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新知識的獲得,都離不開從已知到未知的邏輯推理。為什麼人類在登上月球之前就能預言月球上沒有生命?為什麼中醫通過“望”、“聞”、“問”、“切”,就能診斷出病人的疾病?為什麼一些重大事件的發生會立即波及股市?為什麼聽其言、觀其行,便能知其所想?為什麼談判專家會一下子抓住對方談話的漏洞,然後乘勢追擊?凡此種種,都證明了邏輯既是方法,又是力量。
因此,學習邏輯學,懂得邏輯定律和邏輯推理,邏輯思維能力才能不斷提高。
邏輯能力就像呼吸、走路、吃飯、感覺一樣,是人類天生具有的能力,由大腦的專門區域控製。科學研究表明,我們大腦中有上百萬個邏輯神經元。
我們每時每刻都在推理,隻不過它自然得讓人忽視了它的存在。這也就是青少年總是感到自己缺乏邏輯的原因。除非我們刻意考慮或者捕捉,否則很難察覺自己在進行邏輯思維,因為它對我們而言已經像推開門一樣簡單。
當一個青少年決定做一件事情而放棄另一件事情時,其實就是在運用邏輯能力。
B.如何開發數理邏輯智能
1.培養數理邏輯智能的策略與方法
青少年培養自身的數理邏輯智能,可從以下幾方麵入手:
(1)使自己由被動的知識接受者轉變為主動的學習者
要做到這點,青少年應首先做到課堂上積極回答出老師的提問。當然,有的同學擔心若問題回答不準確,老師批評,或同學嘲笑的情況發生,對課堂回答問題非常膽怯。青少年應該這樣想:答錯並不是常錯,說明自己認識存在問題,經過老師的引導可將自己引出誤區。這樣做一方麵提高了自己學習的興趣,同時也使自己認識不斷提高,促進學習。
心理學研究表明,疑問最容易引起人的探究反應,思維也就應運而生。愛因斯坦說:“發現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
那麼怎樣促使自己提問和深入思考呢?可以考慮以下策略:
用“如果”來反問自己所提出的問題。如青少年可以問“這道題為什麼要這樣做呢?”“不這樣做,那你看應如何做呢?”這樣會促使自己努力去想其他可能的辦法,尋求答案的啟示,從而獲得更多思考的機會。
此外,可積極參加小組活動。小組內的同學可相互討論、協商。這種策略能使自己參與對問題的深入思考。這樣,討論、協商、表述觀點、完善觀點的過程就是對數理邏輯智能一次很好的鍛煉。
(2)采用多種直觀化學習方法
由於青少年的思維發展處在動作思維和形象思維水平,這一時期思考問題時常要借助於動作或具體的形象作為支撐。
如在學習有關幾何圖形如“圓”的知識時,可以拿一段繩子親自擺成圓的形狀,當然也可讓用紙剪成“圓”的形狀,在此基礎上自己自然可以領會“圓”的概念。此外,還可以輔以讓學生列舉出家中或生活中的20種圓的物體。在學習時間、重量、長度等計量單位時,由於這些計量單位本身較為抽象,可以運用“估算”的辦法,增加自己對這些計量單位的感性經驗。比如估算一下自己的書包有多重,從家到學校的路大概有多遠等。
(3)講出自己的思考過程
語言是思維的載體。因此,在學習過程中,青少年要多發表自己的見解,將自己的思維過程講出來。如可以在心裏問自己:“我是怎樣想的?”“我是怎樣想到的?”“我的思路卡在哪裏了?”等諸如此類的問題,以展示自己的思維過程。這種思維方式有利於青少年培養自己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促使理順思路,學會思考。青少年用數學語言表達其思考過程,既鍛煉了自己的語言智能,同時也增強了理解能力,數理邏輯智能也得到了鍛煉。
(4)積極地參與辯論
辯論這種形式對培養青少年的邏輯思維能力是很有益的,因而對於數理邏輯智能的培養也是有益的。因此,青少年可以有目的地參加各種辯論賽。有些問題的辯論,既鍛煉了青少年的邏輯思維能力,同時也發展了青少年的道德判斷和道德推理的能力。
(5)開展研究性學習
科學思維的基本方法包括歸納、演繹、類推、分析與綜合等,它們是數理邏輯智能的有機組織部分。對於科學思維基本方法的培養,研究性學習是一個很好的辦法。當然,青少年的研究不一定真的很科學或者說有實際價值,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青少年科學思維的方法得以建立,數理邏輯智能得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