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調查桑遷(1 / 2)

鹽鐵論政會議上,賢良、文學揭發桑弘羊的兒子桑遷貪汙鹽、鐵、酒官賣稅,摸了禦史大夫的屁股,氣得桑弘羊真想拿法律整他幾個人。轉念一想,他們都是霍光請來的,誰敢整治大將軍的座上賓。可是他咽不下這口氣。

“大將軍慢走!”桑弘羊追上來攔住霍光問,“大將軍真的要把鹽、鐵、酒官賣廢除嗎?”

霍光說:“應該讓利於民。”

桑弘羊驚叫起來:“我的大將軍呀,鹽、鐵、酒官賣可是先帝製定的國富政策,你怎麼能說改就改,說廢就廢呢?大將軍別忘了當年先帝為了推行這項政策罷了鹽鐵大商東方鹹陽的官,還把極力反對鹽、鐵、酒官賣政策的禦史大夫卜式投入大牢的曆史教訓啊!”

霍光說:“此一時彼一時也!如果先帝地下有知,也會這樣做的。”

“我不懂大將軍的意思。”

“鹽、鐵、酒官營是給國家創造了經濟利益,可是也讓那些鹽鐵官以權謀私,貪汙受賄,中飽了私囊。”

“大將軍是不是相信了那些腐儒誣陷老夫貪汙鹽、鐵、酒款?”

“你沒有貪汙受賄,你敢保證你的兒子沒有貪汙受賄嗎?”

桑弘羊拍著胸膛保證說:“知子莫如父。我敢保證我兒子桑遷奉公守法,絕對沒有貪汙國家的錢財,沒有接受過地方鹽、鐵、酒官的任何賄賂。”

霍光拍著桑弘羊的肩頭和事佬似的說:“沒有就好,沒有就好。”

桑弘羊堅持說:“既然沒有這事,就該治那些書生們的誣陷之罪。”

霍光反感桑弘羊的喋喋不休,生氣地說:“既然沒有這事,你何必怕人家說三道四。”

桑弘羊氣得胡子一撅,怒氣衝衝地說:“大將軍,你也太偏袒那些儒生了。”說完,頭也不回地走了。

桑弘羊敢在霍光麵前氣勢洶洶,一是仗著他也是輔政大臣;二是他資格老,是景帝、武帝到昭帝的三代元老;三是對國家有功,曾用鹽、鐵、酒官賣金支持了劉徹十年北征的費用。翻開桑弘羊的曆史檔案,此人的確不凡。

桑弘羊洛陽人,出身於商人家庭,生於漢景帝二年(公元前155年)。《漢書·食貨誌》中記載著他的自述:“餘結發束修,年十三,幸得宿衛,給事輦轂之下,以至卿大夫之位,榮祿受賜,六十有餘年。”說的是他十三歲就當了皇帝宿衛,十八歲被內史鄭當時看中,認為他“言利事”、“善心計”,推薦他當了管理鹽鐵買賣的官。天漢元年(公元前100年)他飛黃騰達,被劉徹任命為搜粟都尉,主管全國的鹽、鐵、酒經營。在此期間,他發揮了理財才能,製定了鹽鐵國家專賣政策,給國家積蓄了豐厚的財富。同時,他又主張進攻匈奴,把積蓄的財富全部投入到劉徹攻打匈奴的戰爭中。他為劉徹“定大業之路,建不竭之本”,成為西漢傑出的理財專家。所以,劉徹在臨終時提升他為禦史大夫,位列三公。

取消鹽鐵官賣讓地方和民間經營,剝奪了桑弘羊的壟斷之權,同時也讓專管鹽鐵稅收的兒子桑遷下了崗。讓他擔心的還不僅僅是兒子的下崗問題。如果兒子的貪汙真是事實,那是要受到法律嚴懲的。漢朝的法律很嚴酷,作為主管監察工作的禦史大夫,自然知道其中的利害。他迫不及待地召回兒子桑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