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膠林的冬季是短暫的,接著是亞熱帶的叢林雨季。
雨嘩啦啦碎石頭一般傾泄下來了,我不能看見更遠一些的地方,在晴朗的日子,大榕樹上有一隻隻白鶴翩翩展翅,它們時不時從樹上飛下來,踩著那些榕樹板狀的根,很瀟灑地散步。細細的鶴腿探出芭蕾一般的步子,一拍一拍,樹葉在它們的腳下沙沙沙地響。據說這棵榕樹的樹齡上千歲了,樹上的白鶴很多,當地人稱它為神鳥。所以又叫它仙鶴。雨打得臉上火辣辣的,讓人睜不開眼睛,雨水從雨衣的帽沿流下來,順著鼻子、眼睛直往下淌,腦後的雨水往衣領裏灌,癢癢的,象潛伏著無數條螞蝗。我隻得閉上眼。
感覺雨是下小了一點。我睜開眼睛,朦朦朧朧一團綠色在濕透了的眼鏡片上淡淡地化開來,漸漸地顯出榕樹的輪廓。在南方,像這樣一棵榕樹,就是一座小樹林,它的年紀恐怕上千歲了。從它那高巍巍的樹冠垂下無數氣根,氣根在枝葉上挽了又挽,有的落地,就長成這位老態龍鍾的樹王手裏的一根手杖。有的氣根自己幹脆做起樹王來,自己又開始生出氣根,長出枝葉,年輕的樹王手中也有一根根手杖,走近樹下,氣根連著氣根,枝葉交換枝葉,如同有一道道的拱門在迎接你。而地麵的板根凸出地麵,如同一排排的拱橋或者是一排排的排椅,在綠蔭下轉了半天,你才能發現大榕樹的正身,正身需成年人四人合抱,才能抱住它的。小孩子到這樹下,簡直可以舉行“登山”比賽。主幹其實已經空了,樹冠倒是綠蔭蔭的,榕樹的主幹也靠著它眾多的氣根從樹上落到地下,長成小樹,小樹長大了又有氣根落地,形成一個榕樹的群落,主幹有很多樹洞,鑽進去躲迷藏也是再好不過的。
不僅主樹神奇,氣根神奇,就連地麵匍伏著的板根也十分神奇,它九曲回還,從主樹往四麵八方延伸,若是在板根上一排一排坐滿人,倒也是十分別致的,板根像椅子,而且是古香古色的椅子,細看板根的某些細部,又十分像一盤沒有下完的棋,或者說是殘局。
記得有一回知青搞民兵訓練,發了幾杆槍下來,有的男知青便扛著槍瞄準了榕樹上的白鶴放了幾槍,這一下子事情就鬧大了,附近農村的老百姓一下子包圍了我們連隊,嚇的幾個男知青躲進山裏,農民可是拿著扁擔鋤頭來的。還有一回男知青在山頭做工時,見白鶴飛過,撿起石頭去打,險些惹出一場大禍,農民拿著扁擔鋤頭湧到場部了,幸虧場長在,場長是個現役軍人,有手槍。對天鳴槍,才把農民嚇跑的。農民說,解放軍是打不得的,會打成反革命,坐班房的。我們隊的那幾位男生,嚇得在廁所裏蹲著,不敢出來,一蹲是幾個小時不露麵。
後來我們才知道,這裏的農村人都說自己是鳥的傳人,有一種鳥崇拜,即便是文革中,都不敢觸犯這種風俗的,尤其是這種大榕樹上的白鶴,在當地農民的心目中就是神鳥,幸虧那幾槍是放的空槍,沒有傷著鳥,如果真的打傷了一隻白鶴,農民不圍個三天三夜才怪呢。
雨說停就停了,我一路小跑,鑽進大榕樹下。榕樹老了,大板根也上了年紀,跟上了年紀的人一樣,手掌,腳背總是筋暴暴的,爬坐在那凸起的板根上,曆史滄桑可觸可摸,而人的時聚時散顯得那麼短暫。
有山有水的地方有叢林,有叢林的地方沒有煩惱。
咕咕的,山雞叫了——
當傷痕累累的橡膠樹用它蓬勃的新生的葉子描繪出新的一輪日出時,遠處的山雞咕咕地叫了。它是用它的叫聲將遠山和近水連成一片。地不會老,天也不會荒。眾多的雲彩在霞光裏一朵一朵鍍亮了它們的翅膀,那亮色時而樸實時而華麗時而羅嗦時而簡潔地論證太陽就在這個叫熱帶地方。而溫柔就在眼前。路邊的坡地含羞草一叢一叢的,羞羞答答的,沒有見過大片大片含羞草的人,很想象它感人的情景:它的纖纖細枝草莖草葉和玫瑰色花瓣,那是深綠的,淺綠和玫瑰色的含羞,不論你觸到它的哪個部位,都能發出一陣一陣的顫動。若是你的整個身子睡在含羞草叢呢?那更是奇妙,會有一個你的一陣一陣顫動的人形,完完全全是你的尺寸,在那裏擺著的,你會驚異地問:這是我嗎?是我的靈魂的樣子嗎?
你發現了豬籠草。這是一種貌似植物的也有著動物本性的草。當昆蟲以為它是草停留在它的枝葉上時,它會突然一張口,或者突然一彎腰,張開它的豬籠大嘴,把昆蟲吃掉。而羊蹄花又不一樣,它總是那樣忙忙碌碌,還沒來得及落葉,又在抽芽,還沒來得及結果,果實還在一些花的花瓣下孕育呢,它又在忙著開第二輪、第三輪花了,好象它的一年四季要在同一個時刻它的枝葉上重重疊疊地展現。
就在那一片含羞草和羊蹄花的對麵坡地上,有好些鬆柏,就在一棵極不顯眼的鬆柏下,我眼前出現的是一些供品,我完全不可能去想含羞草和羊蹄花,我的眼前是錢紙燃燒後的紙灰飛騰的場麵,小碟子擺著冰糖柑,鬆柏下插了好些花花綠綠的旗子,旗子上有“東路十萬大軍”,“西路十萬大軍”,“南路十萬大軍”等等,老鄉說在這些鬆柏下插上這些旗子是描述陰府的浩浩蕩蕩的情景,據說當地人死去後,他的親人都是在鬆柏樹下(特意選一棵不很高大的)插上這些旗子,是不是山林人家身前一人守一座大山,過於寂寞,恐怕他們死後寂寞,形成的這種習俗呢?不管怎樣解釋,這旗子上標誌的浩浩蕩蕩聲勢的確與他們生前的寂寞是一種鮮明的反差和對照。你若看見一些小鬆柏樹下有這一類的旗子和供品,就明白這裏是山林人家死後安息的所在。就在那片安息地的盡頭,是那棵大榕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