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9.幸福是一種選擇(1 / 1)

有的人認為金錢至上,“有錢能使鬼推磨”,這就是幸福;有的人以“寧可枝頭抱香死,不隨落葉舞西風”的潔身自好、嚴於律己為幸福。而有的人以“寧做中華斷頭屍,不做倭奴屈膝人”的慷慨激昂、赴湯蹈火為幸福;有的人認為“人生苦短,去日無多”,不如尋歡作樂,過把癮就死,這就是幸福。幸福到底在哪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理解有了不同的人生。

有人曾問過一位快樂的老人:“你為什麼會這樣幸福呢?你一定有關於創造幸福的不可思議的秘訣吧!”

老人回答,“不!不!”“我隻是選擇‘幸福’而已。”

選擇“幸福”?這件事乍聽起來,也許單純得令人不敢相信。但是,卻讓我們想起一件重要的事,那就是亞伯拉罕·林肯曾說過的:“人們如果下定決心要擁有幸福,他就會擁有幸福。”換句話說,如果你選擇不幸,你就會變得不幸。

會享受生活的人,不會在意擁有多少財富,不會在意住房大小、薪水多少、職位高低,也不會在意成功或失敗,隻要會數數就行。“不要計算已經失去的東西,多數數現在還剩下的東西。”這個十分簡單的數數法,就是一種選擇幸福的智慧。

在偏僻的南部山區有一位還未脫貧的農民,他常年住的是漆黑的窯洞,頓頓吃的是玉米、土豆,家裏最值錢的東西就是一個盛麵的櫃子。可他整天無憂無慮,早上唱著山歌去幹活,太陽落山又唱著山歌走回家。別人都不明白,他整天樂什麼呢?

他說:“我渴了有水喝,餓了有飯吃,夏天住在窯洞裏不用電扇,冬天熱乎乎的炕頭勝過暖氣,日子過得美極了!”

這位農民能珍惜自己所擁有的一切,從不為自己欠缺的東西而感到苦惱,這就是他能感受到幸福的真正原因。

其實,我們絕大多數人所擁有的,遠遠超過了這位農民,可惜總被自己所忽略。你的配偶或許並不出眾,但他(她)能與你相親相愛,白頭到老;你的孩子雖然沒有考上大學,但他(她)卻懂得孝敬父母,知道自力更生;你的收入雖然不高,但粗茶淡飯管飽管夠,絕無那些富貴病的侵擾……人生,該數數的東西還有很多很多。

人們一直疲於奔命,尋求其所謂的幸福。其實,幸福原本就在我們生活的不遠處。隻是由於人們太在意物質上的富裕,太追求一種形式化的生活了,而將幸福的真諦忽略了。

幸福在哪裏?我們在登山過程中找到了答案。“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雲。隻可自怡悅,不可持贈君。”那種空靈高峻之美,需得身經親曆。山與你互相等待,它可以讓你一輩子矮矮地呆在平原,也可以讓你體會到杜甫的願望——“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登山的最大障礙莫過於翻越自身惰性的屏障,超越自身的極限。當你經過長途跋涉後,站在千萬年來無人企及的高峰上,俯瞰朝霞落日,感受天廣地闊的景象時,你會深深體驗到“地到無邊天作界,山登絕頂我為峰”的幸福。

幸福在哪裏?在樹木中我們找到了答案。當秋寒襲來的時候,樹木自知無法抗爭,便抖落了葉片,用一身硬骨迎擊風霜。那是一種承受,是一種力的積蓄,是一種暫時的退卻,一種耐心的等待,一種更有希望的選擇,而絕不是最後的結局。一方麵,它抖落的樹葉奉獻給了樹根,“落‘葉’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另一方麵,“芳林新葉催陳葉”,隻要一旦時機成熟,便使新葉迅速萌發,用盡全力擁抱春色,為大地增添了一份活力。這就是落葉對根的情意,也是樹木引以為榮的幸福。

幸福在哪裏?我們在大自然裏、在社會生活裏找到了答案。幸福無所不在,而我們缺少的是發現幸福的眼睛。一個淺淺的微笑,一句溫馨的話語,能暖和你冰凍的心。朝暉夕陰,潮起潮落,能給你帶來遐思邇想。仔細地品味人生,你會發現,幸福原來離你並不遙遠。

幸福在哪裏?我們在自己的身上找到了答案。餘秋雨曾說:“沒有白發的祖母是令人遺憾的,沒有皺紋的老者是令人可怕的。還生命以過程,還曆史以真實。”而我們想說,幸福就是一個過程,還幸福以過程。每當自己全力以赴實現心中夢想的時候,每當自己披荊斬棘跨過千難萬險的時候,幸福就是你堅持不懈的奮鬥,是你最終取得成功的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