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勢的廢後王氏與廢妃蕭氏,被囚禁在一所冷僻的院落裏。永徽六年(公元655年)十一月的一天,武後回家省親,高宗一個人閑蕩到後宮,頗覺內心含愧,就乘機去看王、蕭二人。院門深鎖,門旁有一個小窟窿,供仆婢往裏送飯之用。宮中嬪妃失寵之後往往是貶入冷宮,大多時候是在拘押之下,實則就是監禁。高宗從小窟窿往裏叫:“皇後,淑妃,你們在哪?”過了一會兒,他聽見慢吞吞拖著走的腳步聲和有氣無力、淒淒慘慘的語聲:“妾等已經失寵,囚入別院,不想皇上還叫妾等的尊稱……求皇上顧念當年,把妾放出去吧!讓我們重見日月就好了。我們要終生念佛,把這個地方改叫回心院。”
高宗非常哀痛:“不要難過,我一定想辦法。”
武則天在宮中處處有眼線,隨時把皇帝的所作所為稟告給她。武則天回宮之後,立即有人稟報她高宗往探冷宮。他還懷念那兩個女人!武則天沒等皇帝提及,直接問道:“皇帝去看過那兩個女犯,是否屬實?”怯懦的皇帝趕緊否認。武則天說:“那麼,沒去很好。”
幾天過去了,王皇後、蕭淑妃沒有等到皇帝的回音。一天,來了一個敕使,帶著一群刀斧手。敕使向兩個女人宣讀了詔書,她們這才知道,末日來臨了。
王皇後臨死也沒有失掉那份貴族式的清高和自尊,她臨終的話是:武昭儀得寵,妾隻有死的份了!蕭淑妃則破口大罵:“阿武妖精,害我到這種地步,願我再生為貓,阿武為鼠,永遠咬她的喉嚨。”刀斧手斬斷她們的手足,然後把剩下的軀體投入酒壇之中,讓她們“骨醉”。她們隨即慢慢地死去。
武後害死王氏、蕭氏,是她鞏固皇後地位的一個重要步驟。由於皇帝仍然稱呼王為皇後,蕭為淑妃,而且王、蕭要求“重見日月”,欲將冷宮改名為“回心院”,皇帝如果回心,將置武氏於何地?所以,武則天慘殺王、蕭,就鞏固她個人地位而言,是一種必然采取的手段。但對這一次殺人,她卻還是有點心悸的,據說她時常在宮中做噩夢,夢見她們血淋淋的樣子,還見到過她們的鬼魂。武後對蕭氏臨終的咒罵有些害怕,曾下令禁止宮中養貓。這說明武則天既有為鞏固地位凶殘的一麵,也有一個常人、一個女人不忍的一麵。隻是隨著後來她在政治權術逐漸練達以後,才把殺人視為政治鬥爭中不可缺少的手段。
武則天還有一件心事,就是改立太子,這是鞏固後位、排除關隴集團威脅的另一個關鍵性的行動。武則天已有二子,長子李弘,次子在即皇後位這一月所生,高宗給這個皇子取名為李賢,並封為潞王。永徽三年,燕王李忠被立為皇太子。而現在,皇後武則天已有了兩個兒子,按皇位繼承法,應改立嫡子,這名正言順,誰也反對不了。不過必須有人提出來,然後經過一定的程序,才能更易。這一任務落在對武則天忠心耿耿的許敬宗身上。許敬宗(公元592年—672年),字延族,杭州新城(今浙江富陽西南)人。隋大業中舉秀才,後參加李密起義軍,任記室。唐初為秦王府學士,貞觀中累遷至檢校中書侍郎。高宗即位,任禮部尚書。
許敬宗上疏說:現在皇後生有嫡子,日月都出來了,再舉火把取光沒有必要。怎麼反而以枝幹代根本,把衣褲倒穿呢?父子之間的事,別人不好說,但願皇上把嫡庶關係處理好,大家也就安心了。
高宗知道了他的意思,就把許敬宗召到密室,問許敬宗如何是好。許敬宗說道:“皇太子是國家的本根,本根不正,就不能拴住全國百姓的心。而現在東宮太子的母親出身低微,她知道皇上已有了嫡子,也不會安心的。應該及時把皇上的嫡子正式立為太子,把原太子安置好。這樣,也可使他們安心。”皇上說:“李忠已經要求辭去太子的位置了,朕就降封他為梁王,立武後的長子李弘為太子吧!”
至此,武則天的後位終於穩固下來,可以鬆口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