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此,關隴集團中最盛而且盤根錯節的幾個家族都遭到摧殘和打擊。他們曾盛於唐初,壟斷朝政達三四十年。長孫無忌集團徹底毀滅的同時,李義府從普州被召回,被任命為吏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成了掌握人事任免大權的宰相。外朝基本由許敬宗、李義府把持,武則天不僅可以高枕無憂地做皇後,而且可以在某些國家大政方針上發揮自己的政治影響了。
武則天從當上皇後以來一直想要消滅太尉長孫無忌,但無忌是皇帝的肱股,最有威望的朝臣,而且長孫無忌一派經營多年、根深蒂固,如果一開始就動其根本,阻力和影響都太大。武則天用的是剝筍戰術,先斷其羽翼,削弱其基礎,讓無忌孤立起來,最後拔除主幹。終於,武則天在鞏固權力的角逐中贏得了勝利。
武則天消滅了長孫無忌的勢力,她在外朝中的危險減輕了,她可以安心地登上皇後之位了。
母儀天下
皇後加冕的典禮定於十一月,距離廢王皇後隻有一個月。武則天不願在典禮中顯得心中有所愧疚,不肯偷偷摸摸地舉行,她要理直氣壯,要冠冕堂皇。
禮儀是威勢的最好載體。武則天以女性作皇帝,於舊的道德、禮法不合,更需要借助威儀樹立她在人們心中的威嚴。在威儀方麵,武則天的一個特點是人不敢為,我偏要為之,敢於打破舊禮儀的束縛,從不躲躲閃閃,而是光明正大地展現她非凡的威儀、氣度。
武則天取得皇後的寶座用了不少陰謀,這事本身也有不合當時禮法的地方。顧命大臣褚遂良就曾在朝堂上當著皇帝的麵說,武則天曾做過太宗的才人,如果被公開地立為皇後,有被天下人譏為有悖倫理的危險。但武則天不把這些當回事。天下人的譏笑又能怎樣?譏笑並不能殺死人,相反,譏笑人的人笑過之後還是要對權威低頭。所以,在她心裏,這一樁皇後加冕之事要盛大地鋪張一下,要壯觀,要榮耀,要賽過皇帝的登基,要讓天下都知道武氏由此就成了天下的皇後,並且是順理成章,堂堂正正。
冊立皇後的日子到了,大殿裏排滿了文武百官。在侍女簇擁之下,武氏皇後走進殿來,頭戴鳳冠,金珠爍光奪目,身穿祭天地大典時的緞袍,上繪霓虹光彩的舞鳳,紅色的寬帶自正中下垂到裙鞋。武氏寧靜而莊嚴。皇後的印璽放在一個玉製的盒子裏,由李勣正式遞給她。武氏登上皇後寶座之後,隨後宣讀聖旨,朗誦富麗而莊嚴的四言賀詩,奏出古典的音樂,禮成。然後,在皇宮以西的肅義門,新皇後接受文武百官及番夷諸長的朝賀,這是特別安排的,是史無前例的。鳳輦之前有騎士先導,製服盛裝,另有勳徽執事,排列成行。到了肅義門,武氏下輦登樓,立在樓台之上。樓下麵的廣場裏跪著各王子、文武官員、諸番夷的使節,都是衣冠整齊。在前排的都穿紫袍,佩玉帶,戴金飾,或為諸王,或官在三品以上;第二排,身穿淺紫色袍,佩有金帶,官為四品;第三排,穿藕荷色袍佩金帶,官居五品;第四排,身穿深淺兩種綠色袍,佩銀帶,官居六品、七品。以後依品次排列。武後向臣下藹然微笑,答謝諸臣敬禮之意。然後乘輦回到皇宮,在內宮招待百官和番夷使節的夫人。
威風的皇後加冕儀式昭示著武則天的母儀天下的地位,武則天終於實現了她叱吒政壇的第一步。她的盛大的典禮,既是向世人展示她的地位,也是向朝廷內外的大臣展示她的實力:她不再是任人擺布的嬌弱女子,她是有權有勢的皇後娘娘。
顯慶五年(公元660年)正月,武則天由東都回並州故鄉。這回是衣錦還鄉。武則天大行宴請、賞賜她的父老鄉親。這一切活動的高潮是閱兵。高宗在三月二十八日於並州城舉行了盛大的閱兵儀式,這與其說是對武裝部隊的檢閱,還不如說是為武皇後的故鄉之行壯威。參加檢閱的兩支部隊,一隊由建國以後成長起來的優秀將領梁建方、張延師指揮,另一隊由宿衛中央的內府禁兵組成。演習的具體過程是,“一鼓而示眾,再鼓而整列,三鼓而交前”,出場、列隊、交鋒,整齊而迅速完成,然後布開陣形,左為“曲直圓銳之陣”,右為“方銳直圓之陣”,三挑而五變,步退而騎進,五合而各複其位。在城樓飛龍閣中檢閱的高宗君臣都被這威武雄壯的陣勢所吸引。許敬宗奏曰:“張延師表現得整而堅,梁建方表現得敢而銳,都是一代良將。”身經百戰的老帥李勣也感歎道:“此番演習甲胄精新,將士齊力,從武器裝備到將士們的士氣都給人以震撼,在一旁觀看尚且感到威懾,何況真的到戰場上交鋒呢?”這是武皇後在顯示力量!
武則天在宮廷之內,收買大批黨羽,建立情報和監視網;和外朝的元老重臣們鬥時,在外廷也收買黨羽。第一批投靠她的是許敬宗和李義府。
許敬宗是江南士族之後,他的父親許善心,公元618年彭城閣之難時,為叛兵所殺,許敬宗跪伏求饒,留下一條性命。朝中的政敵常常把許敬宗的醜態廣為傳播,許敬宗既羞且怒,又無可奈何。他是李世民的私人學士之一,有相當學識。貞觀十七年,負責為皇帝起草機要文件的岑文本半途病死,許敬宗接替了他的職位。從此,他便進入了高層政治的圈子,在門下省和中書省任職,從事國史的編撰工作。公元645年,他成為太子的老師之一,公元649年他當上宰相,但不久即因受誹謗而降為地方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