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讓男孩適應不同的環境(2 / 2)

這是因為,男孩一般在自己家都很自由、隨便,走到別人家,內心就會覺得不能那麼任性,行為上也會不知不覺地規矩起來,如果再有大人的一句誇獎,那簡直就是給他套上一個美麗的光環,他會一直很自律,不再逾規,變得有禮貌,並且注意傾聽別人的話,也比較關注別人的感受。

放暑假了,爸爸讓榮軒去姥姥家住一段時間。榮軒在姥姥家過得開心極了。每天早上,他也不像原來一樣被媽媽叫上兩三遍才起床,而是趕在姥姥之前就自己起來洗漱了,有時還幫助姥姥做家務,幫姥爺喂鳥。吃完飯就和舅舅家的小表哥一起在舅媽的輔導下寫作業,寫完作業再出去玩。一到晚上九點就喊著表哥去洗澡,九點半之前就上床睡覺了。看他這麼乖,姥姥一家人對榮軒讚不絕口,喜歡得不得了,直誇他懂事。在姥姥家的二十天過得真快,榮軒覺得一轉眼就過去了。來接榮軒的爸爸聽著姥姥一家人對榮軒的誇讚,心裏也很高興。

平時,父母可以多帶男孩去有同齡男孩的親戚或朋友家串門,或者讓孩子在假期內短時間地留宿一段時間。這對男孩來說是一個很好的體驗,既鍛煉了男孩生活的獨立性,又讓孩子在不同於自己家庭的環境中懂得自律,懂得理解別人,同時也在無形中提高了他的交往能力。

方法三:相信男孩自己可以解決

晉鵬一回到家就一副悶悶不樂的樣子。媽媽著急地問他怎麼了,他說:“今天老師冤枉我了。”“怎麼冤枉你了?你跟老師解釋了嗎?”晉鵬媽媽繼續著急地追問他。“本來是別的同學在講台旁邊撒了紙團,我在彎腰去揀時,正好被班主任看到,他以為是我扔的,當著所有的同學批評我:‘楊晉鵬,趕緊把紙屑撿起來。’然後上課鈴聲響了,我也沒機會解釋了。”媽媽聽晉鵬這麼說,就安慰他說:“兒子,這件事你沒有錯,如果老師的確冤枉你了,你就應該跟他解釋清楚,明天一早到學校你就去找他。”這時在旁邊坐著看報紙的爸爸對媽媽說:“明天你去學校給他們老師說說吧。”媽媽則一臉輕鬆的表情,她說:“兒子自己可以解決,不信你問他。”看著媽媽鼓勵的目光,晉鵬對著爸爸點了點頭。

在上學期間,男孩偶爾會與朋友、同學、老師之間發生誤會,或者出現一些摩擦,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家長根本不用大驚小怪、小題大做,而是應該放手讓男孩自己去解決。現實中,有時兩個孩子吵了架,反倒是雙方家長在“短兵相接”。一些家長生怕自己孩子吃虧,就插手男孩的事,代勞處理了。這其實就讓男孩錯失了獨立解決問題的機會。讓他去解決,一方麵能鍛煉他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而且在這個處理問題的過程中,他會思考更多的問題,增強辨識能力與是非觀。父母應該在一旁,為孩子提供一些正確的意見給予引導。這樣你的男孩在健康的成長中,會更善於處理與周圍人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