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可以執掌萬物,但是難以控製自己的情緒,人隻有戰勝自己的情感,隻有先管理好自己,才有可能做別人的領導者,才能成為優秀的管理者。
人際關係能力的重要性勝過才能的重要性。
整合資源影響上級
一位產品管理經理在工作中遇上了一個廠長對他工作的強硬抵製。按公司的正常程序要求,所有新產品的計劃必須要有相關人員,包括廠長的“簽名”同意方可上馬。這位產品管理經理對一項新產品計劃發生了極大興趣,並得到了除廠長以外其他所有人的簽名支持。他堅信這個計劃的實施將使大家受益無窮—無論是於己、於公司、於廠長,還是於顧客都隻有好處。但在他與廠長討論過幾次後,他發現根本無法說服對方使其認識到這些好處,至少在規定的時間內他無法做到,他實實在在地認為如果時間充分,他完全可以排除這個障礙。
主要問題是該廠長曾在一家也生產過類似產品的工廠幹過,當時就遇上了很大困難,結果現在一提到這個建議他就本能地反對。
怎麼辦?為了打消該廠長在感情上對這個計劃的抵觸情緒,產品管理經理想出了一套辦法,然後照法行事:(1)他找了一個該廠長極尊重的人給他送去兩份市場研究報告。這兩份報告都是講這個計劃的好處,同時還附上一張條子,寫著這樣的話:“你看了報告嗎?我覺得它們令人吃驚,我不知道該不該相信它們,不過??”
(1)產品管理經理又從公司的最大客戶中挑了一個作為代表,讓他給廠長打電話,裝著很隨意的樣子向廠長說他聽到一個關於有新產品計劃的謠傳,表示“像平時一樣我想見見準備搞新產品的夥計們”。
(2)接著在一次會前,他安排兩名工程師故意站在離廠長很近的地方大談新產品的試驗結果很好。
(3)緊接著他就召開會議討論新產品,會議隻邀請了他認為廠長喜歡或尊重的人和讚成新產品計劃的人參加。
那次會後過了一天他去請廠長在新產品計劃書上簽名,他居然簽了。
影響下級
尊重下屬產生影響力
權威來自於下屬。
一個人要成為領導者,要成為一個成功的領導者,首先就應讓下屬親附於你,即與你有共同的情感基礎。而要做到讓下屬親附,就應在移情換位的基礎上尊重、認可和關心人。也隻有在移情換位的基礎上,你給予別人的尊重、認可和關心才滿足“元素短缺”理論,你的行為才是最有效率的。
真正的領導者不僅懂得移情換位的藝術,而且能夠做到超脫於凡夫俗子,做到一切操之在我,有意識地影響別人,而又有意識地不受別人影響,不批評、指責別人,而又能坦然麵對別人的批評和指責。
情商能創造影響力,情商能幫助你更好地發揮領導力。不妨先考慮一下情商和影響力的關係。情商可以創造影響力,而具有影響力將使你成為一個好的領導、同事、下屬,而這些將極大地促進你的成功。
建立影響力的順序是:下屬、同級、上級。
在中國曆史上,凡是成就大事業的人都是通過情商來擴大自己影響力的,三國時期的劉備就是一個情商很高的人。他善於籠絡人心,三顧茅廬訪孔明,馬前摔阿鬥,使得人們盛讚其賢德,創造了自己的影響力,終於從一個賣草鞋的落魄王孫成為劉皇叔,成為三國的一代霸主。與之相反,梟雄呂布則是隻有匹夫之勇,因為沒有情商,剛愎自用,不能影響別人追隨於他,終於落得自殺的下場。
士為尊己者死
人往往因為自己優於別人而驕傲自大,看不起卑微者。而成功的人則善於對待下級對待卑微者。
16世紀20年代的一天,神聖羅馬皇帝領著一批隨從走過提香畫室時,忽然提香的一隻筆脫手落地。皇帝彎腰拾起畫筆遞到了提香手裏。笑著說,世界上最偉大的皇帝給最偉大的畫家拾起一隻筆。
這個故事一直傳頌至今。也在當時給皇帝創造了良好的形象。這個皇帝無疑善於利用情商製造影響力。首先他使下級感到被尊重,同時讚美了他是最偉大的畫家,創造了自己平易近人,善待臣民的形象,樹立了威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