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非常羨慕在天空中自由自在飛翔的鳥兒。其實人也該像鳥兒一樣的,歡呼於枝頭,跳躍於林間,與清風嬉戲,與明月相伴,飲山泉,覓草蟲,無拘無束,無羈無絆。這才是鳥兒應有的生活,才是人類應有的生活。然而,這世界上總還有一些鳥兒,因為忍受不了饑餓、幹渴、孤獨乃至於“愛情”的誘惑,從而成為籠中鳥,永遠地失去了自由,成為人類的玩物。與人類相比,鳥兒麵對的誘惑要簡單得多。而人類,卻要麵對來自紅塵之中的種種誘惑,金錢、名利、權勢等。於是,很多人便在這些誘惑中迷失了自己,從而跌入了欲望的深淵,把自己裝進了一個個打造精致的所謂“功名利祿”的金絲籠裏。
春秋時期,範蟸為了謀取功名,來到越國投靠了越王勾踐,被封為大夫,後升至上閨怨軍。
當時,正值越國與吳國結仇,吳王夫差日夜操練兵馬準備攻越,越王勾踐想先發製人去伐吳。範蟸就勸阻勾踐說:“大王您不能這樣做,我聽說兵器是不吉利的東西,戰爭是違背道德的,爭鬥是各種事情中最末等的事,違背道德,好用兵器,幹末等之事,老天爺也是不讚成的,所以無故起兵是不利的。”但是勾踐根本聽不進取他的勸告,於是舉兵伐吳,吳越兩軍交戰,結果越軍大敗,越王勾踐被吳軍包圍。這時,勾踐悔之莫及,就向範蟸請求救國之策。因此,範蟸就建議勾踐派人去給吳王送厚禮,並向他們求和。後來,勾踐就派文仲去向吳王求和。
經過文仲多次求見,吳王夫差才勉強答應勾踐的請求,撤兵回國,但要把勾踐夫婦帶回吳國做臣子並伺候自己。勾踐把國家大事托給大夫文仲,自己帶上夫人和範蟸到吳國去做人質。來到吳國以後,夫差讓他們住在先王墳墓旁的石頭屋裏,為吳王養馬。每次吳王外出,勾踐都要為其拉馬。範蟸的遭遇就更苦了,他在人前與勾踐一起伺候吳王,在人後還要伺候勾踐,還得不斷活動,給人送禮,觀察形勢,有時勾踐忍受不住了,範蟸還得安撫他,以免前功盡棄。這樣屈辱地過了3年,吳王夫差認為勾踐真的臣服自己了,於是就把他們放回越國去了。
勾踐回到越國後,為了雪洗自己那段恥辱的日子,他不在臥室內鋪放錦繡被褥,隻鋪上柴草,還在屋裏掛一個苦膽,每次吃飯之前,都要嚐一嚐膽的苦味。勾踐覺得範蟸的才能和忠誠都可信任,就打算把國政交給他,範蟸卻說:“操練兵馬、行軍打仗,文仲不如我;治理國家、安撫百姓,我不如文仲。”於是勾踐就把國家政事交給文仲,讓範蟸負責操練兵馬。
後來,範蟸在苧蘿山上找到一個名叫西施的美女,說服她為國舍身。範蟸親自把西施送往吳國,夫差一見西施的美貌,馬上就被迷住了,整天與西施在姑蘇台上作樂,根本不理國事。西施牢牢記住範蟸的囑托,總在夫差麵前說越國好話,於是夫差就放鬆了對勾踐的警惕。從此,越王勾踐禮賢下士,在範蟸、文仲兩人的齊心輔佐下,經過十年艱苦奮鬥,使得越國實力逐漸強盛了,並做好了向吳國複仇的準備。
周敬王三十八年(前482年),越國出兵攻打吳國,吳國大敗,越國洗刷了恥辱,從此不再向吳國稱臣進貢。過了五年,即周敬王四十二年(前478年),越軍攻到姑蘇城下,圍城三年,終於徹底打敗吳軍,夫差自殺。然後勾踐率越軍橫行於江淮一帶,成了霸主。
戰爭勝利以後,越王勾踐論功行賞,範蟸作為一個從始至終輔佐勾踐完成霸業的有功之臣,官超過計劃上將軍。作為大臣,他輔佐主公完成了大業,圓滿地完成了自己一生的事業。
然而,範蟸卻不戀虛名,不圖富貴,他要開辟自己新的生活。於是範蟸乘船不辭而別,永遠地離開了越國。開始新的無拘無束的生活。
範蟸深知勾踐的性情,可共患難不可共榮華的小人性情。因此,他果斷地拋棄功名利祿,及時退出激流險灘。
聲色犬馬,名利財貨,這一切令人心迷神醉,永無止境地追逐,結果使人身體精神兩受疲累。範蟸助越滅吳後,他的個人成就已臻至頂峰,此時抽身引退,棄政從商。之後,又千金散盡,隱居江湖,不被外物所蒙蔽,實在生活得愜意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