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天,我能夠對我的公共利益有所貢獻,我就會認為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
十月革命之後,年輕的蘇維埃政權麵臨著資本主義國家的封鎖,經濟處於困難時期。
列寧的夫人克魯普斯卡婭那時任教育部主任。一天,一位小學女教師來訪,她帶給克魯普斯卡婭一張圖畫,上麵畫著一個三角形,裏麵有一個圓,她說對這個圖畫感到困惑。克魯普斯卡婭問她要求學生畫些什麼,女教師回答說要求他們畫自己心中最美好的東西。克魯普斯卡婭研究了良久,也弄不清楚。於是她決定親自去問問這畫的作者。可是女教師告訴她那位學生已經離校很長時間了。
但是終於她們找到了那個男孩兒,在一個非常低矮的,非常潮濕的,非常陰暗的小草房裏,他正在照料臥病在床的母親。
那位麵色蒼白的母親告訴克魯普斯卡婭:她的丈夫在十月革命中犧牲了,她替別人洗衣服、打短工來供她唯一的兒子讀書。經常沒有吃的,住在這樣的房子裏還是總欠下房租。女教師問她的學生那幅畫的含義時,那男孩指著草房裏唯一透光的三角形天棚說:每天太陽出現在那裏的時候是最好的時刻。
克魯普斯卡婭的心受到了極大的震撼。她回到辦公室裏,撰寫了一篇提議,交給蘇維埃中央委員會。文中寫到:“由於我們的工作,不可能接觸許多的貧民,但是今天我們看到了其中的一個,就應該想到還有成千上萬的這樣的人們。他們的父親和丈夫為蘇維埃政權而獻身,而現在我們的政權卻還眼看著他們忍受著饑餓和苦難。我們應該采取行動了!我們應該讓孩子們知道在我們的國家裏,還有比太陽出現在天棚的三角形裏更加美好得多的東西!”
後來,這項建議轉到列寧那裏,列寧極為重視,並授權中央委員會專門成立了一個“烈士家屬生活委員會”,並對剝削人民的奸商、投機商們處以極端嚴厲的懲罰。
不久以後,納粹德國進攻蘇聯。蘇維埃號召人們參加偉大的衛國之戰。盡管獨生子女是可以免征入伍的,但前麵提到的那位母親卻堅決要把兒子送上前線。她流著淚對勸說她的人講:“我的丈夫為建立蘇維埃而戰死,我的兒子要為保衛她而戰,因為蘇維埃是我自己的政權!當我生病的時候,她把我送進醫院;當我饑餓的時候,她給我黑麵包;當我沒有地方住的時候,她給我房子;當我沒錢送兒子讀書時,她給我們助學金。現在,當她需要人去保衛的時候,我要把我最好的獻給她!”
失敗者的一大弱點在於放棄,成功的必然之路就是不斷的重來一次。
世界足壇名將馬拉多納小時候家裏一貧如洗。他唯一的樂趣就是踢足球。每天清早起來,他先挎著一串小鐵桶上街叫賣,賣完鐵桶後,就去巷子裏的小足球隊踢中鋒。由於他學得認真,練得刻苦,球藝長進很快,不滿16歲就被選入阿根廷的甲級隊——阿根廷青年隊。
1976年10月,眼看馬拉多納就要過16歲生日了。一天,蒙特斯教練忽然興致勃勃地告訴隊員們一個消息:過幾天,阿根廷青年隊將迎戰素有“雄獅”之稱的塔賽雷斯隊。馬拉多納聽了,激動不已。他攥緊拳頭暗暗發誓:一定要踢好這場球,作為生日的獻禮。
比賽的日子到了,蒙特斯教練把一套印有16號字樣的運動衣遞到馬拉多納手中。也許是巧合,也許是教練有意這樣做,16號球衣使馬拉多納感到格外親切,這不正和他的年齡相符嗎?
遺憾的是,在這場旗鼓相當的激烈比賽中,馬拉多納踢得很不理想。他一心想破門立功,使盡了渾身解數,可一連幾個球都射偏了。於是,馬拉多納變得急躁起來。然而,越急躁,球似乎越不願意飛進大門。幸虧重炮手卡希雷拉在禁區外拔腳怒射,足球正中大門上角,才使青年隊以1:0獲勝。這場比賽後,馬拉多納一直悶悶不樂,生日這天回到家中,還是打不起精神。父親見他愁容滿麵,便開導說:“你已經是個大人啦,不能耍小孩子脾氣了,吸取教訓以後好好踢。”
馬拉多納抬起頭,對父親說:“是的,您說得對。我還有許多東西需要學習,尤其是射門的準確性亟待提高。”
父親滿意地撫摸著兒子的肩膀說:“這就對了。好,這個教訓就算你16歲生日得到的一件禮物吧!一件非同尋常的生日‘禮物’。”
從此,馬拉多納勤學苦練,終於成為阿根廷乃至世界足壇的一代名將。
我們熱愛這個世界時,才真正活在這個世界上。
有一回,一位老人對霍夫曼講了一個他自己的故事:
“我年輕時自以為了不起,那時我打算寫本書,為了在書中加進點“地方色彩”,就利用假期出去尋找。我要在那些窮困潦倒、懶懶散散混日子的人們中找一個主人公,我相信在那兒可以找到這種人。”
“一點不差,有一天我找到了這麼個地方,那兒是一個荒涼破落的莊園,最令人激動的是,我想象中的那種懶散混日子的味兒也找到了——一個滿臉胡須的老人,穿著一件褐色的工作服,坐在一把椅子上為一塊馬鈴薯地鋤草,在他的身後是一間沒有油漆的小木棚。”
“我轉身回家,恨不得立刻就坐在打字機前。而當我繞過木棚在泥濘的路上拐彎時,又從另一個角度朝老人望了一眼,這時我下意識地突然停住了腳步。原來,從這一邊看過去,我發現老人椅邊靠著一副殘疾人的拐杖,有一條腿空蕩蕩地直垂到地麵上。頓時,那位剛才我還認為是好吃懶做混日子的人物,一下子成了一個百折不撓的英雄形象了。”
“從那以後,我再也不敢對一個隻見過一麵或聊上幾句的人輕易下判斷和做結論了。”
“感謝上帝讓我回頭又看了一眼。”
在挫折麵前要鎮靜,倉皇失措就是最大的失敗,意誌堅強者才能成大事。
有一次,鬆下電器公司招聘一批基層管理人員,采取筆試與麵試相結合的方法。計劃招聘10人,報考的卻有幾百。經過一周的考試和麵試之後,通過電子計算機計分,選出了10位佼佼者。當鬆下幸之助將錄取者一個個過目時,發現有一位成績特別出色、麵試時給他留下深刻印象的年輕人未在10人之列。這位青年叫神田三郎。於是,鬆下幸之助當即叫人複查考試情況。結果發現,神田三郎的綜合成績名列第二,隻因電子計算機出了故障,把分數和名次排錯了,導致神田三郎落選。鬆下立即吩咐糾正錯誤,給神田三郎發錄用通知書。第二天公司派人轉告鬆下先生一個驚人的消息:神田三郎因沒有被錄取而跳樓自殺了。錄用通知書送到時,他已死了。
聽到這一消息,鬆下沉默了好長時間,一位助手在旁也自言自語:“多可惜,這麼一位有才幹的青年,我們沒有錄取他。”
“不,”鬆下搖搖頭說,“幸虧我們公司沒有錄用他。意誌如此不堅強的人是幹不成大事的。”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靠賭博是無法致富的。與其依靠僥幸中彩,不如靠實幹。
靠10元港幣起家,如今已是億萬富豪的澳門“賭王”,在總結他畢生奮鬥的人生經驗時,出人意料地說:“不賭為贏。”賭王不賭,何以成為贏家?這不是很奇怪嗎?我們看看他的發家史就明白了。
想當初,賭王從香港抵達澳門時,身上僅有10元港幣。但他並不是用這10元錢去賭彩撞大運,而是找了一家貿易公司落下腳跟。由於他吃苦耐勞,又善於動腦筋,很快就拉住了一批客戶。股東看到他是個可用之才,便邀他入股成為合夥人。他慧眼識商機,把澳門的一些剩餘物資如小汽船、發電機等運往內地,換取糧食運回港澳。當時正值兵荒馬亂,港澳糧食奇缺,這一來一往,便獲厚利。這種獨具慧眼的易貨貿易,為他以後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賭王的真正機會在20世紀60年代初,當時承包澳門賭業的一家公司合約期滿,有關方麵登報公開招商。又是這雙慧眼看到了這個千載難逢的發展契機,於是他竭盡全力參與競標,最後,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以高於對手僅8萬元的微弱優勢和最小代價獲澳門賭業專營權。拿到了賭業專營權,他並未就此高枕無憂地坐收漁利,而是把賭業作為一項產業來經營。他為了廣招客源,投資建立來往港澳的現代化船隊,同時又投資興建直升機場和澳門機場,吸引世界各地的遊客。他提出把旅遊與賭業結合,以賭業為龍頭,帶動全澳門的交通、酒店、飲食和旅遊全麵發展。他一改過去賭場中江湖人士把持的局麵,在賭場各級管理人員中,重用懂現代企業管理的知識分子,使賭業由傳統的帶江湖色彩的行業逐漸向現代化的企業經營管理方式邁進。
不賭為贏,正是他不靠僥幸中彩,而是靠實幹與抓住機遇起家;正是他不靠吃賭混日子,而是把賭業作為一項產業來發展;正是他不靠江湖義氣維係賭業,而引入現代管理,從而讓賭業發展跟上時代的步伐。這一切,都是他“不賭”的前提,也是他發家的根本原因。
古人說:“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安逸的生活,會磨蝕人的進取心;有了挑戰,就能激起一個人的活力。
美洲虎是一種瀕臨滅絕的動物,世界上僅存17隻,其中有一隻生活在秘魯的國家動物園。
為保護這隻虎,秘魯人從大自然裏單獨圈出1500英畝的山地修了虎園,讓它自由生活。參觀過虎園的人都說,這兒真是虎的天堂,裏麵有山有水,山上花木蔥蘢,山下溪水潺潺,還有成群結隊的牛、羊、兔供老虎享用。奇怪的是,沒有人見過這隻老虎捕捉獵物(它隻吃管理員送來的肉食),也沒有人看見它威風凜凜地從山上下來。它常躺在裝有空調的虎房,吃了睡,睡了吃。
一些市民說它太孤獨了,一隻沒有愛情、沒有伴侶的老虎怎麼能有精神呢?於是大家自願集資,與哥倫比亞和巴拉圭達成協議,定期從他們那兒租雌虎來陪它生活。
然而,這項人道主義之舉並未帶來多大改觀,那隻美洲虎最多陪女友走出虎房,到陽光下站一站,不久又回到它躺臥的地方。人們不知道它還有什麼不滿足的地方。
一天,一位來此參觀的市民說:“難怪它會懶洋洋的,虎是林中之王,這裏隻有一群吃草的小動物,能提起它的興趣嗎?為什麼不弄幾隻狼或者幾條豺狗呢!”動物園領導聽他說得有理,就捉了3隻豺狗投進虎園。
這一招果然靈驗,自從3隻豺狗進了虎園,美洲虎時而站在山頂引頸長嘯,時而衝下山來,雄赳赳地滿園巡邏。沒多久,它還讓一隻雌虎產下了一隻小虎崽……
每一天我們都在忙,每一天我們所做的事情好像都很重要,每一天我們都不斷地往罐子裏裝進小碎石或沙子,現在該停下來想一想:什麼是你生命中的“鵝卵石”?
有一位教授在桌子上放了一個空罐子。然後又從桌子下麵拿出一些可以從罐口放進罐子裏的“鵝卵石”。當教授把石塊裝滿罐子後,問他的學生道:“你們說這罐子是不是滿的?”
“是!”所有的學生異口同聲地回答。
“真的嗎?”教授笑著問。他又從桌底下拿出一袋碎石子,並把碎石子從罐口倒下去,搖一搖,再加一些,再問學生:“你們說,這罐子現在是不是滿的?”這回他的學生不敢回答得太快了。
最後,班上有位學生怯生生地細聲回答道:“也許沒滿。”
“很好!”教授說完後,又從桌下拿出一袋沙子,慢慢地倒進罐子裏。倒完後,再問班上的學生:“現在你們再告訴我,這個罐子是滿的呢?還是沒滿?”
“沒有滿!”全班同學這下學乖了,大家很有信心地回答說。
“好極了!”教授再一次稱讚這些學生們。隨後,教授從桌底下拿出一大瓶水倒進看起來已經被鵝卵石、小碎石、沙子填滿了的罐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