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是去相信我們所未見到的,而這種信仰的結果,是看見我們所相信的。(聖·奧古斯丁)
不同於其他的哲學家和思想家的是,奧古斯丁是基督教思想家,基督教神學、教父哲學的代表人物。他被封為聖人和聖師,他的理論是宗教改革的救贖和恩典思想的源頭。
奧古斯丁是教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代表作《懺悔錄》、《論三位一體》、《上帝之城》、《論自由意誌》、《論美與適合》等堪稱神學百科全書。他的美學思想就體現在神學著作和《懺悔錄》中。
奧古斯丁在北非出生,他的父親是一個很有地位的異教徒,財產不多,但卻為人懶散、苟且偷安、貪戀世俗之樂,直到臨終的時候才信奉基督,接受洗禮。奧古斯丁的母親莫尼加卻是一個很忠誠、很虔誠的基督徒。她很關心兒子的未來前程的發展,甚至經常為他在神前泣淚代禱。她也曾經對在基督教信仰上已經死去的兒子深惡痛絕,但是神藉異夢卻指示她,讓她一直要堅持信心。
奧古斯丁就曾在他的《懺悔錄》中,回憶了他的母親。書中奧古斯丁說在他的身體裏有著他母親的遺留,他母親的影子,甚至說話的方式也和母親很相似。
奧古斯丁說,他母親一生都過著純樸、簡陋的生活,深信基督,緊守安息。她對自己的兒子充滿了希望,並深深相信,良好的教育能感化兒子,並讓他成為一個更好的基督徒。
他說:“她喜歡我與她在一起,就像其他母親,但她比其他母親更加的渴望。”28歲那一年,當奧古斯丁要坐船離開時,他不敢麵對他身後的母親。他寫道:“說到她對我的愛,我無話可說。我也能感受到,她再次承受分娩之痛,而且比她肉體生我時更痛苦……”
奧古斯丁是神魔兼有,靈性獨絕的人,他既是一個放縱肉體性欲的沉迷者,也是一個專誠向上,追求真理的勇敢之士。也許這就是他父母的品性在他身上的顯現吧!
幼年的奧古斯丁就追隨母親加入了基督教,然而,他19歲時卻成為摩尼教追隨者。奧古斯丁長大之後到附近地方求學,後來又在迦太基專攻修辭學。與此同時,17歲的奧古斯丁結識了一個漂亮的女子,並和這位美女同居了長達14年的時間。
在此期間,奧古斯丁經常享受肉體的狂歡,體會性欲帶來的滿足與美好。這位美麗的女子後來為他生了一個兒子,英俊可愛,奧古斯丁喜愛不已,視如掌上珍寶。
放縱情欲的奧古斯丁還時刻在追求真理,他就是這麼奇怪。他越是放縱情欲,那麼他激烈動蕩的內心就覺悟的也越快。
19歲時,奧古斯丁讀了西塞羅的著作,內心受到震撼,他要以此為人生唯一的追求價值。他開始真正地踏上了基督之路,可是在以前的時候,他卻很高傲。他一點也看不見基督的好處。他曾很輕狂地說“但聖經對於我好似沒有價值,不足媲美於西色柔的莊嚴文筆。”
於是,他又轉而向摩尼教尋求心靈的安慰。當疼愛他的母親得知他信奉異教時,痛心不已。值得慶幸的是,一位善心的主教勸慰她說:“你用這麼多眼淚代禱的兒子,不能滅亡。”
在米蘭的時候,奧古斯丁的母親為他定了一門親事,因那女子年紀尚輕,一時尚未完婚。奧氏雖也核以前的那個姘婦斷絕了關係,但卻又和另一個姘婦好了起來,行為比以前更放肆不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