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可而止是一種最微妙最美好的狀態,愛欲糾纏的毀滅之路上能夠做到適可而止更是一種大智慧。
憲宗死於元和十五年,年僅四十出頭,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他死之後,杜秋娘一生當中的最幸福快樂的時光已成為了過眼雲煙。當美好成為回憶,浪漫成為過去,大概人就老了,從此平淡無奇,老此一生。
關於憲宗的死,曆史上是一樁迷案,不過隨著研究的深入,籠罩著重重迷霧的真實情況漸漸顯露出來。
憲宗的死向來被認為是宦官陳弘誌弑殺的,但他真正的死因卻是死於唐穆宗和母親郭氏的謀殺,陳弘誌不過是做了劊子手而已。
因為憲宗的過早死去,秋娘也提早結束了溫馨浪漫的愛情生活。她對憲宗的死不能釋懷,她的心裏對陰謀奪去了自己的愛情和幸福的罪魁禍首深惡痛絕,明天會是什麼樣子?她的心裏充滿了疑問。
憲宗死後,李恒即位,是為唐穆宗。穆宗登基以後,改元長慶,唐朝曆史進入了更加混亂的時代,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宦官勢力坐大了,不僅把持朝政,還能操縱皇帝的廢立。
此時的秋娘已經三十開外,不過讓人嫉妒的是她的容貌仍然那麼豔麗,舞姿依然曼妙優美,隻不過心靈因憲宗的死而受到了打擊,心灰意冷,時常沒著沒落的。
不久,穆宗李恒垂涎秋娘的美色,沒有顧忌她的庶母身份就召幸了她。作為女人,處於至高無上的皇權籠罩下,根本無力反抗這種類似侵犯的性要求。
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慢慢的李恒也喜歡上了秋娘,隻是礙於倫理情麵,不能對內外挑明這層關係,因此把秋娘指派為兒子李湊的保姆,好便於他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長慶四年,不滿三十歲的李恒一命嗚呼。穆宗死後,年方十五歲的李湛即位,就是唐敬宗,改元寶曆。李湛童心未泯,性格暴躁,異常貪玩。
一天晚上,李湛從外麵打獵回來,覺得意猶未盡,就拉著宦官李克明、擊球將軍蘇佐明等一夥隨從在大殿上飲酒作樂,起身更衣的時候,忽然從大殿外吹來一股邪風,燈燭被吹滅了,待到重新點亮的時候,李湛已倒在血泊之中,旁邊是一把沾滿鮮血的鬼頭刀。
就這樣,十七歲的敬宗李湛被宦官謀殺了。大宦官王守澄聯合朝臣擁立李湛年幼的弟弟李昂即位,是為唐文宗,改元大和。
文宗長大後,對把自己扶上皇位的宦官勢力十分厭惡,大和四年,文宗起用宋申錫為相,做好了鏟除宦官的準備。
這時李湊也長大了,被封為漳王,在秋娘的調教下,他養成了一幅與宗室子弟迥然有異的性格,沉穩大膽,幹練果斷,立誌成為一名賢王。
秋娘見證了三兩代的帝王都死在宦官之手,宦官操縱皇帝的廢立就像玩木偶戲似的,心中憤憤不平,就灌輸李湊這樣的理念,有機會了一定要根除宦官勢力!
宋申錫當上宰相後,文宗與他密謀除掉宦官一事,李湊也參加進來。可是他們防範不嚴,所謂的“密談”都被王守澄的耳目聽到。
王守澄知道後,決定先下手為強,未等文宗動手,就隨便找了一個理由,把宋申錫貶到江州作司馬去了,李湊被貶為庶民,沒有征召不得入京。
秋娘因是李湊的保姆,危險性不高,被削籍為民,放歸故鄉。
杜秋娘的一生正像一朵花一樣,有過綻放枝頭姹紫嫣紅的美麗和浪漫時節,也有過芳魂委地零落成泥的蒼涼和失落境地,寵辱她都經曆了,歲月讓她的人生履曆變得厚重和充滿了韻味。
落魄江湖載酒行,那是一種有別於過去的生活,杜秋娘習不習慣呢?經曆過無數風霜的她一定會懷著一份淡定,從容麵對剩下的歲月。怦然心動的感覺不會再有了,再也沒有力氣扭動腰肢,可她擁有絢爛多姿的回憶,裏麵寫滿了不平凡的人生經曆和浪漫的愛情故事。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
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人生有幾個值得誇耀的少年時?少年時,鮮花布滿枝,如果無人懂得欣賞,縱使再美麗再妖嬈,也隻能冷落牆角罷了。
人生往往這樣,鮮花盛開的時候無心觀賞,一旦敗落了,忽然感覺什麼東西永遠逝去了,不再回來,心中便生了許多的唏噓感歎。其實何必呢,有花堪折直須折,那樣才能無怨無悔,才不致辜負少年時。
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與其說是一種火辣辣的挑逗,不如說是一種懂得珍視青春與歲月的人生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