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來對董健吾說:“你虎口餘生,脫險歸來,應向你表示祝賀。現在通過你的彙報,使組織上及時掌握了顧順章在漢口的真實情況,這對我們研究下一步的對策非常有利。”接著,周恩來、董健吾和老王三人一起商量了應變措施,周恩來並責成董、王兩人在次日清晨以最快的速度分頭進行工作。
協助潘公 消滅叛徒
由於顧順章的叛變,原中央特科的許多骨幹人物都不能繼續留在上海工作。1931年6月,中共中央調整了中央特別委員會的領導班子,重新組成了新的特科領導機構,由中央委員、原任中共江蘇省委書記的陳雲擔任一把手,原任中共中央組織部部長的趙容(即康生)擔任二把手,原任中共江蘇省委宣傳部部長的潘漢年擔任三把手。中央特委下設四個科:第一科即總務科,科長由陳雲兼任;第二科即情報科,科長由潘漢年兼任;第三科即行動科,又稱紅隊,科長由康生兼任;第四科即通訊科,科長仍由李強擔任。改組後的中央特科的任務沒有變化。
1932年,陳雲調江西蘇區工作後,康生負責領導工作,潘漢年負責主持日常工作,仍兼第二科科長。董健吾是二科的情報工作人員,原在陳賡領導下開展工作,改組後轉歸潘漢年領導,他的直接領導人是潘漢年的主要助手歐陽新。
潘漢年與經營古玩店的董健吾經常聯係,一天上午,董健吾坐在鬆柏齋古玩店裏,翻看剛剛送來的各種報紙,突然,他被《申報》刊登的一條新聞所吸引,該報稱:昨日傍晚,一艘待命駛往南昌的客輪,停泊在十六鋪碼頭,形形色色的旅客正在蜂擁著上船。這時,一輛美式轎車戛然停在碼頭上,先走下兩個腰插手槍的保鏢,旋即又走下一位身著長衫,手提皮箱的中年男人,很有派頭的樣子起步登船。忽然,“啪”、“啪”兩聲槍響,中年男子當即倒在碼頭上,凶手迅速逃離了現場。
這時,潘漢年來到董健吾的店裏說事,看到董健吾在看這條新聞,就說,事有湊巧,我正是為這事來找你的。把事情的原委大致說給了董健吾。
原來為了配合江西中央蘇區反“圍剿”戰爭的進行,黨中央從江西蘇區派了一名叫熊國華的同誌來充實上海的秘密工作,此人原在蘇區從事機要工作。熊國華到達上海後被捕,因經不起刑訊逼供,叛變投敵,向龍華偽警備司令出賣了好幾個黨的同誌,同時還把他掌握的中央蘇區有關的情況向敵人泄漏。潘漢年通過秘密渠道了解到,國民黨設在上海的特務機構認為這個叛徒提供的情報十分重要,對國民黨的軍事“剿共”行動很有利,於是決定派人把他護送到南昌,當麵向蔣介石報告他掌握的所有機密。上海地下黨認為如果此人返回南昌,必將給蘇區和紅軍造成難以估量損失。上海地下黨及時向保衛中央機關的負責人陳雲同誌做了報告。經過研究,為了確保中央蘇區反“圍剿”鬥爭順利進行,決定在上海處決這個叛徒,交由康生負責的三科執行。康生組織特科人員在上海十六鋪碼頭埋伏,當叛徒準備乘船回南昌時“紅隊”隊員衝上前去射殺。這次新聞上寫的,其實就是特科“鋤奸隊”刺殺叛徒的情景。
潘漢年通過內線獲知,叛徒被擊中一槍,子彈從頸項穿過,竟然沒有死去,當即被租界巡捕房送入仁濟醫院搶救治療。潘漢年感到事態嚴重,立刻向黨中央做了報告。很快,中央命令,為了確保中央蘇區的紅軍和地下黨的安全,趁這個叛徒傷勢嚴重,幾度陷入昏迷的情況下,將其擊斃在醫院中。
仁濟醫院是一所教會醫院,附設在一座教堂的後麵。平時,醫院中就有著良好的醫療秩序,一般看門診的病人是不準進入住院區的,就是探視住院病人的親屬,也有著十分嚴格的規定。敵人清楚這個叛徒被狙擊致重傷的原因,在他的病房門前,加了專門人員看守,想接近這個叛徒相當困難。
潘漢年和助手們認為,若想製定出合乎實際的處決叛徒的計劃,必須摸清叛徒居住的病房,以及病房四周敵人布防的情況。而要完成這樣一項特殊的任務,最好找到一位和教會有關係的情報人員,打著宗教的旗號,進入病房區探查,董健吾成了大家心目中的最好人選。
董健吾深知這項使命的重要性。他受命之後,找到醫院中一位和自己很熟悉的牧師,在一般的閑談中,獲悉這個叛徒住在隔離病房,專由巡捕房警務處監守,防範甚嚴,非經特許,不準接近。接著,他又以關心病人為名,和這位醫院中的牧師視察了所有的病房,他還發現,在這個叛徒的病房門口還有兩名武裝巡捕監守。
回到自己的古玩店以後,董健吾立即向潘漢年做了彙報。潘漢年摸清了叛徒的病房位置,但卻無法把我們的鋤奸人員打入醫院,進入隔離病房,越過武裝巡捕的監守,去處決這個倒在病床上的叛徒。潘漢年隻好再次要求董健吾利用和醫院中的那位牧師的特殊關係,做好有關醫務人員的工作,盡快拿出一個可行的處決叛徒的方案。
董健吾再次拜訪了那位牧師,向他說明了情況,這位牧師出於愛國的正義感和對潘漢年人格的信任與崇敬,很願意幫忙,並很快和潘漢年共同密商了一個萬無一失的行動計劃。這天夜裏,保衛人員化裝成仁濟醫院的醫務人員,在護士和牧師的帶領下,以查病房為由,大搖大擺地走到叛徒的病房門口,出奇不意地製服了監守的武裝巡捕,闖進病房,幹淨利索地結束了這個叛徒的性命,然後越牆逃出醫院,坐上早已等候在此的汽車,安全地撤離了。
潘漢年指揮的這次行動,由於是在武裝巡捕監守的情況之下完成的,因而無論是對公共租界的巡捕人員,或是對國民黨特務機關的人員,尤其是對那些叛變投敵的敗類,都有了震懾的威力,叛徒們有了岌岌可危的恐慌感。而這次行動的幕後英雄卻是董健吾牧師。
董健吾還幫助潘漢年鎮壓了淞滬警備司令部的督察長王斌。王斌是專門負責引渡工作的,極端反動,血債累累,是殺害龍華24烈士的主要凶手之一。為了震懾敵人,給死難同誌報仇,潘漢年請示陳雲後,決定將這個罪大惡極的家夥除掉。但我們在警備司令部的內線已經轉移,熟悉王斌的人一時難以找到。潘漢年又請董健吾利用各種關係,幫助查明王斌的飲食起居、行動規律、經常走的路線等等。董健吾很快完成了任務,並翻拍了許多王斌的照片。一天,這個惡貫滿盈的特務頭子,身著西裝革履,坐著他的專用黃包車,神氣活現地架著二郎腿,叼著雪茄煙,經過法租界的龍門路時,說時遲,那時快,街頭突然閃出兩名槍手,“啪”、“啪”兩槍,王斌大氣都沒喘一口,便當場死在黃包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