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盛頓11歲喪父,讀書到15歲,16歲投身抗法鬥爭,21歲在廣袤的美洲印第安人大地上,毛遂自薦代表英國出使法國指揮部,費時兩月半行程2000英裏,幾乎喪命。26歲與帶有兩個子女的寡婦馬撒結婚,並成為美軍最高統帥。1773年4月,獨立戰爭一結束,華盛頓便解甲歸田,6年之後聯邦中央政府成立,他萬辭之下當選為第一任總統。兩屆卸任之後,華盛頓以一介平民回到農莊。不久美法戰爭在即,由總統提名,華盛頓被陸軍部任命為中將總司令,再次應召為國家服務。他完全靠自學,終身記日記,步步磨礪,終成美國之父。1799逝世,由於沒有親生子女,其財產由華盛頓本族、妻族和繼子三家庭繼承。國會發表的哀悼詞中稱他是戰爭時期第一人,和平時期第一人,同胞心中的第一人,一位舉世無雙的偉人。一點也不過分,華盛頓代表著一種人格,代表著一種世界傳奇。
二、平常心態與感恩心態
所謂平常心態就是平靜地接受一切事實的心態。平常心不僅僅是對待榮譽和幸運的心態,它也是對待挫折和失敗應有的心態。這兩方麵都是人生的特大智慧。
美國生理學家摩爾根經紐約去瑞典領取諾貝爾獎,晚上在紐約的朋友家住一夜,當朋友開門迎接大名鼎鼎的現代遺傳學之父時,他穿著一件舊大衣,而且還不甚合身,朋友驚訝了半天才說話:“你這樣去領獎嗎?”這反而把大科學家自己搞糊塗了,他打量了一下全身說:“這還不夠嗎?”他孤身一人,大衣一側的口袋裏用報紙裹著襪子,另一口袋裏用報紙包著梳子、剃須刀和牙刷,那情景就像做生意虧了本要向朋友借錢。英國生物化學家一生兩次獲諾貝爾獎的桑格在40歲第一次獲獎時,連教授的頭銜都沒混上,在人才輩出的劍橋大學甚至沒幾個人知道他的名字。隨之一連串的頭銜與社交活動讓他無所適從,他向校方提出拒絕這些不習慣的東西,學校當局研究之後最終把他的教學任務也免了,讓他專心研究,22年後他再次榮登諾獎寶座。
在成功人士看來,不管是什麼境遇,都隻不過是已經發生的事實。如果你的心態也跟著失衡,那就不僅僅是眼前發生的事實,而是將麵臨未來黑暗的深淵。而感恩心態就是對別人時懷感激,甚至對大自然也懷有感激的心理狀態。
一個人的成功靠的是誰?成功的本質是組織資源,你的一切資源都需要從這個世界上獲取,你怎能不學會感恩?即使是創造世界的上帝也要對他造出的一切感恩,沒有這些子民他當誰的上帝?組織資源其實就是把別人、別人的東西組織到自己名下,別人為什麼順從你的組織,因為你愛他們、尊重他們、幫助他們,他們願意你超越他們,這不就是成功麼?要知道霍金的那麼多問題是誰在幫他解決呀!
“經營之神”鬆下幸之助曾經說,當他的公司規模愈擴大時,他必須以九十度的鞠躬來感謝他的員工和無數顧客,正是他們造就了鬆下今日的成功。有位記者采訪一位三五年就奇跡壯大的一位公司老總,問他一共有多少業務員,“10萬。”“你的公司並不大呀,怎麼會有這麼多?”“我的業務員就是我的顧客,從我創業到現在已有10萬顧客。”可想而知是誰把你抬上成功的寶座?你不感恩顧客感恩誰?
任何有價值的工作都不可能在沒有他人幫助的情況下完成,隻有成功人士才能深刻理解,成功靠別人。達爾文說:“要是沒有為數眾多的可敬的觀察家們辛勤搜集到的豐富資料,我的著作便根本不可能寫成,即使寫成了也不會在人們心目中留下任何印象,所以我認為榮譽應歸於他們。”
沒有前人的積累,你不可能無端創造,沒有別人的傳播和使用,你的創造隻能帶進墳墓裏陪葬。沒有觀眾提供的舞台,沒有觀眾熱情的掌聲,歌唱家也隻不過是自娛自樂的鳥兒。
要懂得感恩,那就是幫助別人,把你的愛心付諸行動。你越感恩,你就越有把自己的能量發揮出來的緊迫感,你越挖掘潛能,你就越成功。結果就成了愛默生所說,人生最美好的回報之一就是在真誠地幫助別人的同時也幫助了自己。毫無疑問,能夠幫助他人成功的人,自己也一定心想事成。
三、服務心態和分享心態
服務心態就是你做任何事都是在為別人服務、為社會服務、為人類服務的心態。成功原理之一就是服務原則,服務心態就是貫徹這一原則。
教育家、思想家誇美紐斯說:“敏於事且樂於為別人服務的態度,應當盡快地在國人身上培植起來。”服務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的基本關係,是歸屬的內容之一。艾爾登·坦納說:“服務是我們生活於地球必須繳納的租金。”如果我們能將工作擺在服務的框架之內,它就會變成一股積極的力量。當工作以服務的精神來表現時,它不但有利於社會,更能使工作對員工產生新的意義,可以創造出工作的使命感,並且幫助提升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