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第一位被哈佛直接錄取的深圳男孩——馬啟程(1 / 3)

哈佛檔案

馬啟程

2002年上半年,一個天才少年的傳奇故事四處流傳——不到18歲的深圳實驗中學高三學生馬啟程,以優異的成績被哈佛大學直接錄取,這是深圳第一位被哈佛直接錄取的高中畢業生。現在,來看看馬啟程的成材曆程:1984年,馬啟程出生於廣東省梅縣豐順,四歲時隨父親來到深圳。從小學到高中,馬啟程獲得過多次獎勵,比如:全國第六屆“華羅庚金杯”少年數學邀請賽二等獎,全國高中化學奧林匹克競賽一等獎,物理奧林匹克競賽二等獎,全國中學生英語能力競賽二等獎等。

2001年5月,馬啟程發明了“腳用鼠標”,在52屆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中贏得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榮譽提名獎。2002年,馬啟程被哈佛大學以全額獎學金錄取,成為深圳首位被哈佛直接錄取的高中生。2008年8月,馬啟程的“腳用鼠標”獲得了全國第10屆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絕佳讚美一位來到哈佛大學的中國記者曾給馬啟程寫了封信,表示想與他見麵,信中寫道:“馬先生,你的名字讓我想起一個名滿中國深圳的天才少年,但我不敢確信你就是那個馬啟程。如果是,我為你驕傲並希望與你見麵。”

成材有道

◆啟蒙時期注重素質培養

小時候,馬啟程的父母非常重視培養兒子的素質。在馬啟程咿呀學語的時候,爺爺、奶奶和他一起玩撲克牌,並教他簡單的數學運算,以培養他的邏輯思維能力。這種方法是非常有效的,馬啟程還沒有上幼兒園,就已經能夠輕而易舉地進行200以內的加減法運算。良好的早期教育為馬啟程的學習生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幼兒園裏,馬啟程有廣泛的興趣愛好,比如畫畫、書法、外語等,基本上樣樣都行。對於馬啟程的興趣愛好,父母一向給予尊重和支持,這有助於馬啟程更好地發展興趣、提升素質。

上小學後,父母也沒有放鬆對馬啟程的教育。“我們鼓勵他參加校內外各類興趣小組和文娛活動,積極參與有益的課外活動和社會活動,培養他廣泛的學習興趣,以此來豐富他的知識麵,激發他的創新思維。”馬啟程的父親馬永標說。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馬永標開始教兒子棋類遊戲,盡管自己的棋類水平有限,但是他仍然努力引導馬啟程入門,比如中國象棋、圍棋、國際象棋等。後來,馬永標還把兒子送到圍棋院學習過一段時間。棋類運動被稱為“智慧的體操”,它鍛煉了馬啟程的思維能力,促進了馬啟程想象力和創造力的發展,而且既能修身養性,又能鍛煉身心。可以說,馬永標利用棋類運動,較好地培養了馬啟程的素質,這為馬啟程今後的學習打下了基礎。

小學一年級開始,馬啟程對知識良好的接受能力展露出來。有一次全家一起看電視教育片,教的是分數知識。馬啟程的媽媽發現兒子在電視前看得津津有味,感到大為吃驚,因為按常理,一年級的小學生還不能理解複雜的分數知識。媽媽靈機一動,馬上出了一道分數題給馬啟程做,沒想到他輕而易舉地做出來了。從那以後,父母經常找一些高年級的數學題目給馬啟程做,同時給予他鼓勵和引導,這很好地訓練了馬啟程的思維能力和學習能力。孩子在啟蒙時期所接觸到的知識,會在他心底裏形成一個深深的烙印。因此,抓住啟蒙時期,培養孩子的素質,對孩子的成長與成材有重要意義。

通常來說,啟蒙教育應該從三個方麵入手:第一,訓練孩子的感覺、知覺。這是嬰兒智力啟蒙的第一步,具體做法是,創造條件讓孩子廣泛接觸各種顏色、形狀的物品,接觸各種新穎的玩具,讓孩子看家裏的擺設。此外,還應讓孩子用手去摸、去擺弄,從而獲得體驗、獲得認知。比如一歲的孩子拿著塑料瓶子敲敲打打,實際上是認識世界的特殊方法。通過看、摸、擺弄,他們會對事物有一些粗淺的認識,促使感覺和知覺更敏銳,智力也會得到提高。第二,記憶力的培養。

孩子稍大些,會說話時,父母可以教他背誦兒歌,三歲以上的孩子可以背誦簡短的詩歌和小故事;讓孩子把自己的玩具或小衣服放在固定的地方,再讓孩子有目的地去找,這能很好地培養孩子的記憶力;認字、數數也是鍛煉記憶力的方法,可以與前兩種方法交替進行。第三,思維能力和想象力的訓練。父母可以教孩子分清自己的小手、小腳和五官,或者讓孩子從一大堆積木中挑出顏色和形狀一樣的,這可以逐漸提高他們的分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