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杜秋娘,金縷一曲斷人腸(2 / 3)

李錡心中忐忑難安,時刻感覺到危險臨近,下一個入朝會不會就是自己?入朝的滋味可不好受,冠冕堂皇的說是中央的拔擢和另有重用,其實是調離老巢,慢慢收拾。

可是怕什麼來什麼,這一天危險突然而至,聖旨召李錡入京,委任為左仆射,使者親臨京口詢問行期。李錡見來勢洶洶,知道大事不妙,於是一不作二不休殺掉留後王澹,擁兵造反,走上了不歸路。

當時順應中央乃是大勢所趨,李錡情場得意,政治上卻衝昏了頭腦,那點利益關係擺不清,憲宗大兵來伐時,隻剩下被動挨打的份,很快就被製服了,本人被解送京師,家眷籍沒,罰為宮奴。

杜秋娘日漸好轉的命運也因李錡的謀反而告終。

一年以後,憲宗為了充實後宮,從宮奴中挑選有才能的女子充當女官。杜秋娘依靠美麗的容顏和超人的才藝勝出,成了憲宗的近侍。

最初的時候隻是個侍女而已,慢慢的秋娘的才藝漸漸顯露出來,憲宗大吃一驚,刮目相看。

一天,憲宗上早朝還沒回來,秋娘閑來沒事做,坐在一個小亭子裏發呆,想起往昔許多事,竟像做夢似的,這夢極短促,一打盹的功夫就醒了。醒後淒惶無助,落落寡歡,忍不住倚欄垂淚。

當時四月天,群葩齊放,蜂蝶飛舞,鶯鶯燕燕的惹人情思。

杜秋娘為之所動,就在亭子外的一小塊開闊地上翩然起舞。花瓣隨風隕落,落滿了秋娘一身。她好像花海中的仙子,超凡脫塵。

跳著跳著,滿腔的寂寞和憂愁都隨之消散,附到花瓣上,墜落在小溪中,穿過一個小水閘,遠遠的流走了。

秋娘心情漸漸開朗,不自主地哼起那首金縷衣,慢慢的自己也被陶醉了,就無所顧忌的伸展歌喉,放聲高唱,那華美的嗓音,那悠揚的旋律,那動人心魄的歌詞,都在撰寫這一份傳奇。

當唱到“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的時候,忽然從樹後閃出一個人來。杜秋娘嚇了一跳,一看竟是憲宗。

憲宗猶在陶醉之中,他長這麼大從未見過這麼令人陶醉的舞姿和令人心動的歌詞,於是就拉著秋娘的手到亭子裏坐下,兩個地位天壤之別的人熱烈的閑聊起來。

聊了不知多久,要不是饑餓感強烈襲來,他們還要聊到日頭西斜呢。接下來順理成章,憲宗讓秋娘陪著她吃罷了午飯,下午又接著度過了一段動人時光。

激情就是這樣慢慢點燃的,開始的時候是星星之火,但很快就形成了燎原之勢。

到了晚上,燭光下的秋娘楚楚動人,臉色緋紅,風流的情懷取代了昔日憂愁的心緒。憲宗也非常配合地召幸了秋娘,拯救了杜秋娘那顆快要枯死的心靈。

第二天,兩人都沉浸在蝴蝶鴛鴦夢中,遲遲不肯醒來。醒來後,秋娘被賜名為杜仲陽,憲宗親切地稱她秋妃。

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既是挑逗又是感歎,除非是心如死灰,要不然誰不熱血沸騰激情湧動呢?

秋娘受寵後,隨著時間的延續,憲宗從她身上發現了許多唯獨她有而別的妃子沒有的氣質。她的一笑一顰,一舉一動,都給人以清新獨特的感覺,一點也不做作,都是很自然的流露。

就是麵對麵聊天,憲宗也感覺到了貼心效應,彼此能夠放棄身份、地位等世俗觀念,平等的交流,細膩而溫馨得互相關懷。這些在到處都是冷冰冰的皇宮是非常難得的。憲宗也非常珍愛,從不讓自己的秋妃受一丁點委屈。

從此,秋娘和憲宗在皇宮度過了幾年讓人豔羨的熱戀生活。

秋娘在憲宗心目中的地位十分複雜,生活中的方方麵麵,包括人生態度和處理國事,都有秋娘不成影響的影響在裏麵。

她就是憲宗的愛情對象、生活伴侶、機要秘書和心靈的寄托體。女人能在帝王心中達到這種程度,古今中外都是少有的,秋娘在這一點上完全有驕傲的資本。

有一天,宰相李吉甫對憲宗說,皇上,現在天下太平,該是享受的時候了,您應該廣選天下美女充實後宮,那才是皇帝的派頭!

憲宗洋洋自得地說,我有一秋妃足矣!李元膺有‘十憶詩’,曆述佳人的行、坐、飲、歌、書、博、顰、笑、眠、妝之美態,今在秋妃身上一一可見,我還有何所求?

作為帝王麵對女人的誘惑能說出這樣滿足、自我陶醉的話來,大概也算是一個奇跡。豈不知多少帝王沉湎於女人的溫柔鄉裏不能自拔,因為女人而身敗國喪的也比比皆是。憲宗這句“我有一秋妃足矣”,既是一種自我陶醉,也是一種自我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