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父母們談起自己的兒子,總會給他們三個字——“破壞王”。的確,每家的小男孩都愛搞破壞,可能把玩具拆得七零八落。因為男孩希望知道這個玩具更多的用途,想知道玩具是如何組裝在一起的,如果他們對這個問題沒有搞清楚,就會理所當然地把玩具拆開一看究竟。這種被家長認為是極具“破壞力”的行為,其根源來自男孩內心的探索心理。
蔡亮今年11歲了,他最令父母頭疼的就是他的“破壞力”。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他的腦子裏總是裝著那麼多的問號和好奇,他會因為想知道為什麼收音機能發聲,而偷偷地拆掉收音機;或想知道為什麼DVD能夠放出影像而拆掉DVD……諸如此類,幾乎家裏所有他能夠拆得了的小電器全都沒能幸免。而每次拆開後,要麼就是永久性的癱瘓,要麼就得他的老爸重新安裝。而最令蔡亮父母哭笑不得的是,一次,蔡亮竟然把家裏的鏡子打碎,企圖用膠水黏合,做到“破鏡重圓”,而那個成語不過是他那天上語文課學到的詞語。
父母們覺得男孩不好養,除了男孩好動、淘氣之外,還因為男孩的這種探索心理。這種心理使男孩腦子裏總是裝著問不完的問題,直到他“親手”找到答案為止。當然,不少家長又會發問,女孩也同樣有探索心理,可為什麼女孩們卻很少搞破壞?其實,這與男孩自身的生理及心理特性有很大的關係,男孩無論是生理發育還是心理發育都會比女孩晚一些,導致了他們的自我控製力常常比女孩們差,這也是為什麼女孩很少因為自己的好奇心而拆開小鬧鍾一看究竟,而男孩則常常做出讓父母抓狂的事。
那麼,父母應如何對待男孩的“探索心理”呢?
給男孩父母的建議
父母們都有同感,家裏的男孩喜歡刨根問底,喜歡拆東西,喜歡搞破壞……如果你的男孩正是如此,那你也不必太過著急。一般來講,隻要你在教育自己的男孩時將他這種探索心理引向正路,那麼,你的男孩長大之後,定會成為一個了不起的人物。
方法一:尊重男孩拆東西時的“探索心理”
鍾郎今年12歲了,他最大的願望是成為一個偉大的發明家,處於這樣的願望,他對任何事情都充滿著好奇,而這好奇帶來的結果就是家中小電器的“遭殃”。幾乎每個周末他都得拆裝一兩樣小家電。雖然有時候,他拆裝得天衣無縫,甚至他的父母根本察覺不出那些如鬧鍾、小型DVD播放器被拆過的痕跡。但有一次,鍾郎還是“失手”了。
那天,爸爸買回了一個投影儀,看著小小的投影儀竟然能夠投放出那麼多彩、那麼大的畫麵,鍾郎好奇極了,他迫切地想知道,這個小盒子是怎麼做到這一點的。於是,在父母同時都外出的一個周末,他開始了自己的“計劃”,但是令鍾郎沒有想到的是,一個小小的投影儀內部構造卻那麼複雜,很多零件他拆下來後安裝不回去了。
正當鍾郎準備再次嚐試的時候,他爸爸回來了,就這樣鍾郎的拆裝計劃被爸爸逮個正著。非常害怕的鍾郎,馬上站在一邊,不說話了。爸爸看了看麵目全非的投影機,又看了看站在一旁的兒子,說道:“能告訴我你這麼做的目的嗎?”
“對不起爸爸,我隻是想知道,這個小東西是如何投放那麼好看的畫麵的!”
“好吧,那麼,你知道了嗎?”
“還沒,我拆開了它,但是……裝不上了,我……對不起!”
“嗯,你真是個淘氣的小男孩,那麼,現在我們得一起把它裝上了,因為是你拆的,所以你應該有些記憶能夠幫助我裝上它!”
“嗯,好的。”
就這樣,爸爸一邊和鍾郎組裝投影機,一邊向他講述有關投影機是如何投影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