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培養不凡氣質的女孩(1 / 3)

羅曼·羅蘭說:“氣質之美與其說是來自內心的修養,不如說它是來自一種對美好事物的欣賞能力。這份欣賞力就使一個人的言談舉止不同流俗。”

品格高貴的女孩帶給人們的是芬芳,一個人的氣質是內部修養,外在的行為談吐,待人接物的方式、態度等的總和。優雅大方、自然的氣質會給人一種舒適、親切、隨和的感覺,因而,它會使人在社交場合受到歡迎,增加成功的機率。氣質是要從小培養的。

1、愛美是女孩的天性

6歲的小薇很早就有了愛美意識,每次媽媽帶她出去,都因為她要選自己認為好看的衣服、梳好看的辮子而耽誤時間。而且,她還喜歡在自己的衣服上添些花樣,比如把好好的裙子弄出很多皺褶,告訴媽媽這是她的百褶裙,還會把紙質的小貼畫貼在胸口…

媽媽為此煩惱不已,因為小薇為此花了太多時間,隨著年齡的增長,她在鏡子前麵的時間越來越長了。並且媽媽還發現,當她穿著自己喜歡的衣服會讓她信心倍增,她會在小朋友跟前說說笑笑,玩得不亦樂乎,

但是如果她覺得今天的衣服既不流行,又非常難看的時候,她會一聲不吭,顯得非常拘謹。

一次,小薇竟然問了爸爸一個奇怪的問題:“媽媽那麼胖,又不漂亮,你為什麼還要跟她結婚呢?”爸爸媽媽麵麵相覷,不知道該怎麼回答她的問題,這小丫頭片子整天都在想些什麼呀!

更讓媽媽沒法接受的是,每次媽媽出門,她都會提醒媽媽:“媽媽,你為什麼不抹點口紅?你的頭發好亂啊,為什麼不盤起來,上點發膠呢?為什麼不穿那天剛買的牛仔褲,卻要穿這件難看的裙子呢?噢,我知道,你一定是不想讓別人看見你的大胖腿。”說完還咯咯地笑了起來。媽媽羞得滿臉通紅,背地裏跟小薇爸發牢騷:“是不是隻有美女帥哥才配做她的爸媽?我還沒老,女兒就嫌我醜了。”

像小薇這樣的女孩在生活中並不少見,她們非常珍愛自己的外表,“以貌取人”是她們的拿手好戲,女孩們普遍希望自己很漂亮,像公主那樣漂亮,在她們的世界裏,有一套屬於自己的美麗公式,可能在大人眼裏非常滑稽的裝扮,在她們眼裏卻是無上的美麗。

與此同時,她們會對身邊的人做一個美麗的標準評判,尤其是自己的父母,她們大都希望自己的媽媽有著迷人的鬈發、皮膚白皙、衣著亮麗,爸爸則是高達帥氣,她對爸爸媽媽的這套美麗標準僅僅是為了能夠讓小夥伴們羨慕,與她跟爸爸媽媽的感情扯不上關係。

愛美是女孩的天性,有哪一個女孩子不希望自己是一個嫋嫋婷婷的仙子,有哪一個女孩子不希望自己擁有公主般的氣質。可是,比外貌更重要的是人的內涵。一個隻擁有美貌的人,她可能並不受人歡迎,而一個麵容普通品質高尚的人,就會處處受人尊崇和青睞。

作為父母,一定要引導孩子愛美的天性,不要讓孩子過分關注虛幻的外表美,而要充盈孩子的內心。與其打造“沉魚落雁”的容貌,不如讓女兒變成“蘭心惠質”,擁有了天使般的心才能彰顯無窮的魅力。

當然,社會確實對於女孩的容貌有些偏見,姿色平庸和美貌出眾的女孩子會有不同的人生際遇。因此,絕大多數父母都曾期盼自己的女兒

一生下來就有一副人見人愛的模樣,美貌的確在我們的社會裏有著一種力量,但是擁有美貌的人卻不一定就能夠有所建樹。比如,一個太早進入社會的美貌女子,她的容貌可能會被積極追求她的男性玩弄或利用;或者當她發現自己擁有外表的魅力時,可能就會以此為資本,而忽略了對知識的學習和追求,但是韶華易逝,一旦美貌不在,她就會無所憑依。

父母應該告訴女兒這一點:一個女人有學識又有修養,便會煥發出一種雍容文雅的美。即便有些女性自身外表不佳,但因其內在的成熟、沉穩和自信,仍然會洋溢出迷人的魅力。即使沉魚落雁,縱然傾國傾城,容顏總會衰老,這是亙古不變的輪回。

2、不可缺少的藝術修養課

對於一個女孩子來說,藝術修養課不可或缺,在她的成長道路上,音樂可以給她靈感,舞蹈可以讓她靈動,美術可以讓她更秀麗。一個擁有很強藝術修養與人文情懷的女孩子,一定對這個世界充滿熱愛,同時也一定更有魅力,於是,很多家長竭盡全力也要塑造孩子的藝術修養。

良好的藝術修養對於女孩子的重要性不言自明,那很可能是女孩子享用一生的財富,然而藝術修養不是孩子天生的,它需要在藝術欣賞和才藝學習中逐漸培養。父母要創造各種機會,讓孩子接觸各種藝術形式,參加豐富的藝術活動,來不斷提高孩子的藝術修養。

雖然現代女性早已走出了“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封建藩籬,但女孩的父母們卻不得不承認,讓我們的小公主從小就掌握一些樂器、愛好音樂、跳跳舞,這對孩子的身心發育、智力發育,都是有好處的。

而且,隨著時代的變遷、觀念的變化,很多女孩的父母也都樹立了一種正確的音樂教育觀念:

“現在,我給女兒報了芭蕾舞和鋼琴班,有空還會帶她去聽聽音樂

會,倒不是希望她將來成名成家,就是覺得一定的藝術修養對女孩的成長很有好處。”

“我讓女兒學樂器,並不是要求她一定要掌握什麼技能,隻是想培養她的氣質和藝術修養。”

女孩的父母們能有這樣的教育意識,無疑是科學的、合理的。

但隨著音樂教育的普及,家長們也產生了無數的煩惱:

“想讓女兒盡早接觸樂器,可又擔心孩子不感興趣,沒有天分。”

“樂器的種類太多了,真不知道哪一種最適合我的女兒。”

“花了血本買鋼琴,初學鋼琴時孩子很好奇,有很大的興趣去學。可是枯燥的學習使孩子很快產生了抵觸情緒。”

父母們的困惑都是正常的。這也是父母們在培養女孩音樂才能的過程中,經常會遇到的一些問題。都說家有琴童,再溫柔的媽媽也會變成可怕的巫婆,但是下麵這幾位媽媽很聰明:

勤勤的媽媽為女兒請了一位年輕的大學生做鋼琴老師,這位老師幽默風趣,而且帥氣親切,他和勤勤邊聊天邊學習,勤勤很快喜歡上了彈鋼琴,鋼琴課成了愉快的期盼,枯燥的音符成了神奇的精靈。勤勤進步很快,小學畢業就獲得了鋼琴十級證書。

還有一位媽媽,在女兒上小學的時候,美術老師發現,她畫的畫很特別,就向她媽媽建議讓孩子上輔導班。這位媽媽看了孩子的畫,反而否決了老師的建議,因為她看了女兒的畫,感慨女兒的想象力太豐富了,如果上了輔導班,反而會束縛她的想象力,不如讓孩子盡情發揮。

這個孩子依然愛塗鴉,雖然沒有一定的規範,但是創意越來越豐富,女兒經常會突發奇想,用一些很簡單有趣的小物件,為爸爸媽媽製作小禮物。有一次,她買回五彩繽紛的飄帶,給媽媽編織了一個漂亮的手鐲,教師節那天,她親手畫了兩幅畫,一副送給語文老師,一幅送給了數學老師。

對於藝術修養的培養,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麵內容:

音樂修養一位教育學家說:“音樂是思維的源泉,沒有音樂教育,

就不可能有合乎要求的智力發展。

在音樂氛圍中成長的女孩子,能深切感受理解其優美、崇高的情感特征,會隨著節拍和旋律的變化,任想象力自由馳騁,而這有助於女孩子的氣質形成。

冼星海說過:“音樂,是人生最大的快樂;音樂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樂是陶冶性情的熔爐。”女孩子具有敏銳地感覺觸角,在聽音樂時,女孩子的思維活動被充分調動起來,通過音樂的熏陶,一些格外聰明的女孩子甚至能描繪許多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事物,這對其今後的成長無疑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美術修養女孩子的視覺很敏銳,她們善於把握美術作品中的色彩和線條,反過來培養孩子的美術修養,有助於鍛煉其視覺,同時,還能夠發展孩子的觀察力和藝術想象力。幼兒喜歡用五顏六色的畫筆塗畫出花花綠綠的圖案來,實際上是對美的創造。而小女孩對於顏色的把握就更勝一籌,父母可以給孩子設計一些簡單的繪畫、泥工、手工、紙工、製作玩具等和美術有關的課程,可以培養孩子對美術的興趣,並激發她們的美術創造能力。

舞蹈修養舞蹈要求動作優美,富有表情和節奏感,當它與音樂和光相結合時,給人以強烈而直觀的美的感受,舞蹈可以培養孩子對體形美的認識和韻律感。家長可帶孩子看歌舞晚會,指導孩子看電視舞蹈節目,豐富女兒的舞蹈知識。其實,當女孩尚在繈褓中時,父母就可以開始你們之間的舞蹈接觸。家長可以一隻胳膊抱著她,另一隻手托著她的頭和脖子,和著選好的音樂輕輕晃動,有規律地晃動會自然地撫慰幼兒。這就是舞蹈的開端了。在女孩開始學走路時,她會小心翼翼地鬆開你的手臂,邁出蹣跚的步伐,然後又趕緊返回你的懷抱。這時,會喜歡你猛地把她舉起,像跳舞時那樣抱著她。那會令她鼓舞不已,也會越來越向往舞蹈。

3、女孩要有女孩的樣那些行為舉止落落大方、如行雲流水、從容優雅的女孩子,顯得很有修養,十分受大家歡迎。無論時代如何變遷、年輕一代的審美觀如何變化,女孩父母們的觀念也不會變化,他們最希望看到的依然是—女

孩子還是要有女孩子的樣子。

早在遠古時代,養成優美的舉止就成了社會所關注的事,從西方到東方,每個民族都有著他們自己的一套行為舉止規範。英國教育家斯賓

塞說,禮儀修養是一個人全部品德的基礎,不禮貌不文明的行為,既不

利於孩子自身的發展,也將嚴重影響孩子的品行。

舉止優雅的女孩子,待人接物彬彬有禮、不卑不亢;舉止優雅的女孩子,餐桌上行為得體;舉止優雅的女孩子,不和父母頂嘴,不打斷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