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可算是一個善於對待下級的人。第一,他自己勤勤勉勉,以身作則,使臣子以其為表率;第二;賞罰分明,讓下級感到受到了公平對待;第三,尊重下級,虛心聽取意見,讓下級感到受到了重視。因為善於利用情商締造影響力,終於使下屬忠誠不二,鞠躬盡瘁,創造了大唐盛世。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影響上級需要情商,領導下級同樣需要情商。沒有知己知彼,操之在我的能力,你就不能發現部屬的長處和短處,在工作中教導他們,並且充分發揮部屬的工作能力。
上海某旅遊區一家大酒店以15萬元年薪招聘一位部門經理,要求年齡40歲以下,學曆大學本科以上,有2年以上的酒店餐飲業工作經驗。35歲的張女士不但符合以上條件,而且外語流利,有一大堆專業的考核證書,於是在眾多的應聘者中脫穎而出。在她走馬上任後,出手果然不凡,雷厲風行地推出了一係列改革措施。3個月不到,原先一直不太景氣的酒店就煥發了生機,而此時張女士在諸多的壓力之下,卻不得不提交了一份辭呈。
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馬為策己者馳,神為通己者明。
原來,在推行新方案的過程中,素來直來直去、我行我素的張女士與酒店的其他人顯得格格不入,她與老板的想法不能統一,與員工的關係不能協調,幾次折騰下來,自己也變得心灰意冷。很多人對張女士的離去都感到惋惜。一位知情者說:“我對張總的性格和做事的方式不敢恭維。但論實力和能力,她是我見過的最好的經理。如果她隨和一點,善於了解他人,善於傾聽和溝通,自己也不至於做得那麼不開心。”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財富》雜誌評選的“美國商界最具影響力的50位女強人”中,eBay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梅格?惠特曼在談到自己的領導經驗時說:“許多高級經理人來到一家新公司,總是急於找出它的毛病並將其改正。這種方法並不一定奏效,因為人們總是對他們創建的東西感到驕傲,這樣做會挫傷公司原班人馬的自尊。我的做法是找到公司的長處並進一步發揮,在此過程中修正它的錯誤。”
高情商的人懂得如何使個人管理
風格適應具體的環境,懂得正確運用個人權力,盡可能少用職位權力。
信任下屬
領導者要能夠了解下屬在想什麼,他們的心態,這就是所謂的移情換位思考。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有利於有效地調動部屬。三國時,劉備有一次被曹操追至當陽長阪,忙亂之間,有人來報說趙雲已投奔曹操,劉備當即說:“趙雲乃忠義之士,知交故友,此患難之際,必會忠貞不二。”果然不久,趙雲救回後主而歸,流言被攻破。劉備知人善用,這裏體現的就是一種信任部屬,團結部屬的精神。部下為什麼要為你鞠躬盡瘁?正是因為你衷心欣賞他的才華,肯定他的努力奉獻。“士為知己者死”就是這個道理。因此信任是網羅人心,推進上下關係的一大法寶。
一個大公司的總裁,從客戶管理部門起家,當他做到了公司總裁的時候,他對自己原來的業務領域仍然十分重視,他在安排工作的時候,把自己原來部門的業務安排得很細膩,以至於新的部門經理隻有執行和請示,他甚至不能修正總裁的思想。這個新任的部門經理是一個很有才華和抱負的人,總裁的這種工作方式使他感到實在是英雄無用武之地,他設法跳槽了。
構造生態環境
對下級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要表示出一致的關心,並且此時的關心更具有效應。任何人都渴望得到關心和尊重,特別是在一個人地位低下,很少有人去關注他們時,自己一個非常低廉的關心和沒有成本的微笑,對他們而言就是雪中送炭,他們會感激不已的。
在馮濤剛工作時,他對車間裏的所有工人都笑臉相迎,都熱情稱呼他們。千萬別小看了這一點,當他做試製品時,無論找到誰,他們都會丟下手中的工作兢兢業業替他做的。而別的技術員找他們時,他們總會磨蹭半天,並且經常達不到技術要求。因此,領導誇他能幹,因為剛從學校出來就能順利開發新產品,並且還不出錯。其實並非不出錯,而是他犯的錯誤,工人師傅們都替他糾正了。由此也可見向下紮根的重要意義。
高情商使自己發自內心地去關心別人,特別是讓自己能適時地關心別人的內在需求,維護別人的自尊,使自己得“人和”,使自己向下紮根,同時又向上結果,從而鋪就了成功的階梯。
凡事不隻靠自己的力量,學會適時地依靠他人,是一種謙卑,更是一種智慧。
有一天獅子抓住一個小老鼠,老鼠央求獅子放掉它,因為可能有一天它也會幫助獅子,但獅子嘲笑它。終於有一天,獅子不慎被一張網套住,小老鼠咬破了困住獅子的網,獅子終於獲得了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