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對於正在接受新事物、新思想的女孩子來說,是多麼危險的一件事情啊!小小年齡便隻能看到生活中悲觀的一麵,那她又如何去麵對人生旅途中的大風大浪呢?
人們都說女孩是媽媽的影子,有什麼樣的媽媽就有什麼樣的女兒。的確如此,不管媽媽們是否已經意識到,大多數的女兒都會把自己的母親當做模仿對象。僅僅在日常生活的接觸中,母親就可以在生活的無數個方麵影響著女兒。女兒也正是在生活的各個細節中感受到母親所傳遞給她的對於自我、女人、男人,以及生活的一般觀念。
母親是女兒的藝術家,女兒是母親的貼心小棉襖。由於母女之間的性別相同,在很大程度上,母親更容易理解女兒。而母親的責任就是做
女兒的藝術家,因為女兒是天賜的藝術品。
女孩子是未來的母親。因此,母親的一舉一動都將給自己的孩子做出表率。如果自己缺乏禮儀、修養的素質,她的孩子也不會有令人喜歡的舉動和言行。因此,母親教育女孩子,除了給她精神上、學識上的指導與關懷,更要注意到其形、言談、舉止的塑造和培養。從母親那裏,女兒得到的不隻是生命,還有對自己絕對忠心的榜樣。母親的聲音是女兒一生都不會忘記的歌。
母親應該如實告訴女兒,她們同男孩的不同之處,男性的一生要比女性簡單得多,進入青春期以後沒有女性的每月生殖周期,他們與生殖的聯係不如女性更緊密。這裏有三點錯誤的教育形式:一是女孩依靠男人的不健康生活方式,二是教導她們必須放棄自己的事業,三是教導她們男人不能在家帶孩子。
母親負責為女兒展示她一生的藍圖,在這個過程中,母親要根據自己的人生經驗,發揮女性細膩的性格優勢,全方位地考慮所有可能性,提前給孩子打預防針,防止女孩產生迷茫。
俗話說,母愛如水,父愛如山。很多女孩都偷偷地穿過媽媽的高跟鞋和長裙子,她們看著鏡子裏那個小不點,幻想著有一天自己也能成為媽媽那樣風姿卓越的女人。然而,也許女孩自己也沒有意識到,她們洗手的姿勢、哈哈大笑的樣子更像爸爸,甚至在她們的內心也一直在向著父親所希望的方向發展。
冰心的父親謝葆璋,雖說是一樣雷厲風行的海軍軍官,對待女兒卻是舐犢心情深,他對自己這唯一的愛女,充滿了柔情。謝葆璋非常關心孩子的身體,也最恨當時給女孩子穿緊鞋的習俗。小冰心深知父親對她的疼愛,所以當她稍稍感到鞋子緊,就故意在父親麵前一瘸一瘸地走。
父親一見女兒如此,非常心疼,就立刻埋怨妻子:“你又給孩子小鞋穿了?!”冰心母親知道這是小冰心故意的,她假裝生氣了,把剪刀和紙裁的鞋樣推到丈夫麵前,說:“你會做,就給她做,將來一定長出一對金剛腳,我也不管!”謝葆璋還真的拿起剪刀來剪鞋樣,逗得母女倆笑了起來。
在父親的關懷和疼愛中,冰心懂得了愛,在她所有的作品中,都離不開愛的主題,她把“愛的哲學”發揮到了極致。她有一句著名的話就是:“有了愛,就有了一切!”
大量的研究資料表明,與父親接觸少的孩子,體重、身高、動作等方麵的發育速度都會落後些,並普遍存在焦慮、自尊心不強、自控力弱等情感障礙,表現為憂慮、多動、有依賴性,被專家稱為“父愛缺失綜合症”。而在父親堅實臂膀的支持和嗬護下,不管身處何處,女兒總是能平安健康地茁壯成長。
教育專家們發現:父親比母親更理解孩子,對孩子培養目標更明確,更實際,要求更嚴格,方法更適宜,更有利於孩子的發展。通過促進女兒人格中男性氣質和女性氣質的平衡,父親能給女兒一種均衡感。這是母親無法給予女兒的。
從性別上來說,父親是女兒的第一位“男朋友”,父親對女兒的評價會產生重大的影響。
對於父親來說,最應該給予女兒的,就是理解和尊重,如果父親能夠理解和尊重自己的女兒,那麼這個女孩也會期望她未來的伴侶理解她、善待她。同時,父親對女兒的愛和尊重將使她們受益終生,使她們在獨立生活之後能夠正確地待人處事。這是父親可以留給女兒的最大的財富。
一位媽媽發現6歲的女兒正在跟爸爸討論《子兵法》,她不由得想到女兒的未來:將來女兒帶回家的小夥子一定也會對古代文化津津樂道。
另外,父親在與女兒相處的過程中,也教會了女兒如何與人相處,更確切地說,是如何與異性相處。
這位媽媽的想法並非沒有道理。調查表明,五個女孩中有兩個會顯示出和異性交往的能力與父親有關。如果說母女的親密關係帶給女孩滿足的體驗和情感的支持,那麼父親與女孩的關係,則使女孩初步懂得了怎樣與異性相處,以及如何維持與異性間的關係。
6、走進大自然
有一位教育家說,一個快樂開朗而又心態平和的女孩子恐怕是最有氣質的女孩了,而培養孩子快樂開朗、心態平和,家長最好把孩子引入大自然中去。
“我曾經見過一個年輕人,充滿了對生活的熱情和無比的勇氣,他巧妙地運用了這些能量,穿行於岩石和沼澤之中,不管下雪還是打雷,他四處打獵,搜集森林中的每一隻鳥和鳥蛋…我曾見過一個美麗的婦女,她高雅、富有內涵、心地純潔。她人在房中,腦子裏卻想著貝殼和化石,花兒和海棠,想著田野裏盛開的百合花。如此,她沒有被這個世界染黑,始終保持著心靈的純潔。”英國演技派演員金斯利說。
的確,大自然如此的豐富美好,是家長對孩子進行美育取之不盡的資源寶庫。大自然以其博大的胸懷向我們展示湛藍的天空、逶迤的山巒、澎湃的大海、奔騰的江河、風姿綽越的花草樹木。無論是朝霞、落日,還是白雲、星空,都會引起敏銳的女孩子的無限遐想,就是那些昆蟲、飛鳥,以及遊魚、蝴蝶,也對女孩子有極大的吸引力。瑰麗的色彩。生動的形態、動聽的音響、神奇的變化,會使女孩子的內心受到震撼,真正的感到美的蘊涵。大自然對所有孩子都一視同仁,公正、粗獷、寬容、熱情,讓每一個孩子的知性、靈性都得到升華。
盡管在天性上孩子是自然的親近者,但並不是每個孩子都懂得去聆聽、觸摸、呼吸大自然的美與和諧。這就需要父母引導孩子去發現大自然的秘密,啟發孩子的好奇心。
王叔同是一位很特別的爸爸,他經常帶著自己的女兒王樂一出去耍,他總是對女兒說:“走了,寶貝,我們去感受一下自然之風。”於是,女兒便歡天喜地地跟在他的後麵,開始了父女二人的自然之旅。
父女二人背著背包和紙筆,到各處去遊玩,王叔同將“快樂”當成最重要的事,隻求女兒開朗文明就好,因此他並不勉強王樂做什麼,隻是讓女兒去感覺自然的美。
王叔同經常跟女兒說的話就是:能和如此美妙自然同行的,才是最美的,於是,王叔同就利用女兒詢問花草樹木的過程中,為女兒指出了平時言行舉止上的錯誤。
比如,看到白楊,王叔同就為女兒講了人性的樸質、正直、嚴肅和堅強不屈,他讓女兒站在樹下,與白楊樹比誰更挺拔;看到荷花,就為女兒講解“出淤泥而不染”,他給女兒形容荷花時,這樣說道:盈盈的花,圓圓的葉,翠翠的綠,亭亭地立,靜靜的美,他仍然讓女兒站在荷花前比較哪一個更亭亭玉立。
王叔同還非常關懷小區環境,他家門後有個“小綠山”,這裏成了他和女兒自然生態觀察與記錄的重點。在沒有假期的日子裏,父女二人便開始在這座“小綠山”上進行建設。就這樣,在感受自然美的同時王樂一也感受到了自身美的重要性,她內外兼修,逐漸長成了一個活潑開朗而又優雅大方的大姑娘。
很多家長問王叔同培養女兒的秘訣時,他說:“是大自然,大自然成了我女兒最好的禮物。”
大自然是孩子最好的課堂,更是女孩子最重要的修養課堂。在這個課堂裏,女孩子可以輕鬆地領悟父母苦口婆心的對美的教育。
在大自然中,女孩子可以沐浴陽光,經受風雨,盡情地奔跑嬉戲。這樣,柔弱者不再嬌氣,寡言者不再吝惜語言,在大自然有許多活生生的教材,家長可以帶孩子在其中散步、遠足、進行觀察、采集、感知生命的多樣性,發現事物的變化,又可以豐富孩子的知識,擴展視野,豐富經驗,開發智力。
大自然可以給女孩的東西,實在數不勝數,難怪很多名人家教裏都少不了這一課。
著名作家楊紅櫻就是一個喜歡帶孩子親近大自然的人。在女兒4歲的
時候,她就帶著她去了峨眉山。
女兒10歲時,楊紅櫻又帶她去了西雙版納。她們住在吊腳樓裏。村子裏到處是悠閑的豬,女兒和豬玩了一下午。夕陽西下,母女倆換上廣東供給他們的傣族服裝。熱情的傣族小夥子跳起了歡快的舞蹈,女兒拉著母親的手,落落大方地跳了起來。這使得母親非常欣慰,雖然沒有刻意教授女兒什麼禮儀,但是女兒似乎吸收了大自然的純美,表現出了不一般的優雅氣質。
女兒小學畢業考前的寒假,別的孩子都忙著上補習班,楊紅櫻卻帶著女兒去了麗江的玉龍雪山。吃著麥當勞、肯德基快餐長大的女兒,在荒無人煙的雪山草原,嚐到了冰天雪地裏饑寒交迫的滋味。而這是光靠語言難以傳授給孩子的。
女兒單純的心靈為巍峨聖潔的雪山所震撼,也為途中看到成片燒毀的樹木而傷感。她一下子懂得很多,她要做一個能給予別人幫助的人要做一個胸懷廣闊的人,要成為一個有內涵的人。
大自然能給人類的東西太多了,它給予父母的教育素材也數不勝數,它不但可以給孩子們探索的機遇,還可以讓孩子們感受到人的道理,甚至對孩子的言行規範也有了教育樣本,父母實在不可錯過這個豐富的自然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