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說時間是主觀的,你感覺到了那就是時間,你感覺不到了那就沒有了時間的概念,時間也就不存在了。時間隻有三種,過去、現在和未來,過去隻是記憶,而未來隻能想像。所以一切時間都是現在,因為實在存在的既非過去也非未來,現在的一瞬間就是時間。
時間和空間的總和就是上帝,上帝創造了一切。在上帝創造一切以前,一切都不存在。也包括時間,而對上帝來說,他是獨立於時間以外的絕對存在。無論是過去、現在、將來,對上帝來說都是現在,都是同步、平行的。
奧古斯丁把靈魂分為記憶、理智和意誌三種。同時他又認為這三者是統一的。奧古斯丁強調一神真理,認為神是三位一體,父、子、聖靈雖有區別,但共有一體,本質上是一,是合三為一的。奧氏以聖經為本,發展出神是絕對存在,單一不分的觀念。聖父、聖子、聖靈並非分開的個體。他們的本質相同,位格相依而不離散。
奧古斯丁還認為:
聖子雖是被生、成肉身、受難、複活,但是父神仍一起與他同在。奧氏強調:三一神本體相同,但因子從父生,所以子稱為子,父稱為父;聖靈又從父子而出,是父子的共同恩賜及溝通,因此有稱謂的區別。聖父、聖子、聖靈是平等的。在三位一體中沒有先後及高低的分別。聖子也完全是上帝,他唯一不同的特性就是永遠為聖父所生。
奧古斯丁肯定聖靈也完全是上帝,他的特性是從父子而出,是父子的“互愛”,是父子兩位的靈。
奧古斯丁說,靈魂是高貴的,上帝的意誌能夠在我們人身上得到體現,但身體欲望的貪婪卻是邪惡的和受詛咒的。亞當屈從於誘惑的原罪就是邪惡,就應當受到詛咒。所以,一個人要像把靈魂從肉體的束縛中解救出來,就得用高尚、至善的美德去駕馭靈魂,驅除罪惡。用靈魂控製自己的身體才能免除上帝的詛咒。但那些不能控製身體的人,卻不能得到上帝的詛咒。
在《懺悔錄》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他深受新柏拉圖主義的影響。在新柏拉圖主義的著作中,他看到了創造的真理。新柏拉圖主義認為,宇宙是一個有序和諧的階層世界,一切都源發於“太一”,一切又都回歸到“太一”,奧古斯丁從這裏就把“太一”直接理解成了上帝。那麼一切順從秩序的就是善的,即一切順從上帝的就是善德,一切違背世界秩序的就是惡的,即一切背叛上帝的就是惡。
奧古斯丁早在他皈依基督教的時候,他就持有了這種認識。在《論秩序》一書中,奧古斯丁說,上帝的創造是宇宙中一切存在和一切運動的根源。
人是宇宙中的一種存在,是宇宙的一個分化,擁有宇宙分離出來的內在屬性,即擁有上帝下降的神性。人既有靈魂,是性靈獨絕的存在,但僅低於上帝因此,他強調人的靈魂要主宰肉體,服從上帝。“因此,上帝是至高至真的,他以不可違抗、永恒不變的法則主宰著宇宙萬物,使肉體服從於靈魂,靈魂和其他一切事物都服從於他自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