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1章 納蘭性德,金縷一曲蕩氣回腸(2 / 3)

回到家中,納蘭性德輾轉反側,難以入夢。梁汾,梁汾,他不住地默念這個名字,慶幸自己遇到了人生知己。

夜已深了,可納蘭性德的耳畔猶然響起顧貞觀的那些話語。顧貞觀以其強大的人格魅力深深地令納蘭性德折服。納蘭性德心有不平的想到,為什麼自己這樣的紈絝子弟能夠生在富貴之家,享受著錦衣玉食的待遇,而胸懷大誌的顧梁汾卻奔走江湖,落魄天涯,受盡人間冷暖,世態炎涼?

顧貞觀卓爾不群的外表下是一顆熱烈似火的心靈;他的坎坷多磨難的人生際遇掩蓋不住他的錚錚傲骨和凜凜正氣;他的性格豪放不羈,卻流露出讓人沉痛的一種悲涼;納蘭性德怎麼樣也無法入睡,於是就下床來,鋪開雪白的宣紙,一首《金縷曲》一揮而就:

德也狂生耳!偶然間,緇塵京國,烏衣門第。有酒惟澆趙州土,誰會成生此意。不信道,遂逢知己。青眼高歌俱未老,向樽前拭盡英雄淚。君不見,月如水。

共君此夜須沉醉。且由他,蛾眉謠諑,古今同忌。身世悠悠何足問,冷笑置之而已。尋思起,從頭翻悔。一日心期千劫在,後身緣,恐結他生裏。然諾重,君須記。

這闋詞讀來,意氣縱橫,狂放不羈。有對自己出身地位的反思,有得遇知己的快慰與歡欣,有對人世險惡的憂慮,有對前途莫測的遲疑,也有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的滿足。全篇漫漶無盡的蒼涼卻不失自負沉著,低沉豪邁卻不失赤子真摯的感情,讀之蕩氣回腸。

寫這首詞的時候,納蘭性德根本沒考慮什麼平仄韻腳,全然都是心意的寫照,真情實感的傾瀉,得遇知音的表白。

寫完這首詞後,納蘭性德才感到渾身上下輕鬆了許多,緊繃的神經也鬆弛了,再次回到床上就寢,沒想到一倒頭便沉沉睡去。

顧貞觀看到這首詞後,內心被深深的震撼。長年浪跡天涯的日子,終年飄泊四方的生涯,見慣了的人情冷暖,麻木了的風雨磨礪,顧貞觀以為自己的心靈早就枯死了,可一見到這首詞,枯萎的心靈再次湧出甘冽的泉水,很快就潤濕了雙眼。

顧貞觀次韻了一首,以回報納蘭性德的敬意:

且住為佳耳。任相猜,馳箋紫閣,曳裙朱第。不是世人皆欲殺,爭顯憐才真意。容易得,一人知己。慚愧王孫圖報薄,隻千金,當灑平生淚。曾不直,一杯水。

歌殘擊築心逾醉。憶當年,侯生垂老,始逢吳忌。親在許身猶未得,俠烈今生已已。但結托來生休悔。俄頃重投膠在漆。似舊曾,相識屠沽裏。名預籍,石函記。

畢竟步入中年,顧貞觀的這闋《金縷曲》與納蘭性德比起來,少了幾許慷慨激昂,多了幾分蒼涼憤慨,他們兩個都有得就是那份執著,那份得遇知己的慰藉和歡欣。

納蘭性德用一句“後身緣,恐結他生裏”來表達自己對顧貞觀的一片赤誠的相知之情;顧貞觀用“但結托來生休悔”來承諾自己接受了這份生死之交。

雖然一說起來生,就免不了一個死字的關口,即使有了不祥的預感,也要將這份交情貫徹到底,這才是真正的鐵一般的友誼。

納蘭性德看到這首詞後,又回複了一首,再次表達了他的心與魂都與顧貞觀相知相交的濃烈情義:

酒涴青衫卷,盡從前,風流京兆,閑情未遣。江左知名今廿載,枯樹淚痕休泫。搖落盡,玉蛾金繭。多少殷勤紅葉句,禦溝深,不似天河淺。空省識,畫圖展。

高才自古難通顯。枉教他,堵牆落筆,淩雲書扁。入洛遊梁重到處,駭看村莊吠犬。獨憔悴,斯人不免。袞袞門前題鳳客,竟居然,潤色朝家典。憑觸忌,舌難剪。

顧貞觀在歲數上算是納蘭性德前輩,納蘭性德從顧貞觀的經曆中,得出了“禦溝深,不似天河淺”的結論和感慨。他也是要做官的人了,要走上顧貞觀曾經走過的道路,前途未卜,吉凶難測,心中隱隱懷憂。

納蘭性德看來,從古至今,“高才自古難通顯”乃是常理,也是顛簸不破的規律。這句話一是表達對顧貞觀的同情,二是發出了對仕途艱難人心險惡的控訴。

顧貞觀帶給納蘭性德不僅僅是友情,還有一段彌足珍貴的愛情。

當他們再次相逢的時候,也是一個秋天,納蘭性德正佇立在梧桐樹下看著樹葉片片搖落。兩人見麵後,顧貞觀看到納蘭性德又較以前清瘦了,臉上看不到血色,真是讓人擔心。

難道納蘭性德的老毛病又犯了?顧貞觀知道,納蘭性德身子骨弱,生下來就患上了寒疾,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感冒的日子倒占去了一大半。他是從湯藥罐子裏長大的,每當寒意入侵的時候,湯藥罐子就成了他的救命法寶。

不過病羸的身子難以抵擋過渡的喜悅。老友重逢衝淡了一切煩心惱人的事,更何況老友此來並非孤單一人,還有一位江南佳麗相陪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