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義氣與冷漠(2 / 3)

正因為品牌的價值如此巨大,所以,一個企業要想成功往往都會注重培養自己的品牌。一個人,如要想活得精彩,事業更順心,把自己打造成品牌,發財就變成了一件很簡單的事情。多少人都渴望一夜成名,因為,名人就是品牌,一個被別人尊重的人,往往更能得到他人的信任,而信任是現代社會人與人之間難得的融合劑。有了信任,你賣東西人家相信其品質,你買東西人家給你公道價格,你借錢別人不擔心你賴賬,你在廣告裏吆喝一聲,人們就會因為對你的信任化為對廣告產品的無限欽慕。如果一個人名滿天下萬民景仰,那他就是一個頂級品牌,擁有者不僅精神上暢快無比,物質上同樣也會富甲天下,這是無數凡夫俗子都渴望一夜成名享譽天下的根本原因。

一個產品要成為品牌,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而在這個過程中,信守給消費者的承諾是十分重要的。海爾何以成為國產家電的龍頭,就是因為中國人當時購買國產家電都有一個擔心,擔心今後產品質量出了問題沒有完善的售後服務,既然如此,那還不如去購買質量有保障的國外產品。而海爾正是看到了這一點,推出了“真誠到永遠”的企業文化,用實際行動把服務做好了,海爾也就自然地成為消費者心中的名牌。如果當初海爾言而無信,那麼它絕不可能有今天的成就。

我在高中的時候,學過一篇莎士比亞的著名文章,叫做《威尼斯商人》。劇情大概是說一個叫安東尼奧的商人借了猶太人的高利貸,當時借據上說好了,如果到期不還,安東尼奧就要割一磅肉作為賠償。結果在借款到期時,安東尼奧生意失敗沒能還上錢,猶太人堅持要按照借據割一磅肉,最後為此事鬧上了法庭。這個案子最後在機智的女律師的辯護下,安東尼奧沒有被判割肉。因為,律師指出,借據上隻寫了割肉,卻沒有寫流血,如果流血了,則猶太人必須賠償。這個故事是在譴責猶太人見錢眼開,不過,我現在不這樣看。安東尼奧在借錢時,就應當考慮到失敗的可能,他簽下割肉的字據非常莽撞。更重要的是,到期不能還錢應當提出其他的補償措施以彌補自己的過錯,而不是利用字據的漏洞來為自己的違約行為狡辯。可以想象,這一次安東尼奧贏了官司,但他輸了信用,以後如果他再遇到困難,沒有人會再借錢給他,他可能就再也沒有翻身的機會了。

3.不知道角色定位,自然不會勇於擔責任

什麼是角色定位?這是管理學中的概念,就是你為什麼在這個崗位上,你在這個崗位上有什麼作用。

我們在企業管理過程中,常常會遇到這樣兩種現象,一是說話不負責任,二是做事推托責任。

先舉個說話不負責任的例子。比如,公司出台了一項打卡製度,原先雖然有,但因為不是指紋打卡,中層幹部在自己的部門有權自行統計,所以,他們的上下班時間往往是自己說了算。現在有了指紋打卡機,統計上下班時間由專門的人力資源部門來做,中層幹部沒有了遲到早退的權利。於是,他們開始在公眾場合怪話連篇,一會兒說打卡製度不合實際,一會兒說中途出去辦事手續麻煩。

中層幹部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即忘記了角色定位。老板為什麼要請總經理?因為老板忙不過來,或者說管不好,所以要找總經理幫他管理;總經理為什麼聘用你?因為總經理也忙不過來。從經濟學的角度看,總經理是老板的代理人,你就是總經理的代理人。既然你是代理人,你就要維護被代理人的利益,否則,別人請你幹什麼呢?如果用角色定位的理論來闡述,你是老板的延伸,是老板的替身,替身自然要為本身說話。因此,你對公司的製度有建議是可以提出的,但不能夠以一個旁觀者的身份冷嘲熱諷,應當在比較合適的場合建議修正製度。不止是打卡製度,其實,對於公司出台的任何一項改革措施,都有可能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如果有不同的看法,我們都應當找合適的對象和合適的場所進行溝通。但是,如果我們忘記了自己的角色定位,很容易就某件事情某項製度在不合適的場合作出不恰當的表態,因而在工作中就會有不負責任的表現,你不是故意的,隻是理念沒有跟上。

再說推托責任。我清楚地記得一件事,我在燃氣公司當老總時,有一次在市建設局開會,遇到了分管副局長,他說他家裏要安裝管道煤氣。我一聽領導要安裝管道煤氣,自然馬上應承下來,並表示除了免除全部的初裝費之外,我們還要送一些免費氣作為對領導搬新房的祝賀。我馬上當場給我的辦公室主任作了布置,並且明確要求她在一周內完成這項任務。事情過去一個半月左右,我又在一次會議場所見到了這位領導。這位領導對我訴苦說,徐總,你答應的事情要早點兌現囉!我一聽,愣住了,什麼事沒有兌現?領導說,你不是答應幫我免費安裝管道煤氣嗎?我當時一聽就蒙了,早應該完成的事情,怎麼拖到了今天?我趕緊不斷地給他賠不是。回來之後,我把辦公室主任叫來問情況,沒想到辦公室主任第一句話就說,這件事我早就安排小胡去做了,他怎麼沒去做呢?這個主任犯了一個大錯,那就是遇到了問題,喜歡把錯誤推給部下。是小胡的錯嗎?可以說是,但在總經理找你問原因的時候,你不能把錯誤推給部下。因為,總經理是把這個任務布置給你的,至於你布置給誰,那是你的事。你如果安排了合適的人,可以高枕無憂,如果你沒有這麼精幹的部下,那就應當及時檢查。我今天在這裏批評你,你應當虛心接受,至於你是否回辦公室臭罵他一頓,那是另外一回事。我不能因為布置了任務給辦公室主任,市建設局領導找我的時候,我說,我已經交代了辦公室主任,她沒做,這不能怪我,這樣的解釋領導會接受嗎?因為這件事,我對辦公室主任進行了嚴肅的批評,叫她再也不要犯這樣低級的錯誤。誰在總經理這一級接受了任務,誰就是責任的承擔者。我在老板那裏接受了任務,年底考評時,我不能說是因為我的下屬做得不好,而叫老板不要扣發我的獎金。

如果你真正明白自己是老板的替身,自然會在公眾場合維護老板的利益,忠心耿耿不需要刻意做著就有所表現;如果你真正明白你對你的部屬負有領導責任,自然會在老板麵前為你的部下兩肋插刀,為兄弟講義氣不需要過多的思考。

4.不知道要素貢獻理論,自然認為自己無所不能

有的人喜歡跳槽,甚至到了頻繁的程度,從來不考慮老板的感受,也從來沒覺得麵子上有什麼掛不住的,隻要別人出的工資更高一些,什麼滴水之恩湧泉相報的古訓早就拋到腦後去了。這些人頻繁跳槽,原因擺出來有時候也言之鑿鑿,但如果用經濟學一分析,你會發現很多人的理由其實很荒唐。

有一個故事比較流行,這裏重複借用一下。有一個人準備離職,他朋友問他為什麼,他說得不到重用,所以,他有點恨老板,覺得為這樣的人打工太不值得。朋友建議說,既然你這樣恨他,如果悄悄地走了,豈不是太便宜他了?他問朋友,那應當怎麼辦?朋友教他,你應當利用你所在的崗位,努力地把一些重要的或者技術性的工作都獨自一人承擔下來,這樣,有一天你離老板而去,老板一時就找不到可以利用的人,必定損失巨大,到時候叫他腸子都悔青。這個人一聽,覺得有些道理,從此發憤工作,以前需要別人幫忙的事情,現在他一人可以獨立承擔;以前自己做不來的事情,現在可以熟練操控應付自如;以前總是賴著別人做的事情,現在他主動地把工作攬下來;以前總是一副虎落平陽不得誌的樣子,現在他有使不完的工作熱情。半年過後,朋友問他,現在你如果離開公司,老板肯定會損失巨大,趕緊卷鋪蓋走吧!沒想到,這個人說,不走了,現在老板已經表揚了我多次,給我加了工資,也給我升了主管。這個朋友一聽就笑了,我本來的目的就是想勸你留下,但是,如果我當時勸你,你是不會聽的,現在好了,你自己不用勸也能留下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很多人不講義氣,不懷感恩之心,反而怪老板沒有給足報酬,其實,大多數情況並非如此,而是你沒有為公司創造出相應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