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私就是人性,中國人由於長期受到對自私觀念的片麵批判,看多了自私帶來的壞處,卻很少想過自私的好處。假如毫不相識的人突然無端地關心起你的利益來了,你一定要提高警惕,或許關心你是假,關心他自己才是真的。
如果從反義詞的角度看,貪婪的反義詞應當是無私,然而,人都是自私的,這是經濟學的公理,倘若推翻了這一條,經濟學就要重新改寫。我們講的既然是性格經濟學,當然就應當遵從經濟學的公理,所以本節的典型性格分析選用的是正直與貪婪。至於人是不是自私的,我也不想與大家爭論,因為,經濟學這個道理是按照常識來認定的。
所謂正直,不是指不自私,而是指隻獲取正當的利益,正所謂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但是,所謂正當利益是一個模糊詞語,取公家的利益,算不算不正當利益?當然是,我們自然不應當去取,可是,如果大家都去取,你會不取嗎?幾乎所有的人都對竊取自己財產的小偷咬牙切齒,但對貪汙腐敗的官員卻沒有切膚之痛。事實上,有很多人希望自己能夠由急躁變溫和、由吝嗇變大方、由搖擺變執著,但並沒有多少人希望自己從貪婪變無私,或者說變成為一個正直的人,大多數人是痛恨自己沒有以權謀私的機會。這並不奇怪,因為這符合人性。
所以,本節重點討論的和前麵的邏輯有些不一樣,本節是從經濟學的角度來分析如何讓人變得正直起來,或者說迫使人不得不正直起來。本節所用的經濟學除了人是自私的、值與不值的公理之外,還會應用到成本收益分析和一些基本的企業產權理論。
1.自私是人性,無所謂好無所謂壞
人性本自私,不要指望改造人性。幾乎所有的人都相信人是自私的,但很多人都認為,自私不好,假如人類不自私,大家都能先公後私先人後己,那世界豈不是更加和睦安詳?人類社會有很多爭鬥殺戮都是為了一己之私,所以,他們痛恨自私,幻想著有一天這個世界沒有自私。
然而,我要告訴大家的是,假如人類不自私,不僅人類的財富不會增長,而且人類的處境也很危險。
前文已經反複強調過,平等自願的交換能給交換的雙方帶來財富,換句話說,隻有為了自己的利益進行的交換,才能給交換的雙方帶來財富。但是,如果人類不自私,交換就沒有辦法達成。比如說,你本來想用一個蘋果換兩根香蕉,可是,對方不自私,他認為應當是一個蘋果換四根香蕉,如果你是自私的,這樣的交換還可以達成,但偏偏你也是不自私的,你再堅持四個蘋果換四根香蕉,如此周而複始,交換就沒有辦法達成,交換沒辦法達成,雙方的財富就不會增長。更重要的是,假如人類不自私,各類資源就無法形成正確的價格,人們將不會依據自己的需要來進行交換,人們都把自己不需要的東西買進來,再把自己需要的東西送出去,整個社會的資源就會亂套,物盡其用人盡其才的高效利用資源的狀況就無法達到,整個社會將會陷入巨大的浪費與混亂之中。
我在大學給大學生上課時,常常引用這樣的例子來拷問大家:假如在座的每個同學都不自私,你們每天早上爬起來的第一件事情是做什麼?(下麵回答,洗臉,刷牙)我要告訴大家的是,假如你是一個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人,你要做的第一件事就絕不是去洗臉刷牙,而應當是去看看你的同學床鋪底下有沒有臭襪子髒衣服,你要找出來幫他們洗。問題是你打算幾點鍾起床呢?你不自私別人也不自私,你今天早上七點鍾起床,他明天早上就會六點鍾起來,還有人五點起來,可能還有人起來得更早,結果大家幹脆都不睡覺。不睡覺自然就會熬出病來,熬出病來就得送醫院。如果人是自私的,誰先來誰先上手術台,同時來的,誰出的錢多誰先上手術台,這個問題很容易解決,可是,如果人類都不自私就麻煩了,誰也不肯先上手術台,大家都耗著,結果怎麼樣啊?對,一起完蛋,我們中國有一句至理名言,叫做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很多年來它受到了錯誤的批判,其實它蘊涵著豐富的哲理。
自私就是人性,中國人由於長期受到對自私觀念的片麵批判,看多了自私帶來的壞處,卻很少想過自私的好處。其實,隻要我們有好的製度設計,自私就能成為我們社會進步也是我們每個人進步的終極動力!
假如毫不相識的人突然無端地關心起你的利益來了,你一定要提高警惕,或許關心你是假,關心他自己才是真的。有一次我到一家診所去打吊針,因為是冬天,我特別怕冷,這個診所有兩間輸液的房間,一間是敞開的,一間是空調房,我自然選擇空調房。進去之後,發現空調的溫度才到23度,房間裏仍然感覺很冷,於是,我把溫度調到了30度。過了一會兒,有個女人進來了,把溫度調到了21度,邊調邊說,這裏麵溫度太高了,憋得難受,溫差太高,你們出去都要感冒的。調完溫度之後,與我旁邊的一個小夥子聊了幾句就出去了,我以為是這個小夥子的親戚,他是在關心小夥子的身體健康。但是,屋裏太冷我還是扛不住,等這個小夥子打完針走了,我又把溫度調到了30度,心想,你走了,我不怕感冒。沒過一會兒,前麵的那個女人又進來了,一進來嘴裏就嚷著,這裏麵溫度太高了,又把溫度降了下來。我一看這個情況,心裏覺得奇怪,你的親戚已經走了,你幹嗎還要關心我的健康呢?難道經濟學失靈了?等她出去之後,我又把溫度調了上來。沒過一會兒,這個女人再次進來,還是同樣的話語同樣的動作,我終於按捺不住了,我說,感冒是我自己的事情,我又用不著你這麼關心,你為什麼總是要把溫度降下來?女人一看我發火了,悻悻地說,我這是為你好,你還不領情!她走了之後,旁人對我說,你膽子真大,老板娘你也敢說!我這才恍然大悟,原來這個女人關心我們不要感冒的外衣之下,其實包藏著一顆為自己省電的心!
現在我們再回到前麵管仲向齊桓公薑小白臨終囑托的故事。管仲說這三個人不能用,薑小白大吃一驚,在他心中這三人恰恰是忠貞不二的典型代表,何以不能重用?其中一個大臣叫易牙,擅長廚藝,有一次他端了特別的菜給薑小白吃,薑小白吃著吃著覺得這道菜特別的鮮美,就問這是什麼菜?易牙說,您上次說過,自己已經吃遍了世界上的山珍海味,就是沒有嚐過人肉的味道,所以,我把自己的兒子給蒸了。薑小白聽後大為感動,認為易牙為了自己可以犧牲兒子,是天底下最可靠的忠臣。另外一個是太監,為了服侍薑小白,他不惜將自己淨身而進宮做太監。還有一個是近臣,跟隨薑小白二十多年從未回過家,幾次經過家門而不入,從沒有看過自己的父母一眼,關心過父母一句。這些人,在薑小白的眼裏都是大大的忠臣,於是他問管仲,這些人明明是忠臣為什麼不能用?管仲分析給他聽,一個人,如果連自己的兒子的性命都不顧,他還會顧及別人的性命嗎?一個人,連自己的身體都不愛惜,他還會愛惜別人的身體嗎?一個人,連自己的父母都可以不聞不問,他還會顧及別人的感受嗎?
但是,管仲的語重心長,並沒有喚醒執迷不悟的薑小白,他在管仲死後仍堅持對這三個人加以重用。結果,這三個人權傾朝野,最後他們把薑小白鎖在深宮,活活地餓死了。最後,還是薑小白的屍體腐爛變質生了蛆,蛆蟲爬出了宮牆,人們才知道一代英雄薑小白早已死去。管仲為什麼能夠事前就知道這三個人不安好心?因為,他是從簡單的人性出發分析出來的,凡是違反了人性的東西都是不能持久的,甚至可能是隱藏著陰謀的。
2.沒有長遠利益,難擋眼前誘惑
既然人都是自私的,做生意幹工作都是為了賺錢,那為什麼人與人之間的道德水準會表現出很大的差異?比如,有的人誠實經營童叟無欺,有的人坑蒙拐騙短斤少兩?其實,這是看待利益的角度不一樣。誠實經營的人並非不想獲得利潤,隻是他們更看重長遠利益;短斤少兩的人基本上是目光短淺之輩,他們做一天得一天,賺一個算一個。
先問大家一個問題,為什麼我們在旅遊景區的小攤上買東西常常買到假貨,而在自家樓下的小賣部裏卻從來都是真貨?是小賣部的店主比景區的攤主的道德水準更加高尚嗎?不是,是因為景區的攤主沒有長遠的利益可以期盼。這些來旅遊的人,到景區基本上是一生隻來一次,宰一次就得一次,他們不會再來第二次,也不會為了幾十上百元專門來索賠,換句話說,景區的攤主看不到遊客身上的長遠利益,所以,短期行為在他們身上就得到了充分的體現。相反,樓下的店主為什麼不敢賣假貨?那不是他道德高尚,也不是他處處為業主考慮,而是從他自身的利益出發。因為他知道,今天賣了假貨,明天就沒有人再來,等到大家都離他而去的時候,小店的末日也就不遠了。有了長遠的利益製約,見利忘義的人也會重義輕利;沒有長遠利益可期,重義輕利的人也會見利忘義。
有一個現象不知道大家觀察到沒有?在中國古代,百姓如果有冤屈,往往可以擊鼓鳴冤攔轎告狀,何以古代皇帝願意聆聽民間疾苦?因為,古代的皇帝知道,如果放縱基層官員魚肉鄉裏,家傳的江山難以為繼,自己的子孫將坐視其亂,自己的長遠利益沒有保證。
正因為長遠的利益可以讓人抵擋眼前的欲望,所以,現代企業從來都不要求員工無私無欲,而是主動去考慮員工的利益,用長遠的利益來穩定軍心,讓員工與企業一同成長。尤其是對那些手握重權的高級管理人員,期權製就是一種用長遠利益來鼓勵高管人員在任職期間克製私欲的一個好辦法。何謂期權製?就是公司股東把一部分股權送給相關的高管人員,但這些股權並不是當年兌現,而是要高管人員在工作一定年限的情況下才能兌現。這既是給高管人員的激勵,也是對他們的限製。所謂激勵,就是不是股東也可以分紅,分紅的金額往往比工資還要多,並且這種權利可以一直持續到退休,這對高管人員具有很強的吸引力;所謂限製,就是如果高管人員做了損害公司利益的事情,不僅麵臨著被解職的危險,而且自己的分紅會減少,股權會被取消,他們如果不顧原則而謀取蠅頭小利往往會因小失大。理性的高管人員從自己的利益出發,經過權衡利弊,會克製私欲而變得正直無私。如果我們站在道德的製高點上去要求高管應當如何如何,結果往往蒼白無力,而合適的利益分配製度則可以使原本貪婪的人們變得正直無私。期權製並非西方人的發明,中國商人很早就發現了用長遠利益可以克服當事人徇私舞弊的秘密,晉商當中流行的“身股製”就是現代期權的早期翻版。
3.企業為什麼不肯反腐敗?
剛才說過,要想讓人的自私變為正直,不能叫人不要追求利益,而要通過好的製度設計,將人們的長遠利益明朗化,讓當事人有長遠利益可以期盼,從而避免短視行為。
但是,如果一個人大權在握,那麼眼前的利益就變得非常巨大,此時再要他著眼長遠利益而放棄眼前利益時,這樣的教導就有些力不從心。因為,未來的利益畢竟是模糊不定的,而眼前的利益卻是實實在在的,因此,這時,最好的辦法是減少他的權力。
下麵,我花較大的篇幅給大家講一個我親身經曆的真實故事。某年我在江西某市擔任一家房地產公司總經理,有一天上午,我正在主持召開公司例行的辦公會議,市紀檢委王、劉兩位處長到了公司。官員駕臨,我自然不敢怠慢,草草地結束了會議,便到會客室與領導們熱情攀談起來。寒暄幾句之後,我才明白原來兩位處長是來反腐敗的。
他們告知,最近風聞一些消息,市消防局在方案審批過程中存在吃拿卡要的現象,甚至還有明目張膽索賄受賄或者強拉讚助的現象,希望我們能夠站出來檢舉揭發。我一聽,哭笑不得,借我十個膽我也不敢呀!隻好滿臉堆笑,委婉地告訴他們,我們的相關方案在上報審批的過程中,消防局並沒有刁難我們,服務態度還算過得去,也沒有找我們要讚助。
原以為敷衍幾句,兩位處長會知難而退,沒想到領導們卻是有備而來。劉處長說:“徐總,不要隱瞞了,去年八一建軍節的時候,你們單位讚助了5000元,你當我不知道!還有,你們在工程驗收時會少送禮?我可是掌握了情報才來的。”我一聽,當時就有點驚愕,的確去年那個時候我們給了消防局5000元讚助費。平白無故地得罪紀檢委對我來說並不值得,我隻好承認5000元讚助費的事實,但我仍堅持說不便舉報,擔心日後遭到報複。當然,我不是擔心個人,而是擔心公司。
劉處長說:“我們可以替你們公司保密。隻要你們讓我們看一下讚助費收據的編號,我們就能順藤摸瓜,把他們強拉讚助的情況搞得一清二楚。”我說,雖然提供收據編號並不是一件難事,但對方通過編號很快就可以查到是我們揭發的,到時我們怎麼麵對?
“難道你不痛恨腐敗嗎?難道你希望這種腐敗無休止地蔓延下去?假如我們每個公民都不履行反腐敗的義務,那腐敗豈不是會越來越猖狂?”劉處長顯得有些慷慨激昂。我申辯,我並不願意與腐敗狼狽為奸,隻是作為企業的負責人,應該為企業的長遠利益著想,不能因為一件小事就去檢舉揭發。我強調,這樣的事並不隻是消防局才有,我們一年到頭不知道要遇到多少,但我們都選擇了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