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操之在我(2)(3 / 3)

我們傳統的應試體製塑造了我們性格上的爭鬥欲望,而競爭本身是好的,但如果將競爭帶入生活中的方方麵麵,與身邊的人時時爭個高下,表現為無目的的“出國考試”、“涉獵不相幹的領域”、“追逐流行”、“體驗刺激”??何必呢,術業有專攻,隻要能堅守並擁有屬於自己的一個位置,將其做大做精,那就是勝利,就會引來羨慕的目光,隻和自己比,以滿意為標準就可以了,總統隻有一個,船長隻有一名,保留一顆平常心,操之在我,不得意忘形,失意頹廢,積蓄力量,厚積薄發,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保持一顆平常心,厚積薄發。

情緒具有感染性

當看到別人微笑或發怒的表情時,自己麵部肌肉會產生輕微的動作反應,因而會出現同樣的特征。肉眼看不到,儀器可以測到。所以,在進入自己的家門時,調整一下情緒,把煩惱留在門外,把愉快帶入家門。操之在我可以運用在任何場合,使得自己處於超級主動的地位。

操之在我管理情緒

一個人的惡劣情緒會破壞身體健康,一個管理者的惡劣情緒會破壞企業的健康。

“操之在我”屬於情商範疇的一個自我情緒管理技巧。它是指一個人要能夠控製自己的情緒,不受製於人,不為環境因素所左右。其理論基礎在於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

環境事件、他人言語等外部刺激構成外因,自己的觀點、看法是內因,而自己的情緒、行為表象則是作用的對象。

人的情緒表現受眾多因素的影響,例如他人言語、先發事件、個人成敗、環境氛圍、天氣情況、身體狀況等等。但這些因素都可以按照來源分為外部因素(或刺激)和內部因素(看法、認識)。兩種因素共同決定了人的情緒表現和行為特征,其中人的觀點、看法和認識等內部因素直接決定人的情緒表現,而個人成敗、惡言惡語等外部因素則通過影響情緒內因而間接決定人的情緒表現。盡管在現實社會生活中,人們總是會因為不順心的事情而大發脾氣或低落消沉。丟東西時驚慌、謾罵,受到指責時憤憤不平,遭到侮辱時揮拳相向,遇到失戀時借酒消愁,屢遭失敗時灰心喪氣,遇到難題時捶胸頓足,被人冤枉時火冒三丈,身體不適時心煩氣燥??這些,似乎讓人感覺,個人的情緒表現是由這些不順心的事情直接決定的。但事實並非如此,隻是因為人在成長的過程中形成了太多固定的思維模式,當受到“不順心”的環境事件的刺激時,人們總是本能地認為那是不好的事情,並進而將思維延伸到事件對未來的影響。而這種影響也往往是壞的,也就是說,人們總是會往壞的方麵想,而無視事情積極的方麵。所以,正是因為個人的看法、認識等內因對外部刺激形成的固定的反應,才使得外因更多地直接決定了個人情緒。

操之在我的情緒管理技巧則要求人們能夠靈活地調整內因對外因的固定反應,當外部刺激可能導致個人情緒、行為的惡性變化時,人的看法、認識要能夠能動地自我調整,逆向思維,發掘積極的因素,阻礙外部刺激對情緒、行為的不良作用,保證情緒的穩定、樂觀和行為的積極、正常。操之在我的方法能夠變悲為喜、緩解矛盾、抑製憤怒,使一個人心胸豁達、輕鬆愉快、處事冷靜。

操之在我的關鍵在於從多角度去思考問題,善於發現積極的成分,而不是困死在思維的獨木舟上。善用操之在我的人不斷激勵自己使用積極的思維,始終保持輕鬆、愉悅的心情和健康、開放的心態。

操之在我的應用原則

緣何“操之在我”失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