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7章(3 / 3)

泡泡選擇了退出。朝廷在洋人那兒打了敗仗,此敗與先前之敗不同,賠款的額度非常之大,這麼一個窮省,居然被朝廷攤派了數百萬兩銀子,人均達到一兩。賠不起,隻好出賣關稅權。西峰鹽稅就這樣被洋人控製了,首任西峰鹽稅監理便是那個洋窯姐的丈夫。在這之前,泡泡已將各鹽店的存鹽全部出脫了,她將一部分銀子解往員外村,讓馬正天火速將馬蓮河兩岸百裏以內的荒坡地全數購人,與官府辦理地契文約。馬正天無動於衷,無奈,泡泡指使龔七代為辦理。泡泡是有識人之明的,龔七不僅是一個打打殺殺的好手,也是理財能手。不久,一切都辦妥了。所有的腳戶徹底失業了,泡泡主動召見邱十八,問他願不願意種地,邱十八說,隻要能養家糊口,賣血我都願意,可我把血賣給誰呢。泡泡說,你去問問那些窮兄弟,還有誰願意種地。邱十八明白泡泡的意思,這是一樁救命的善舉,不是給所有人的。他挨門挨戶問了那一百家始終與馬家綁在一起的腳戶。

這是一個驚天喜訊。

在那個正月剛開春的日子裏,邱十八率領一百家,多達數百人的男女老少,浩浩蕩蕩吵吵嚷嚷,奔赴百裏外的馬蓮河畔,按家口多少,一戶得到一麵或大或小的荒山坡。幾十年前,這裏都是有過住戶的,戰亂過後,再也沒有恢複,到處都是破敗坍塌的土窯洞。他們都是馬家的佃戶,邱十八心灰意冷,不願攬事兒,泡泡便讓龔七管理這一攤子。馬家借給他們勞動工具和糧種菜種。這些運輸工人,有的先前種過莊稼,有的對農活一竅不通。在生存麵前,他們變工互助,種上了第一茬莊稼。那一年,風調雨順,荒蕪已久的土地乍然重新開墾,肥力巨大,第一個大豐收降臨各家。在西峰的那些生活無著落的腳戶迫於無奈,扯起了造反大旗,他們認為,災難的根源在於眼看要修成的大路,在一個大白天,數百人手持各種工具去挖路,剛動手,便被早已探知消息的陝甘總督府官軍包圍了,一頓亂槍,熱噴噴的人血染紅了冰冷的黃土地。

泡泡還在西峰,她已撤退到西峰鄉下,經營那幾千畝良田沃土,一心課子讀書。西峰的宅子還在,泡泡出租給洋人駐西峰的鹽稅監理,那個洋窯姐在來西峰前,已生了兩個金發碧眼的兒子,她將他們也帶來了。泡泡猛地想起馬正天與這個洋女人還有過一段故事,心裏一股酸水泛上來,她想毀壞一樣什麼物件,想想,都是自家的東西,又舍不得,便令人把那塊從牛不從手裏買來的石墩搬走了。

洋窯姐做了馬府十年的主人。

改朝換代了,西峰地區土匪多如牛毛,隔三間二,總有一樁滅門血案發生。隔三間二,西峰城頭總要變換一次旗幟,每支隊伍無論路過,還是駐守,都要征糧派款。馬家當然首當其衝,泡泡使出渾身解數,在一天天堅持。她靠不斷地出賣土地應付種種苛捐雜稅。終於,兒子馬登月在西峰完成了中學教育,並如願以償去北平讀書了。泡泡在西峰的事情做完了,她知道世道還會亂下去,四通八達的西峰並非久留之地,她留下二百畝土地和一座空宅子,帶領全部家小移居員外村。她連那塊石墩子也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