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要建立良好的上下級關係,要從哪方麵入手呢?能夠增加感情關係的是禮貌、誠實、信用與仁慈,這樣大家對領導更加信賴,才會發生相當作用,甚至出現了錯誤也可用之來彌補,有了信賴即使拙於言辭,也不致開罪於人,因為對方不會曲解你的意思。反之,輕視、威逼與失信則會導致下級對領導的行為不滿,最終對上級失望,甚至產生逆反心理,得不償失。
例如案例中杜雨希讓張主任去修理機器時,張主任漫不經心地說“已經下班了”,要求明天修理,這時的杜雨希不應該用命令的口氣,況且張主任是一位工作上的老前輩,同時也是一位性情古怪的人,如果杜雨希換一種方法效果也許也不一樣。
管理者並不意味著要壓抑人、管束人,而是要去引導人、激發人。一個企業成功的關鍵是愛護你們的員工,並幫助他們,否則他們就不會幫助你的企業,對待你的員工要誠實,要有一致性,不能朝令夕改,一定要把你的心拿出來給他們看,要心心相印,隻有在這種情況下他們才會跟你走,所以作為領導者你不能去命令他們,你一定要讓他感到願意為你做事。主管對員工扮演朋友而非上司的角色,更能贏得人心,與你的下屬一起共創業績,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悅及失敗的痛苦,親和力高的主管一定會受到下屬的愛戴。
(2)完善溝通。我們溝通得有多好,不在於我們對事物訴說得有多好,而是決定於我們被了解得有多好,達成的效應有多好。作為領導者首先要認真了解你的員工,因為了解別人是你關心別人的明證,是你信任別人的基石,是你工作的橋梁。因為隻有你了解了別人才能對症下藥,才能合理地利用別人的最大能量,為自己賺取更多的利潤。
案例中總經理安排劉經理協助杜雨希工作,這時已引起劉經理的不滿,如果這時杜雨希在忙於製定製度的同時與劉經理好好溝通一下,也許不會出現那種人心不齊的現象,還有杜雨希親自安排他們維修時,也許不會出現推脫找借口的現象。從溝通中了解到劉經理的想法,可以從中找出排除他的心理障礙的方法。了解每個員工的性格,吸取一些對員工管理的經驗和管理方法。
當然了解別人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就像你在釣魚,就必須先根據各種魚的習性,做不同的魚餌,隻有做了適合魚口味的餌食才能釣到你想釣的魚。
上級去了解下屬,也要精心醞釀一番,人如其麵,各有所好。同一種做法不一定適用於多個人,對這個人或許能增進,但對另外一個人也許效果完全相反。因此,唯有了解並真心接納對方,才能增進感情,有些事看起來微不足道,但實際上卻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
誠然,作為上級不能一味讓下屬去工作,而不去關心愛護他們,應該真誠地關心下屬。
案例中,杜雨希要求大家加班,大家提出加班麵臨的各種難題時,若杜雨希說一些令大家溫暖的話,理解的話,再加上一定想辦法幫助解決,也許就不用第二天的會議了。無論你有什麼本領、特長、受教育程度有多高,都不如真心實意的關懷更給他深刻的印象。事實上,作為上級如果你不首先讓下屬知道你關心他,是不可能對他有正麵影響力的。
作為管理人員應把對人員的關心同對利潤的關心看得同樣重要,如果你想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首先要關心你與之打交道的人。
如果你讓下屬做事情,在開口之前,先停下來問自己:“我如何使他心甘情願地做這件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