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聰慧女兒讓你自豪無比(1 / 3)

有足夠的機會探索和到處遊曆的女孩,會有更好的空間能力。父母培養自己的女兒,不必僅僅限於搭積木,給茶杯配套、騎自行車和踢足球等都在使用空間能力,更有益於開闊女孩子的視野,增強女孩的想象能力…

1、走出去看看

一個女孩子如果擁有豐富的知識、廣闊的視野,這樣不僅會令她產生一種內在的氣質美,還可以使她從容地應對複雜的社會。當她走出校外、走入社會時,她就能利用自己的所見所聞充實自己的大腦,學會與不同的人打交道。

為了增長女兒的見識,每年暑假期間,我都會帶女兒外出旅遊。去年夏天,我和愛人商量選擇了一條避暑的線路,並把目標鎖定在雲南麗江,讓孩子在舒適的氣候下盡情體驗麗江的壯麗和神秘。

麗江古城是我國罕見的保存相當完好的少數民族聚居地。為了幫助女兒更好地了解當地的文化,出發前,我做了充分的準備,尋找了大量有關麗江的資料,準備好要讓女兒注意四個看點:民居、文字、古樂和

男人。

踏入麗江古城,凡是見到與這些內容相關的景致時,我都要對女兒做特別的介紹。比如麗江的民居,其特色是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走馬轉閣樓,將北京四合院和當地土木結構特色融為一體。當我將這些特點一一介紹給女兒聽時,她顯得特別高興,比起在家裏教她時要輕鬆得多。

在麗江古城,當我和女兒在一路上看到許多納西族婦女忙裏忙外,賺錢養家時。女兒忽然問我:媽媽,這裏的阿姨為什麼都這樣能幹,比男人還厲害。於是,我便告訴她,這是納西族“母係社會”的遺風。在母係社會,完全顛覆了男尊女卑的地位,一切都由女性做主,男性則變成了配角。女兒聽後,像是受了一場深刻的教育,一下子成熟了許多。

在麗江,我還帶女兒見識了納西族的東巴文字,它被譽為世界上唯一保存完整的象形文字。1300多個東巴文字,附以1000多種拚寫組合,不僅記述了納西族的曆史、文學和藝術,更成為了今天麗江古城的一個奇跡…

和以往觀光旅遊不同的是,此行對於我而言,是一次絕對超值的文化之旅;而對於女兒來說,也是一次增長見識的旅行。所以,我和她爸商量,隻要有時間,每年都要帶女兒去一些有意義的旅遊景點看看,我相信,它對女兒知識的豐富將會大有幫助。

一位南京的女士講述了與女兒的麗江精華之旅。

當然,豐富孩子的知識,可以從許許多多的方麵來實現,比如讓女兒去參加夏令營,既可開拓孩子的視野,又能鍛煉其自理、自助的能力。因為夏令營不僅是一次融知識性、參與性、趣味性、探索性為一體的旅遊活動,更是一次內涵豐富的課外知識的實踐,這種形式既能讓孩子開闊眼界,增長知識,又可以增強孩子間的合作能力及適應能力。又比如看到建築物,可以告訴孩子建築物的特色和曆史,以及它的作用;看到古城,告訴她這座城的名字,古城的曆史;不管是帶著孩子探親訪友、購物逛街,還是參加音樂會、欣賞歌劇,甚至在空閑時帶她去參觀博物

館、美術館等,都可以把握機會,增長孩子的見識。

當代著名教育家馬弘毅先生說:“未來社會需要的是思想解放、心胸開闊、遠見卓識,具有強烈社會責任感和團隊精神,廉潔誠信,富有高度民間親和力,民主、寬容、創新、自立、圖強的開放型,高素質,掌握現代文化科學技術知識的有為人才。”

年僅10歲的女孩馬宇歌,她和同齡的孩子一樣,每天背著書包上學、下學;還和同齡孩子一樣,課間跟小夥伴兒一同遊戲,課後一樣與大家寫作業。雖然她並不比別的孩子早熟,也不比別的孩子擁有更多的時間,但她卻比別的孩子走了更多的路,見了更多的人,做了更多的事,也有著更大的知名度。

中央電視台的“半邊天”欄目,是中國成年女性關注的權威欄目,卻破例地在1997年9月27日把剛剛10歲的馬宇歌請進了演播室,讓她成了該節目有史以來最小的嘉賓。那天播出的整個節目就是“半邊天”對小宇歌的專訪,兩個著名女主持人:一個是CCTV的李小萌、一個是後來成為影視界明星的曹穎。

小學4年級暑假馬宇歌進入了10歲,在家長的讚同支持下,她獨自乘火車遠行4400多公裏,曆時28天,從北京下江南學訪各處,足跡留在了小半個中國城鄉的土地之上,滿載而歸。當時她每天寫日記,光圖片就拍了4本;不僅一道題不落完成了老師留的全部暑假作業,而且自覺預習了下學期的課程;路上還看完了一本41萬字的課外書《紅岩,並帶給爸爸一篇上千字的讀後感…萬裏途中,小宇歌天天堅持做眼保健操和雷打不動地晨練早起長跑。結果她一回到北京家中,撲到父母懷裏,身體更棒了。

她從8歲起,就考入並擔任了中央電視台“大風車”欄目的小主持人、小記者,還兼其他16家中國著名媒體的特約記者。在中國最權威的《民日報、《中國教育報》等高層次報刊上發表過多篇佳作。她采訪過數十位知名人士,諸如北京故宮博物院老院長單士元、我國著名航天技術專家梁思禮(梁啟超之子)、國際奧委會第一執行副主席何振梁等

等。

馬宇歌就讀於後來並入北京市西城區四根柏小學的北京市西城區後廣平小學六年級(3)班。她在校外雖然成了“新聞人物”,可在校內的學習卻不比任何人差。她還是該校品學兼優的曆年三好學生和少先隊校大隊組織委員。上網去查“馬宇歌”,關於她的方方麵麵故事深入民間,一個比一個讓人喜愛。

這樣一名優秀的孩子,她生活的環境如何?父母又是怎樣把她“雕琢”成一個孩子群中的“樣板”的呢?其實,宇歌的父母都是國家普通公務員。雖然宇歌一家的生活條件並不十分優越,但她父母卻有著較高的素質。長期以來,許多人教育自己的子女時,往往隻局限於學校和家庭,其實大自然同樣是教育女兒的好課堂。而宇歌的父母卻撒開手,讓女兒走出去看看,外出遊玩對於女兒了解社會、貼近自然、磨煉意誌、接受美的熏陶,都是課堂無法替代的教材。

在大自然中,辨識不同的植物,認出各種動物,了解自然變化的規律,都可以開闊孩子的視野,豐富她們的知識。在富有魅力的大自然中,不但讓女兒領略風土人情,感受大自然的和諧優美,還可以讓她們體悟到生命的意義和人生的價值。

在大自然中,峻峭的山峰,優雅的白雲,湍急的河流,參天的古木,動聽的鳥鳴,既可以激發女兒的想象力,也能開闊她的胸襟,陶冶她的性情。

2、賞識教育出碩果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任校長時,有一次在校園裏偶然看到王友同學用小石塊砸別人,便當即製止了他,並令他放學後,到校長室談話。放學後,王友來到校長室準備挨罵。可一見麵,陶行知卻掏出一塊糖給他

說:“這獎給你,因為你按時到這裏來,而我卻遲到了。”王友猶豫地接過糖,陶行知又掏出一塊糖放到他手裏說:“這塊糖又是獎給你的,因為我教訓你不要砸人時,你馬上不砸了。”王友吃驚地瞪大眼睛,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塊糖給王友:“我調查過了,你用小石塊砸那個同學,是因為他不守遊戲規則,欺負女同學。”王友立即感動地流著淚說:“陶…陶校長,我…我錯了,我砸的不是壞人,而是我的同學啊!”陶行知滿意地笑了,掏出第四塊糖遞過去說:“為你正確認識自己錯誤,再獎勵你一塊!可惜隻有這一塊了,我看我們的談話也就到此為止吧!你可以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