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6.放得下,才能走得遠(2 / 2)

這個故事不僅僅是告誡人們,在得與失的這個問題上不可過於強求,而且是在啟發我們要平心靜氣地去思考一下:什麼是得,什麼是失?

人們總想多得一些,結果往往不自覺地把自己也失掉了。列夫·托爾斯泰筆下的那個人,一心想要得到更多的土地,而不知他所失去的將是自己最為珍貴的生命。

林語堂言:“懂得如何享用你所擁有的,並割舍不實際的欲念。”要想拿起更多的東西,我們必須要學會適當地放下,如果你什麼都想要得到,最後隻會變得一無所有。

人生路上很多時候得亦是失,失亦是得,得中有失,失中有得。在得與失之間,我們無須不停地徘徊,更不必苦苦地掙紮,我們應該用一種平常心來看待生活中的得與失,要清楚對自己來說什麼才是最重要的,然後主動放棄那些可有可無、不觸及生命意義的東西,求得生命中最有價值、最純粹的東西。

放棄是衡量一個人能否成功的重要標尺,而能否成功並不是要你得到什麼,而是要你放棄什麼。放棄也許是無奈的,放棄可能是痛苦的,但是你的每次放棄都將無愧於自我,學會了放棄你才能夠向成功的彼岸邁進,在不斷的放棄與選擇中展現出真正的自我。

著名歌唱家帕瓦羅蒂在師範院校上學時就非常癡迷音樂並有相當音樂素養,剛剛畢業時,他問父親:“我是當教師呢,還是做歌唱家?”他父親回答說:“如果你想同時坐在兩把椅子上,你可能會從椅子中間掉下去。生活要求你隻能選一把椅子坐上去。”帕瓦羅蒂選了一把椅子——做個歌唱家。經過七年的努力與失敗,帕瓦羅蒂才首次登台亮相。又過了七年,他終於登上了大都會歌劇院的舞台,坐上了世界歌壇巨星的寶座。

選擇職業需要舍棄,舍棄其他椅子,而隻選擇其中的一把。人在麵臨選擇的時候是脆弱的,但目標隻能確定一個,這樣才會凝聚起人生的全部合力,將其攻下。確定了目標選定了路,不管路有多崎嶇,同行者怎樣寥寥,你都要忍受孤獨和寂寞將它走完。尤其在誘人的岔路口,你必須不改初衷,有心無旁騖的堅定信念和超然氣度。

人生是艱難的航行,絕不會一帆風順。有所放棄,才能有所追求。什麼也不願放棄的人,反而會失去最珍貴的東西。放棄是一種慧根的顯現,是一種靈性的覺醒,一如放魚入水、放鳥返林。當必須放棄時,就果斷地放棄吧。放得下,才能走得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