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覲見皇上(2)(3 / 3)

舜年大驚!“皇上乃一代明君,安邦治國,頭頭有道,除鼇拜、平藩亂,功昭日月,彪炳千秋,我等小誌膚淺之輩,何敢侈談安邦治國?”

康熙道:“爾乃國之棟梁,豈無一管之見?盡管說來,既有謬見,朕亦洗耳恭聽,絕不責咎。”

舜年囁嚅道:“皇上英明,目光如炬,洞燭幽微,然日理萬機,不可事事知裏,爰是臣工鬥膽唐突。為明君者,兼聽則明,偏聽則暗。奸佞之言,非但不可聽,且宜深究耳!趙高指鹿為馬,秦王非聾瞽之君,乃為趙高蒙蔽了視聽,亂臣賊子,誤國之大禍也。吾等邊徼之臣,既向慕皇上,尤眾星捧月、百鳥朝鳳,自會竭忠盡智,謹劼為政,斷不會以天高皇帝遠而藐視天威,妄為夜郎。然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總有山高水低之時,治司之中,多有偏頗,作奸犯科之徒及逆子貳臣,自會尋偏找漏,戮我脊梁也。若皇上以讒言為忠言,豈不枉我一門忠貞?”

康熙笑道:“愛臣所言極是,為王者,當首辯臣之忠奸也!”又問:“今土司多多,爾以司主之位,以為朝廷何以偏優施政於司?”

“皇上懷柔萬方,恩及天涯,此大政矣。大政之下,各司隻要維護大統,不離法度,可盡各逞其能也。”

康熙心想:看來,這懷柔羈縻之策,大可籠絡人心!於是對舜年之言,不斷點頭。

末了,舜年再次謝恩,皇上則予賞賜,計有綢緞、人參之類,舜年感激涕零……

回到寓所,舜年再次作東,約孔尚任一敘,且有柱成、旻如、日倫作陪。舜年複敘康熙陛見情景,欣喜道:“泱泱華夏,有此明君治理,必興旺也!我等宜趁國昌之際,大有作為!”尤對旻如道:“切不可以為入學國子監便已登高枝,萬事大吉,如學業無成,盛名之下,其實難副也。既入棟梁之列,而為濫竽充數,自為恥矣!東塘先生曾為皇上特選國子監博士,爾等必師之,亦請東塘先生如父教子,切不可坐視!”

大家隻叫舜年放心,定做有為之人。

舜年離京之後,冒風頂雪,至二月上旬複抵枝江孔振茲處。談及皇上陛見經過,振茲備受鼓舞;又談及與尚任莫逆之交,深謝振茲牽線搭橋,振茲亦欣喜之。振茲留舜年小住幾日,舜年從之。

一日,舜年麵對浩渺長江,突發奇想:此乃黃金水道,何不借此天然商道,廣辟財源?於是與振茲商磋在江邊設立商站及倉廩,並打造商船二隻,將容美騾運之物,轉由船運而沿江上下銷售。振茲道:“此法甚妙,吾全力為援!”於是,舜年令一護衛留此,放些銀兩,將有關事宜一一落到實處。

舜年入容後,沿途巡視司署交辦事宜。尤修路架橋工程,要求出入容美之騾馬大道暢通無阻。至三月十日春暖花開之際,方抵平山爵府。

聽說舜爺自京城回,守升、仕仁、南瑛、九如並田圭、田瞻、商霖、慶年、昺如、遇春、文憲等,濟濟一堂,聆聽皇上陛見經過,眾深感大增其光。末了商定,時值難渡江大河石拱橋竣工,當借此良機舉行隆重慶典。

歡慶大典上,舜年將皇上陛見經過繪聲繪色一以傾之。當舜年講到康熙減免徭稅、獎勵墾荒之興農國策時,千眾為之歡呼:“皇上萬歲!”“皇上萬歲!”

為不負皇上厚望,舜年要求各級官員:“務必勤政者有五:其一,修橋鋪路,方便於民;其二,廣辟財源,厚實家底;其三,竭力農耕,豐衣足食;其四,嚴厲典章,清淳民風;其五,不輟軍練,居安思危。”

之後,細化各款,勿使空話。舜年遍視容美,凡不務實者,當即罷免官職,玩忽職守者,按律論處。

是年五月,舜年書《謝陛見》一章上疏朝廷,複表忠赤之心。

奏章寫好後,他親自赴督府呈送,並再謝丁施孔等員。此次出行,他繞道施南,拜望已“古稀”出頭的外祖父母。二老對舜年的出息備感欣慰,進一步大加鼓勵。之後,派專人雇船送舜年沿清江順流而下。沿途,舜年沉醉於兩岸風光及風土人情,每晚書寫感章。是年,一本《清江紀行》便刊行於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