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柔弱不是女孩的專利(3 / 3)

借此機會,我終於可以好好地稱讚女兒一番了:“你真是個聰明又有毅力的好孩子!”

很顯然,如果事例中的爸爸因為害怕女兒把地板敲壞,而阻止女兒和他一起“工作”,那這個小女孩也許永遠也不會對爸爸所做的事情感興趣了。

體育鍛練也正是如此,如果父母以孩子小、能力太差而拒絕讓女兒參加體育鍛練的話,那這個小女孩也許就會因此而討厭體育鍛練。而在體育鍛練中輕易就能收獲的耐心和毅力之類的能力,對於這個小女孩來說,也許就會遙不可及。

4、與膽小說再見

楊揚4歲的時候,也和其他小姑娘那樣,非常膽小。

有一次,她一個人去社區的小廣場玩,旁邊突然跑過來一個兩歲多一點的小男孩,他直勾勾地盯著楊揚手裏的小皮球,非常好奇的樣子。楊揚看見了,不自覺地把球往身後藏,然後壯著膽喊:“你不許搶我的小皮球!”

小男孩好像看出楊揚的膽小,衝上來就搶,楊揚竟然嚇得嚎啕大哭。從那以後,他隻要看到楊揚經過,就會跑過來打她一下,或者把楊揚手裏的東西搶走。而楊揚看到那個小男孩,總會不由自主地躲得遠遠的。

又有一次,楊揚正在樓下的車庫裏玩,看到那個小男孩朝這個方向走來,便馬上對爸爸說:“爸爸,快把車庫的門關上,那個小哥哥要打我。”

楊揚竟然將比她小的孩子升級為“哥哥”了。這也正是很多女孩家長感覺頭痛的事,由於女兒的文靜、膽小,常常在學校受那些“壞孩子”的欺負,自己又不好插手小孩子之間的事情,但又不知道怎樣才能讓膽小的女兒保護自己。

爸爸看著女兒像一直受驚的羔羊,直往車庫裏鑽,他頓時有了主意。

晚上,爸爸認真地問自己的寶貝女兒:“那個小弟弟比你小,怎麼會是小哥哥呢?你能告訴爸爸你為什麼這樣怕他嗎?”

“因為他總搶我的東西,還老打我。”楊揚有點委屈地說。

“如果你按爸爸說的去做,小弟弟就不敢欺負你了。下次小弟弟再搶你的東西,你就大聲地對他說‘不許欺負我’,然後再把東西搶回來!”

第二天,楊揚跟爸爸出門,遠遠地看到小男孩走過來,爸爸就對楊揚使了個眼色,躲到一邊。

小男孩過來了,看到楊揚手裏的芭比娃娃,就上來搶。楊揚鼓起勇氣,大聲說:“你不許搶我的東西!”然後用力把芭比娃娃奪回來,小男孩也由於沒有站穩,而摔倒在地上。小男孩沒想到楊揚變得這麼“勇敢”,這次他居然坐在地上哭了起來!

原來,看起來很強大的小男孩竟然是個“紙老虎”,以後他可能再也不敢惹楊揚了。

小女孩好像天生就膽小。她們怕黑;她們不敢單獨在自己的房間裏睡覺;她們害怕在地上爬來爬去的蟲子;她們不敢爭取自己的正當利益…正因如此,膽小和懦弱好像總是喜歡這些小女孩,於是小女孩受到小男孩的欺負便成了常事。很多事情都是如此,家長要想讓女孩變得勇敢起來,就要告訴她:躲避不能解決任何問題,用正確的方法去麵對那些“侵略者”,你才能永遠不受欺負。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女孩都天生膽小,這與孩子的性格有關。

7歲的付涓是個不敢說話的小女孩。

爸爸帶小付涓去逛商場,就要離開時,她拽住爸爸的衣角:“爸爸,再玩一會兒吧。”眼睛卻一直盯著櫃台裏漂亮的洋娃娃。爸爸看出了她的心思,卻裝作什麼也不知道,他故意這樣對女兒說:“隻能玩10分鍾,10分鍾後我們就回家。”

10分鍾馬上就要過去了,付涓終於忍不住了,她用很小的聲音對爸爸說:“爸爸,我…想買一樣…東西。”

“買什麼?說話別吞吞吐吐,想要什麼說出來!”

“我想買一個洋娃娃!”付涓鼓起勇氣說。

於是,她得到了自己心儀的洋娃娃。

做父母的一定要在女兒小的時候就對她灌輸這樣一種思想:謙讓是一種美德,爭取卻是一種能力。這樣女兒才不至於因太注重關係而失去“自我”。當女孩希望得到某種東西或機會的時候,當女孩的權利被侵犯的時候,當女孩麵臨各種壓力的時候…爭取不一定獲得,但放棄就意味著失去。在女孩小的時候,父母就應教會她說出自己的內心需要,與膽小說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