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獨特的交際讓女兒隨處閃亮(2 / 3)

後來,尼尼果然主動去幫助麥克爾了。起初麥克爾還有點遲疑,但看到這位中國同學是真心想幫助自己,便愉快地接受了尼尼的幫助。過了一段時間,麥克爾的學習成績有了很大的進步,尼尼和麥克爾也成為最好的朋友。

當孩子遇到交往中的問題時,鼓勵孩子與對方交朋友,給孩子一些時間和空間,通過他們自己的努力去改變事情的狀況,而不是讓孩子能忍則忍或者以牙還牙。

通過鼓勵和信任孩子的交往能力來賞識孩子,能夠激勵孩子更加注意與小夥伴們的交往方式,促使孩子學會交流並快速融入到集體中去,擁有一個開放的心態,從而有利於孩子人格的健全和學習的進步。

當孩子與別的小朋友發生爭執甚至打架時,作為父母,應該鼓勵孩子去和對方講和,然後積極地交朋友。你可以說:“你們都是好孩子,不應該打架,應該成為好朋友才對!”

當孩子不善於與人交往,怕見生人時,你應該說:“去和他玩吧,相信你們會成為好朋友!”

2、讓女兒學會傾聽

人的一切實踐活動都離不開聽,聽是孩子直接獲得信息的最為重要的實踐能力。有資料顯示,聽占人的語言活動的45%左右,幾乎與說、讀、寫的活動總量相等。西方有句諺語:“上帝分配給我們兩隻耳朵,而隻給我們一張嘴,意思就是要少講多聽。”

在人與人的交往中,傾聽,不但能給予他人信心,使自己獲得信賴,同時也是了解別人的最好方式。在別人的話語中,有鮮花、荊棘、珍珠、廢渣…林林總總,細心的傾聽者能從中聽到財富。

心理學研究表明,越是善於傾聽他人意見的人,與他人關係就越融洽。因為傾聽本身就是褒獎對方談話的一種方式,你能耐心傾聽對方的談話,等於告訴對方“你是一個值得我傾聽你講話的人”。

女孩苗苗是個人人都喜愛的“小大人”,尤其在聽別人(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講話時,她從不搶話、插嘴,還會不時地用點頭對對方所講的話表示認可。有時,對方說著說著停頓了,她會問“然後呢”,來引導對方繼續講下去。

事實上,在談話中,任何人都不可能總是處於說的位置上。要使交談的雙方雙向交流暢通無阻,就必須善於傾聽他人的談話。善於傾聽他人說話的人,懂得“三人行,必有我師”的道理,不僅能夠及時地把握對方的信息,彌補自己的不足,不斷完善自己,而且能夠讓對方產生被尊重的感覺,加深彼此的感情,有利於人際交往。

可見,傾聽他人的心聲是孩子必須具備的美德。孩子要與人融洽相處、流暢地交流,必須要先學會傾聽。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往往會發現有些女孩子非常善於表達自己,但是卻不會傾聽,無法在交往中體現出真誠,甚至不願意傾聽他人的建議

和忠告。前麵我們提到,女孩的聽力通常強於男孩,然而,作為家長,該如何讓這些聽力“不好”的女孩養成善於傾聽他人的好習慣呢?

一個不會傾聽他人講話的小女孩,在聰明媽媽的引導下,很輕鬆地改掉了這個壞習慣:

這天家裏來了客人,客人問女孩話,女孩總是不能認真地傾聽,一會兒看電視,一會兒擺弄她的積木,一會兒又和小狗玩起來;爸爸媽媽在與客人聊天時,她還會時不時地插嘴…

客人走後,媽媽把女孩叫到身邊,女孩以為媽媽又會像以前一樣教訓她一通,出乎她的意料,媽媽不但沒有教訓她,反而誇她:“寶貝兒,剛才那位阿姨走的時候誇你了,說你今天有段時間很認真地聽她講話,她讓我轉告你,謝謝你能認真地聽她講話!”

小女孩被媽媽說得不好意思了,不過她心裏還是很高興。

接下來的日子,媽媽一直在誇她:

“乖女兒,你聽得很認真,這可是尊重別人的表現呀!”

“親愛的,你把他的優點學來了,說明你很會聽啊!”

“這麼一點小小的區別都被你找出來了,你的聽力可真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