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節“基督聖師”聖·奧古斯丁(2 / 2)

偶然的一個機會,他讀到了新柏拉圖派的威克多林傳記,得知他在老年時如何歸向基督,心中大受震撼。從這裏他才明白了上帝不但是一切良善之源,更是一切真實之源。

身陷肉欲的淵藪,而又位極高尚聖潔的修士,奧古斯丁頓時感到自慚形愧,懊悔不已。

在悲痛自責之餘,他徑直奔向花園,伏在樹下痛哭。忽然他聽到了一個兒童的聲音說:“拿起來讀吧!拿起來讀吧!”

良知自醒,靈光重現的奧古斯丁就抑製著眼淚,急忙翻開他所讀過的書信看到了這段經文:“不可荒宴醉酒;不可好色邪蕩;不可爭競嫉妒。總要披戴主耶穌基督,不要為肉體安排,去放縱私欲。”

自此以後,奧古斯丁感到上帝的異能植入心中。於是,他離開了情婦,辭去了教職,隻身隱居在了鄉下山莊,與那些友人賢哲們共研哲學,還寫了許多論文。

次年複活節時,奧古斯丁受洗。他的母親莫尼加在經過幾十年不斷的流淚禱告,果真得到神的垂聽了!,她所苦苦期望的那一天,終於降臨。

不久,奧古斯丁前往希坡去受職為神父。後又繼承主教一職。在希坡,他為非洲那一帶創建了修道院。此後,他就把自己的餘生都致力於牧養教會、宣講福音、救濟貧弱等事業上。為了解決北非教會的各種爭端,他更不辭勞苦,四出召開宗教會議,平息爭端。

奧古斯丁以神為中心,以啟示為基本,以哲學為神學的使女確立了基督教哲學。他主張信仰使人看見真理,而理智使人多了解真理,但信仰乃至上“如果要明白,就應當相信,因為除非你們相信,你們不能明白。”得熱病的奧古斯丁在76歲死去,他死了,但他聲名卻獲得了永生。

奧古斯丁一生著作了超逾11本及500多篇講章,他的學識躍然見於紙上,他的神學奇才也令神學界驚歎震撼。當他皈依基督之後,就堅持維護真道,力主教會合一,且幫助正流派澄清原罪和恩典的觀念。

奧古斯丁的著作涉及神學、釋經、倫理證道、哲學和自傳五類。他最有名的著作如《懺悔錄》、《論三位一體》、《上帝之城》、《論自由意誌》、《論美與適合》等。其中《懺悔錄》是他的個人自傳,當中描寫早期奧古斯丁歸信時的內心掙紮及轉變經曆。他以親身見證了神在人身上的奇妙的作為和恩典,提出人可以與神親切來往。《懺悔錄》成為一切宗教經驗著述之典範、世界之名著,且一直傳誦直今。

他的《三位一體論》主要是介紹了心理學的三位一體論,把神與人統一,以及神的三位格與人的三方麵的闡釋。

《上帝之城》則主要論述神聖的照管及人類的曆史。他指出神的國度是屬靈的國度,是永垂不朽的,是這世界上任何一國家所不能取代的也無法企及的。“上帝之城”顯示出了奧古斯丁不但是一個哲學家、神學家、護教士,更是一個道德家、政治家、思想家,同時還是一個文學家和戲劇批評家。《上帝之城》左右了整個中世紀的政治發展。該書共二十二卷,曆時十四年的光陰告成。它宣講了以神愛為本必然能興旺長存的道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