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培養男孩的憂患意識(1 / 2)

窮養真經

沒有憂患意識的民族注定要沒落,沒有憂患意識的孩子必將在競爭激烈的社會被淘汰。培養男孩的憂患意識不僅要讓他懂得居安思危,更要讓他學會麵對磨難和困境,鼓足勇氣迎接挑戰。

所謂憂患意識,是指一種清醒的預見意識和防範意識,更是一種危機感、緊迫感、責任感和使命感。我們實施窮養教育的目的,就是希望男孩能夠真正成長為一位有責任感、有使命感、能夠不斷努力上進的有誌少年。

但是有很多父母並不太注重男孩憂患意識的培養。

有一對夫妻為了讓年僅14歲的兒子將來出人頭地,不惜花費大量的金錢,運用廣泛的人脈將兒子送到了美國一所學校讀書,可是還沒到兩個月這個男孩就打電話回家,要求他的父母去陪讀,因為他忍受不了凡事都靠自己親自動手。但是父母因為一些原因,根本無法前去陪讀,隻好給兒子打電話說:“我們送你去美國的目的就是希望你多吃點苦。”

然而令這對父母沒想到的是,這通電話結束後沒多久,兒子竟然自己買飛機票回國了,這讓無奈的父母又恨又氣,大病了一場。

或許有些人會責怪這個男孩不懂事,隻知享受和依賴父母;當然也會有很多人怪罪男孩的父母,是他們自己教養出了一個生活不能自理、抗挫折能力差的兒子。這些都有些道理,但最根本的責任還是在父母。

柏楊先生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太濃的憂患意識使人變成驚弓之鳥,太淡的憂患意識使人麻木不仁。”上述事例中的男孩就是因為父母之前給予他太淡的憂患意識,讓他沒有覺察到現實生活的殘酷,再加上自理能力差、依賴性強等原因,導致他走進陌生的環境後猶如驚弓之鳥似的不安。

其實,窮養就是告訴父母,要給予男孩更多獨立的機會,更多遇到逆境的機會,更多處理挫折的鍛煉。正是因為現代社會孩子生活的環境越來越好,在父母的保護下走得越來越順,憂患意識才顯得對孩子彌足珍貴。那麼有哪些方法可以幫助男孩父母提高孩子的憂患意識呢?

方法一:讓男孩知道坐享其成是一種恥辱

如果讓男孩從小就習慣於坐享其成,那麼一定是件最糟糕的事情,隻會培養出依賴性強、憂患意識差、自私自利、不懂感恩的懶兒子。

一位父親就曾有些無奈地談起兒子的事情:

周末,我和愛人有事,就把兒子送到爺爺奶奶家。兒子告訴奶奶自己想吃雞肉,我的老母親就去市場裏買雞做給寶貝孫子吃,兒子則在沙發上坐著看電視。母親在廚房裏忙碌著,忽然發現醬油沒有了,可是火還開著,自己走不開。於是,她就喊小孫子去樓底下買醬油。喊了好幾次,兒子都裝作沒聽到,照樣目不轉睛地看電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