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打人了,陶先生沒有訓斥,沒有疾言厲色,更沒有打罵,卻讓學生一步步地完成了對自己錯誤的認識過程。他用四塊糖就讓學生認識到了錯誤,用賞識的眼光發掘了學生的四個優點:守時、尊人、正義和勇於認錯。
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逐漸有了自己獨立的意識,他們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性格,自己的興趣愛好,如果家長以自己的好惡要求孩子,不尊重孩子個性,就會產生隔閡、對立。
這是因為孩子的心理和意誌都還很脆弱,他們最希望得到理解和支持。因此,每一句激勵的話語都將會成為孩子精神上的陽光;而相反,每一句粗暴的嗬斥,都足以將他們脆弱的尊嚴擊得粉碎、無地自容。
父母要多用賞識的眼光讚美孩子,因為每一個好孩子其實都是“誇”出來的。
對孩子進行賞識教育,從心理健康的角度講,可以滿足人的愛和歸屬的需要,尊重的需要,這些可以促進孩子的個性結構發展得更完善,我們看看這位母親給女兒的一封信,看看她是怎樣賞識孩子的:
我最最親愛的寶貝:
你好!
我親愛的女兒,這段時間你的變化很大,進步很大,媽媽一直想把這些寫下來,可由於媽媽一直很忙而沒有動筆,到了今天,實在不能再
拖了,一定得寫下來。
我親愛的女兒,你知道嗎?這段時間你真的很棒!想想看,你從五一放假開始學《字經》,到5月26日,也就26天啊,居然把《三字經》都背下來了,而且還背得那麼快!那麼準確!媽媽真要為你鼓掌!為你歡呼!孩子,你真的很棒!
還有,早段時間,你對人是那麼地有禮貌!對於父母教你做的事你都會主動說“謝謝”!請爸媽拿東西時一定會用“請”,你看看啊,這些表現都是多麼的好啊!對於你偶爾犯的小錯誤,你雖然口裏沒有承認錯誤,但是我相信你在心裏一定知道自己錯了!要不,你怎麼會說“我以後要多吃飯,多吃飯才會有力氣;要保護好身體,要多做運動,這樣才不容易生病!我們每個人都要保護好身體!”所以說,我親愛的寶貝,我可愛的女兒,我深信你一定會慢慢地改掉你不愛吃飯、不愛做運動和老是踢被子的小毛病,我相信你在未來的某一天一定做得到的!
親愛的女兒,除了你這在些方麵做得好之外,媽媽還發現你的學習能力超棒!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你一向對於學習的掌握都是非常的好!一首兒歌,媽媽念幾遍,你就會了;一首歌曲,媽媽唱上七八次,你也基本學會了;一些成語,媽媽講過幾次你就能記住了。這些不都說明了女兒你有超常的學習能力嗎?
除了超常的學習能力外,你運用語言的能力已經達到了知微見著、融會貫通的地步,這一點真讓媽媽驚異!讓我們舉個例子來說吧。
記得就是早兩天的早上,媽媽給你穿好衣服後,你隨手拿起了一條光滑的類似絲質一樣的方巾,整個蓋在了頭上,我知道你又想和媽媽做遊戲了。於是我一邊揭起你頭上的絲巾,一麵看著你露出的小臉唱道:
“掀起了你的蓋頭來,讓我看看你的眉,你的眼睛圓又亮呀,好像那樹上的彎月亮…”
“媽媽,你唱得不對!月亮不是長在樹上的!樹上是結果子的!難道月亮會長在樹上嗎?”沒想到正當媽媽唱得盡興時,你立刻堅決地打斷了媽媽的話。
“哇,我們萱萱說得真對!樹上當然不會長月亮啦!”我驚喜莫名地說。
“媽媽,你要改一下,不次不要這樣唱了”一臉認真的你馬上接著說。
“我女兒真是太棒了!不但知道月亮不是長在樹上的,而且還知道樹上結的是果子!”我異常興奮地說。
說到這裏,媽媽想說一句,你知道媽媽為什麼會那麼興奮嗎?因為從這句話上我不但體會出了女兒你對平常所學常識的深刻認識與融會貫通,而且你又一次學會了用“難道”這個詞語,而且用得恰到好處!媽媽又一次發現了你語言的閃光燈在不斷閃動!
萱萱,你知道嗎?你真是一個語言的高手!在媽媽眼裏,你就是個語言天才!媽媽為擁有你這樣聰慧出眾的孩子而感到自豪!感到驕傲!
好了,媽媽今天就寫到這裏了,希望每天都能看到萱萱你的進步!在以後的日子媽媽和你一起成長!
最最愛你的媽媽3、增強女兒的記憶力
在開篇中我們提到,男孩的目的性很強,他們會注重結果而不是過程。在複雜的情況下,男孩比較善於單刀直入解決問題,而忽視感情的因素。因此,他們的記憶力在邏輯性方麵、數學方麵,都要超過女孩子,再加上男孩注重實踐,那些從生活中得到的知識印象會更加深刻,這種現象就使得人們常說男孩的記憶力比女孩好,但這並不是絕對的,在某些方麵,女孩的記憶力要超過男孩,比如某些細節,這是因為女孩子比較感性化。
所以,家長在幫助女兒增強記憶的過程中,要特別注意女孩的這些
特征,用積極的方法彌補女孩的缺陷。女孩子比較感性,要讓她們在生活中具體感知各種知識,同時,還要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但是增強孩子記憶的方法各有千秋,因人而異,有的擅長看(視覺型),有的人擅長聽(聽覺型),有的人擅長用嘴和手(運動型)等等;比較常見的是混合型的記憶方法,而這種方法的記憶效果最佳。
有位實驗者曾經用這三種方法讓三組來自不同家庭的孩子記住10張畫的內容。
對第一組孩子,他隻告訴他們畫上畫了些什麼,並不給看畫。
對第二組孩子正好相反,隻給他們看畫,可是不再給他們講每張畫畫了些什麼。
對第三組孩子是又讓聽又讓看,實驗者不但給他們講畫的內容,同時給他們看那些畫。
過了一段時間,實驗者分別問這三組孩子記住了多少畫的內容。結果第一組記住的最少,隻有60%;第二組稍多,記住了70%;第三組記住的最多,達到86%。這說明隻聽不看的孩子記得最少,隻看不聽的孩子記得稍多一點,又聽又看的孩子記得最多。
這還僅僅是兩種感覺器官並用,記憶效果就比隻用其中一種好得多。因此,如果幫助孩子把所有感覺器官一齊調動起來,記憶效果會更好。
科學研究表明,人的大腦的功能隻有很小的一部分被開發和利用,人的腦細胞還沒有得到充分的使用。人的許多能力的培養,大多要從掌握方法做起,人的記憶能力的差距,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記憶方法的差距引起的。人們通常使用的記憶方法,多是運用了大腦左半球的一部分功能而已,右半球的功能隻是偶爾被利用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