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自然景物的美對懷著不同感情來欣賞的人就會不同。自然景物的特點,往往被看做人的精神。人們讚美山的雄偉、海的壯闊、鬆的堅貞、鶴的傲岸,同時也是在讚美人,讚美與自然特點相吻合的人的精神:雄偉的壯誌、壯闊的胸懷、堅強的性格、傲岸的情操。
青少年不能單純地迷戀於自然美之中而忘記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人,忘記用辛勤和智慧裝扮與改造自然的勞動者。青少年在欣賞自然美時切記要有健康、樂觀的精神,時時把情感與景物交融在一起,把眼前的景物同心靈美的人聯係在一起。這樣,才稱得上是真正善於欣賞自然美景者,才會在自然界中發現新的美的景物。
在欣賞大自然自然美的過程中,還可以陶冶人們的情操,淨化人們的心靈。
首先,欣賞自然美可以使我們的生活豐富多彩,充滿情趣,使我們得到積極休息,促進身心健康。
緊張的學習之餘,利用節假日與親友或郊遊、或旅行,登山涉水,呼吸清新的空氣,領略桃紅柳綠、鳥語花香的美景,會使我們心曠神怡,感受到生活的充實和美好。甚至在業餘時間瀏覽一些山水花鳥繪畫我們也會有同樣感受。古人將觀看山水畫比作“保健藥”,這是有道理的,曆來書畫家大都長壽就是很好的證明。
其次,欣賞自然美可以陶冶性情,開闊胸懷,砥礪品行,增強識別美醜的能力,有助於培養崇高美好的情操。
自然界生機勃發,萬象更新,時時處處充滿著活躍的生命與瑰麗迷人的景致。有“亂石穿空,驚濤拍岸”的奇崛熱烈,也有“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肅穆雄渾;有“雜花生樹,群鶯亂飛”的江南春景,也有“千裏冰封,萬裏雪飄”的北國風光。我們體會過或想象過身臨其境時不同的感受與啟示嗎?就拿菊花來說吧,它具有傲霜鬥雪的特點,而且即使枯萎,卻清香如故,花朵也不散落於地。欣賞菊花時常常使人們聯想到曆史上民族英雄以及他們不屈的民族氣節,激發了我們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培養了我們愛國主義的高尚情懷。
當青少年朋友學會欣賞、品味那豐富多彩的自然美時,會情不自禁地誘發我們心靈深處的美好品德,加深對自然奧秘的思索,增強我們堅韌奮發、積極進取的生活鬥誌,在潛移默化中提高文化素質,開闊胸襟,陶冶性情,砥礪品行,培養崇高的情操。
4.學會欣賞藝術之美
各種藝術形式都存在美,藝術美可以征服打動我們的心靈。可以說,有了藝術美,人類社會才可能是文明社會,人們的心靈才可能成為性情的家園;相反,如果沒有藝術美,人類社會就永遠也不會走出野蠻的時代,人們的心靈也將永遠是一片荒漠。
正因為如此,藝術美能使人們獲得一種強烈的感染力。多學一些審美知識,培養對藝術的興趣,用人類創造的燦爛文化熏陶自己,這也是青少年達到心靈美的重要途徑。
怎樣欣賞藝術美呢?下麵選擇幾種青少年熟悉的藝術形式作些簡略介紹:
(1)文學
文學是以語言文字構成形象來表現生活、表達感情的藝術形式。我們欣賞文學作品,要通過想象使自己進入藝術境界,所以它是一個再創造的過程。文學作品包括小說、詩歌等。
小說的特點是通過塑造人物來表達感情。我們讀小說,要憑自己的經驗去體會作品當中人物的經曆、行為、心理活動,從而達到感情上的共鳴。如欣賞《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我們就要體會當時的情形,思索保爾為什麼具有堅強的革命意誌,這樣才會產生心理上的震撼。
詩歌的特點是抒情;無論是哪一類形式的詩歌,它總是最富有激情。朗讀詩歌不是“叫喊”,而是要帶著濃烈的激情去體會、表達。如讀屈原的《離騷》,隻有使自己的感情與詩人的愛國深情一起沸騰才能領略到它的美,才能感受到屈原心中那激烈澎湃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