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第一位被哈佛直接錄取的深圳男孩——馬啟程(3 / 3)

在三次升級電腦的過程中,馬啟程學到了很多有關電腦的專業知識,還將自己的心得體會刊登在《電腦愛好者》雜誌上。除了在學習方麵鼓勵、肯定馬啟程,父母還經常鼓勵他參加學校組織的課外活動,特別是一些有益的社會活動。小學時期,馬啟程參加過美術小組、英語小組、小小電視台等活動;中學時期,馬啟程參加的活動更多了,比如計算機小組的編程活動,校團委學生電視台的組織宣傳工作,科技製作小組的發明製作活動等。在父母的支持和鼓勵下,馬啟程的興趣和特長得到了全麵的鍛煉和發展。

◆注重對孩子品德的培養

小時候,馬啟程由奶奶和姥姥輪流照顧。父母非常重視教育他尊敬長輩,比如吃飯的時候,要讓老人坐上座,乘車的時候,要主動給老人讓座等。父親馬永標說,啟程和奶奶在一起生活了10年,他和奶奶有著深厚的感情。

在深圳的日子裏,每逢過年,如果奶奶沒來深圳,馬啟程就會回老家探望她,而且每到大年三十的晚上,馬啟程一定先給奶奶打電話拜年。良好的家庭教育使馬啟程擁有尊敬師長的良好品質。據馬永標講述,啟程上高一的時候,有一天下午,他鄭重地對父母說:“我要和幾位同學去上海看望一位老師。”當時,馬永標和妻子沒有在意,便隨口答道:“現在又不是假期,去上海來回要耽誤幾天的功課。另外,你們幾個學生沒有出遠門的經驗。不行,不能去。”聽到父母說“不能去”後,馬啟程傷心極了,他“哇”一聲大哭起來,並跑進自己的房間。

馬永標和妻子困惑不解,於是趕快追進孩子的房間問明原因。等了很久,馬啟程才勉強止住眼淚,抽泣著說:“老師病重,回上海治療去了,如果我們不去看他,可能再也沒有見麵的機會了。”原來是這麼一回事。父母被孩子純真的感情打動了,立馬表示支持他的想法。良好的品德要從小培養,如果小時候父母忽視了對孩子品德的培養,就會對孩子的成長造成不良的影響。那麼,身為父母,應該從哪些方麵入手來培養孩子的品德呢?

第一,培養孩子文明禮貌的言行。文明禮貌的習慣是在日常生活中養成的,父母要給孩子做好榜樣——不想讓孩子說的,自己首先不說;不想讓孩子做的,自己也不能做。平時交流中,父母可以教孩子一些文明禮貌用語,並通過一些具體事例向孩子解釋為什麼要講文明、懂禮貌。比如,告訴孩子不說髒話,不惡語傷人,因為那樣做是侮辱別人的人格,容易引起事端,發生爭鬥,造成不良後果。父母認真地教育和培養孩子,使其養成文明的語言與行為習慣,孩子才會成為一個舉止文雅、彬彬有禮的人。

第二,培養孩子遵守社會公德的習慣。想讓孩子成為合格的小公民,那就應從小訓練孩子遵守社會公德的意識,比如讓孩子養成遵守交通規則的習慣,教育孩子愛護公物、愛護花草樹木等。第三,培養孩子誠實的品質。誠實守信是一種重要的品質,也是做人的美德。父母要教育孩子,做錯了事情要敢於承認,而不是隱瞞,甚至錯上加錯;不可私自動用別人的東西;等等。父母發現孩子敢於承認錯誤時,應該對孩子予以表揚,進而促使孩子逐步養成誠實的習慣。第四,培養孩子勤勞節儉的美德。孩子若習慣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長大後便容易養成好逸惡勞、奢侈浪費的不良習氣。因此,父母要盡早培養孩子勤勞節儉的習慣,比如讓孩子多做力所能及的家務事等。馬啟程是一個愛思考、愛嚐試的創新型學生,他所發明的“腳用鼠標”具有開創性的意義。各種大型競賽活動中,總有他的身影,足以說明他是一個自信、敢於挑戰的競爭型學生,而他能在大賽中獲獎則是他綜合素質的體現。創新、競爭是哈佛大學崇尚的精神理念,馬啟程與之不謀而合,加之他學習成績優秀,英語能力超群,因此,能被哈佛直接錄取一點也不奇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