏賓客,君具朝服設祭。鄉民有百裏來赴會者,皆飲之酒,至十五日乃罷。”

——遊工商廠坊、賈市。

容美出產十分豐富,為讓顧彩向外推介,舜年利用一切機會,讓顧公目睹為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