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有快樂的資本
正所謂“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如果你善於發現自己的長處,並且在這方麵努力奮鬥,你的生命就會增值,而你也會在經營自己的長處時體驗到無比的快樂,你的長處也就是你快樂的資本。
有一句話叫“境由心生”。很多時候,人的痛苦與快樂,並不是由客觀環境優劣決定的,而是由自己的心態、情緒決定的。你看路邊的小草,被人踩來踩去,可它還是堅強地活著,它拚命地站起來,接受大自然給予的陽光、雨露,所以,它比溫室裏的花朵更有生命力。
那麼,人為什麼會不快樂、不幸福呢?就是因為這些人隻看自己沒有的,不看自己擁有的。我們需要做的,就是發現自己身上閃光的地方,記住自己比別人強的地方,用自己的長處來彌補自己的不足。
黃美廉是台灣著名畫家,也是畫界的傳奇人物。她出生時因意外患上了腦型麻痹,因此全身的運動神經和語言神經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傷害,麵部畸形,口水流淌,無法講話。在旁人看來.她就像一個醜八怪一樣令人生厭。但是黃美廉並沒有因此而自暴自棄,她一直尋找著自己獨特的地方,並且一直認為自己可以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終於,在小學二年級的時候,在老師的啟發下,黃美廉發現自己有繪畫天賦,於是,她立刻朝著這個方向努力拚搏。中學畢業後,黃美廉先後進入美國洛杉磯學院和加州州立大學修讀藝術,身體的殘疾絲毫沒有打敗她的信心,反而讓她更加堅定自己的信念。在付出比常人多出百倍的努力之後,黃美廉最終取得美國加州大學藝術博士學位,而她的畫展也轟動了世界。
在一次演講會上,一個中學生問她:“黃博士,你從小就長成這個樣子,請問你怎麼看你自己?你難道從來都沒有怨恨過嗎?”
在場的很多人都責怪這個學生提出了這麼一個不敬的問題,擔心黃美廉會受不了。出乎眾人意料的是,不能說話的黃美廉嫣然一笑,十分自然地在黑板上寫下了這麼幾行字:“我好可愛!我的腿很長很美!爸爸媽媽那麼愛我!我會畫畫,我會寫稿!我有一隻可愛的貓!
上帝這麼愛我!還有……”最後,她以一句話作結論:“我隻看我所有的,不看我沒有的!”
正所謂“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如果你善於發現自己的長處,並且在這方麵努力奮鬥,你的生命就會增值,而你也會在經營自己的長處時體驗到無比的快樂,你的長處也就是你快樂的資本。
世界上的工作千萬種,對人的素質要求各不同,幹不了這個可以幹那個,隻要願意尋找,隻要願意努力,你總能找到適合自己發展的一片天地,總能發現讓自己快樂的資本。
一個窮困潦倒的希臘青年到雅典一家銀行去應聘一個門衛的工作。由於他除了自己的名字外什麼都不會寫,自然沒有得到那份工作。失望之餘,他借錢去了美國。許多年後,一位希臘大企業家在華爾街的豪華辦公室舉行記者招待會。會上,一位記者提出要他寫一本回憶錄,這位企業家回答說:“這不可能,因為我根本不會寫字。”所有在場的記者都甚為吃驚,這位企業家接著說:“萬事有得必有失。如果我會寫字,那麼我今天仍然隻是一個門衛而已。”
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有自己潛藏的獨特天賦,這種天賦就像金礦一樣,埋藏在我們平淡無奇的生命中。成功的人往往是那些善於挖掘自己的金礦,並且腳踏實地地經營自己的金礦的人。他們懂得如何發揮自己的優勢,從而改變自己的人生。
盧梅坡有詩雲:“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說的就是,梅花雖然沒有白雪純潔、白淨,但是卻比白雪多了一份甜香。所謂的文化不高、缺乏經驗、沒有職稱,甚至身體殘疾,其實都不是成才的障礙,隻要你善於發掘自己的潛力,發現自己的長處,發揮自己的優勢,就能找到適合自己發展的道路,創造美好的人生。
告別憂慮,善於忘記也是一種快樂有了值得“炫耀”的豐功偉績,不妨理智地加以誇大;遇到“難以啟齒”的糟事,不妨鍛煉一下自己的健忘能力,很快把它“忘得”
一幹二淨。能夠停止憂慮就能快樂,事情其實就是這麼簡單!
很多人常常感到煩惱,覺得苦悶,因而總在迷迷糊糊中過日子。
其實,現實是最真實的,看清楚了就行動,很多煩惱就煙消雲散了。
正如查爾斯·吉特林所說的:“隻要能把事情看清楚,問題就已經解決了一半。”
但是,如果你放縱自己的悲觀情緒,那麼憂慮將伴隨你一生。
有一位患者這樣訴說他的憂慮:早晨起床,他剛想打開窗子透透空氣,突然想起報紙上公布的城市空氣汙染的嚴重狀況,而呼吸進這樣的空氣可能致癌。他端起一杯咖啡,卻突然記起健康專家的忠告,喝過量的含興奮劑的飲料會引發心髒病。他走下樓梯,眼前又突然出現一個月前鄰居不慎摔死在樓梯上的情景。每時每刻都可能發生的危險使他心中充滿恐懼。
事實上,要想克服一些瑣事引起的煩惱,隻要把看法和重心轉移一下就可以了——讓自己有一個新的、開心點兒的看法。下麵這位美國老水兵的回憶就能讓你有所感悟。
1945年3月,我在中南半島附近84米深的海下,學到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一課。當時,我正在一艘潛水艇上。我們從雷達上發現一支日軍艦隊——一艘驅逐護航艦、一艘油輪和一艘布雷艦正朝我們這邊開來,我們發射了3枚魚雷,都沒有擊中。突然,那艘布雷艦直朝我們開來(一架日本飛機把我們的位置用無線電通知了它)。我們潛到50米深的地方,以防被它偵察到,同時作好應付深水炸彈的準備,還關閉了整個冷卻係統和所有的發電機器。
3分鍾後,日本的布雷艦開始發射深水炸彈。天崩地裂,6枚深水炸彈在四周炸開,把我們直壓到海底——84米的地方,深水炸彈不停地投下。整整15個小時,有二十幾枚炸彈就在離我們15米處爆炸。如果深水炸彈距離潛水艇不到5米的話,潛艇就會被炸出一個洞來。當時,我們奉命靜躺在自己的床上,保持鎮定。我嚇得無法呼吸,不停地對自己說:“這下死定了。”潛水艇的溫度幾乎有攝氏40多度,可我卻全身發冷,一陣陣冒冷汗。15個小時後,攻擊停止了。顯然那艘布雷艦用光了所有的炸彈後開走了。這15個小時,我感覺好像是1500萬年。我過去的生活一一在眼前浮現,我記起了做過的所有的壞事和曾經擔心過的一些很無聊的小事,我曾擔憂過:沒有錢買房,沒有錢買車,沒有錢給妻子買好衣服。下班回家,常常和妻子為一點小事而吵嘴。我還為我額頭上一個小疤——一次車禍留下的傷痕發愁。多年之前,那些令人發愁的事,在深水炸彈威脅到生命時,顯得那麼荒謬、渺小。我對自己發誓,如果我還有機會再看到太陽和星星的話,我永遠不會再憂愁了。在這15個小時裏,我從生活中學到的,比我在大學念4年書學到的還要多得多。
這位水兵的經曆告訴我們,沒有一個人是一帆風順的,因此每個人都必須鍛煉應付挫折的能力,隻要具備了這種能力,就能有效克服,並調理好情緒。
當我們憂慮擔心時,一定要問自己3個問題:(1) 你現在正在擔心的問題,和自己有何關聯?
(2)在這件令你憂慮的事情上,你應在何處設置“到此為止”的最低限度?
(3) 你的憂慮是否超過了事情的價值?
如果你能清楚地回答這些問題,憂慮就將離你而去。有了值得“炫耀”的豐功偉績,不妨理智地加以誇大;遇到“難以啟齒”的糟事,不妨鍛煉一下自己的健忘能力,迅速將它“忘得”一幹二淨。要知道,能夠停止憂慮就能快樂,事情其實就是這麼簡單!
快樂就掌握在你自己的手中
樂觀的生活態度也可以使人快樂。我們不要因為外在的環境而影響我們的快樂,哪怕是不幸的遭遇,最重要的是我們要揚起生活的風帆,坦然地麵對和前進。
快樂既然是一種心境,我們就有權決定自己高興不高興,快樂不快樂。隻要我們不受外界因素的迷惑,快樂事實上在我們自己的手中。
47歲的美國人南希,在眾人的眼中是一個成功的職業女性。她獨立、能幹,有私人小汽車,在郊區還有一套不錯的大房子,經常有機會出入一些重要聚會。有很多人都羨慕南希,可是她卻有許多別人不知道的煩惱。南希說:“雖然我的一些成就讓人刮目相看,我卻想不通大家誇讚我什麼。我這一輩子都在努力成就這樣或那樣的事,可是現在我卻懷疑‘成就’是指什麼了。我永遠在壓力下工作,沒有時間結交真正的朋友。就算我有時間,我也不知道該如何結識朋友了。我一直在用工作來逃避必須解決的個人問題,所以我一個任務接一個任務地去完成,不給自己時間去想一想我為什麼要工作。假如時間可以倒退10年,我會早一些放慢腳步考慮一下,學會用心地生活,那就不會像現在這樣感覺匱乏了。”
過一種簡單的生活,這是一種全新的生活藝術和哲學。它首先要求外部生活環境的簡單化,因為當你不需要為外在的生活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時,才能為你的內在生活提供更大的空間與平靜。其次是內在生活的調整和簡單化,這時候的你就可以更加深層地認識自我的本質。
現代醫學證明,人的身體和精神是緊密聯係在一起的,當人的身體被調整到最佳狀態時,人的精神才有可能進入輕鬆時刻。而當人的身體和精神進入佳境時,人的靈魂、生命力才能更加旺盛,然後才能達到更上一層樓的境界。
你是否體驗了剛剛從身邊溜走的生活?你是否真正明白自己現在的感受?你的時間為什麼總是很緊張?有沒有更簡單一些的生活方式?也許你早已經習慣了都市快節奏的生活,你不必離開它,更不必讓生活後退,你隻需要換一個視角,換一種態度,改變那些需要改變的、繁雜的、無真實意義的生活,然後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生活中。無論你是在城市還是在鄉村,無論你是貧窮還是富有,無論你是在美國還是在中國,你都可以享受到生活的酸甜苦辣,都可以感受藍天、空氣、陽光和大自然的魅力,都可以追求人與人之間的親情、愛情和友誼,進而營造快樂的生活氛圍。
很多人習慣於從別人的肯定中獲得快樂,而很少有人從別人的否定中肯定自我,這其實是一種前進之道,也可以找回真實的自己。而那些習慣於別人肯定的人,常因別人附和他的喜好,而使自己迷失。
成熟有智慧的人不必乞求別人使他快樂,他把快樂的鑰匙緊攥在自己的手中,永遠掌握著自己的快樂。他們還是快樂的傳播者,能把快樂帶給別人。但我們大多數人卻常常在不經意中把快樂的鑰匙交付別人保管。一位長期待字閨中的女人說:“我過得很失落,屬於我的郎君在哪裏?”她把快樂的鑰匙放在未來的郎君手中。一位失戀的小夥子說:“我過得很煩惱,我怎麼才能打動她的心?”他把快樂的鑰匙放在戀人的手中。一位官員說:“我過得很鬱悶,什麼時候我的官職能再升三級?”他把快樂的鑰匙放在長官手中。一位自卑的人說:“我過得不快樂,周圍的人都看不起我。”他把快樂的鑰匙放在周圍人的手中。
像這樣的事例舉不勝舉,但有一點需要說明的是,生活中的這些人都犯了同一個錯誤:讓別人來掌控他們的快樂。生活中有很多人無法掌控自己的快樂,他們可憐到任人擺布,而這種人也往往不會討人喜歡。
樂觀的生活態度也可以使人快樂。我們不要因為外在的環境而影響我們的快樂,哪怕是不幸的遭遇,最重要的是我們要揚起生活的風帆,坦然地麵對和前進。
培養積極健康的心態
請展開你緊皺的眉頭吧,不要陷入生活中不如意的一麵而心煩意亂、情緒消沉。因為,你消極,生活便會暗淡;你積極向上,生活就會給你許多快樂。
有一個小女孩每天都從家裏走路去上學。一天早上天氣不太好,雲層漸漸變厚,到了下午風吹得更急,不久便開始閃電、打雷、下大雨。小女孩的媽媽很擔心,她擔心小女孩會被打雷嚇到,甚至被雷打到。雷雨下得愈來愈大,閃電像一把銳利的劍刺破天空,小女孩的媽媽趕緊開著她的車,沿著上學的路線去找小女孩。她看到自己的小女兒一個人走在街上,卻發現每次閃電時,她都停下腳步抬頭往上看,並露出微笑。看了許久,媽媽終於忍不住叫住她的孩子,問她說:“你在做什麼啊?”
她說:“上帝剛才幫我照相,所以我要笑啊!”
生活中的苦樂全在於我們的感覺,凡能改變心境者就能改變生活!
邁克是一位義工,有一天他去醫院探望2位老太太。
第一位老太太一直在向他訴苦。她抱怨床不舒服;護士照顧不周;環境太吵;還說她掉了幾顆牙,不能好好吃東西等等。
她的這種痛苦感染著邁克,以至於他離開她的時候也覺得非常痛苦。
於是,當他來到隔壁的病房看望另一位老太太的時候,就盡量表現出對她的同情。他說他很同情她的遭遇,並非常理解她在醫院所經受的苦痛。這位老太太卻對邁克說,盡管她不願意呆在這裏,但是她還是十分感激在她病得這麼嚴重的情況下,還能在醫院得到照顧。她覺得,這裏的護士非常盡責、友善;這裏的床很舒適;房間也很暖和;盡管她的牙掉了一大半,但她還是非常慶幸它們沒有完全掉光。
由此,我們可以看到,生活往往就是這樣,在一些人眼裏看來很不盡如人意的事情,在另一些人的眼中卻是一種滿足。
在工作中,這種情況也是屢見不鮮的。我們總有太多的事情要做,而通常的情況是我們沒有足夠的時間或是精力去完成它們。所以,我們就會找出這樣或那樣的理由為自己開脫,把過錯推給別人。
正如前麵所講的那兩位老太太的故事一樣,當我們遇到挫折的時候,我們是有能力去選擇該如何麵對的。我們可以抱怨周圍的人和事,也可以積極地正視它,把挫折變為一種奮鬥的動力。
積極樂觀的態度往往可以改變我們的境遇,從而改變我們的生活。
人的一生中,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總會遇到一些不稱心的人、不如意的事。此時,應該以什麼樣的心態麵對這一切呢?
我們應該以健康、平和的心態應對生活中的一切。
有一天,僧人問佛:“老佛爺,你天天都那麼快樂,看不出有一點憂愁,並且世上還有那麼多人信奉你。可我想對你說句真心話,行嗎?”佛就笑著說:“你說吧!”僧人詭秘地說:“我跟了你這麼多年,其實你狗屁都不是……”此時,佛並沒有勃然大怒,更沒有一點生氣的樣子,而是耐心聽完了僧人所說的話。佛心平氣和地對僧人說:“我不這樣來看待你。這幾十年來,你雖沒有什麼大的貢獻,但你付出的艱辛我都看在了眼裏,你是一個很有上進心的人。”
僧人聽了佛說的話後,恐慌地說:“佛啊!你不會因為我這樣說你,而你就來加害於我吧?”
佛哈哈大笑著說:“你都說我狗屁不是了,我還怎麼加害於你呢?”佛接著說:“你之所以不快樂,是因為你的心理有問題,你的心態不好呀;而我快樂,是因為處處與人為善、心態平和呀!”
請展開你緊皺的眉頭吧,不要陷入生活中不如意的一麵而心煩意亂、情緒消沉。因為,你消極,生活便會暗淡;你積極向上,生活就會給你許多快樂。
如何讓自己變得快樂
怎樣才能讓自己變得快樂呢?學會放下,學會知足,學會選擇,這樣我們才能快樂,才能幸福。其實,人的幸福與快樂就是如此簡單:心態平和,學會放下,學會知足,學會正確地認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