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世有三亡,以邪攻正者亡,以逆攻順者亡,以亂攻治者亡。”
接到公司李總的電話之後,我猶豫了很久。李總是我的好友,自然不便推脫。但公司的現狀確實很棘手,組織結構、管理製度、人力資源、市場營銷……問題一大堆,我該從何入手呢?因為與公司接觸過幾次,對公司的情況有一定的了解,我知道公司決策層的做法竟是鄧小平在改革之初說過的一句話:“摸著石頭過河。”於是老總摸石頭,員工們也摸石頭,手忙腳亂卻摸不著石頭。所以,我提議必須首先改變操作層麵上的混亂狀態。
我拿出一疊撲克牌(牌麵上有各種漂亮的圖案),把在場的公司員工分成兩組,請A組每人從中選取自以為最好看的兩張;請B組每人選取兩張紅桃,並對點數作了明確的要求。最後,請兩組人員把牌亮出來。於是,出現了下麵的結果:A組:黑桃2、方塊、黑桃8、梅花、紅桃3……B組:紅桃、紅桃、紅桃、紅桃、紅桃10……“發現問題了嗎?”我問李總。
李總仍然迷惑不解,要求我解釋。
我說:“兩組的結果是完全不同的,一組是一副雜牌,一組卻是一手紅桃同花順。為什麼會這樣呢?這是因為,對於A組我沒有明確的指令,所以組的人都是按照各自不同的審美觀念來選牌。我們不必評判他們的選擇孰優孰劣,但很顯然,他們每個人的做法都是一種個人行為。個人行為與個人行為混合在一起叫什麼?叫‘烏合之眾’。再看看另一組,清一色的同花順,這才是組織行為。”
這時,我注意到李總輕輕“喔”了一聲。
我繼續說:“你能拿一副雜牌去打敗對手的同花順嗎?當然不能。如果公司的管理現狀不及時改變的話,怨我直言,恐怕會印證‘以亂攻治者亡’這句哲言。”
最後,我習慣性地來一段總結陳詞:“現在公司處於A組狀態,這不是員工的過錯,而是決策層有問題。如果你想要得到一副同花順,必須達到兩個條件:第一,決策層一定要思路清晰;第二,要給員工發出明確的指令。否則,員工們要麼茫然失措,要麼自行其是,就像剛才的遊戲一樣,形成一手雜牌。”
自己喜歡雪梨,以為魚也會喜歡,所以當魚餌放在釣鉤上去釣魚,魚兒總是不上鉤,於是就埋怨,“這魚兒怎麼回事?”
一個學生來訪,抱怨班裏有某人特討厭,總喜歡跟他比,影響了他的學習。
我問這學生,你喜歡吃蘋果嗎,學生愕然,但還是回答:“不喜歡,但喜歡吃雪梨。”
“你不喜歡吃蘋果?”
“對。”
“那有沒有人喜歡吃蘋果?”
“當然有!”
“那你不喜歡吃蘋果是蘋果的錯嗎?”
他笑笑,“當然不是!”
“那你不喜歡他是他的錯嗎?”
……
“你喜歡吃雪梨?”
“對!”
“如果你的好友來了,你會請他吃嗎?”
“會啊!”
“你怎麼知道他愛吃呢?”
“問唄!”
“那還好,但很多人就不是這樣,覺得自己喜歡就以為他人也喜歡。”
古人說,子非魚,安知魚乎?
麵對趨於複雜的世界,如果你想使之成理,就必須擁有隨機性的智慧而不是教條式的智慧,在一個經常變化的世界裏,混亂的行動也比有序的停滯好得多。
如果你把六隻蜜蜂和同樣多隻蒼蠅裝進一個玻璃瓶中,然後將瓶子平放,讓瓶底朝著窗戶,會發生什麼情況?
你會看到,蜜蜂不停地想在瓶底上找到出口,一直到它們力竭倒斃或餓死;而蒼蠅則會在不到兩分鍾之內,穿過另一端的瓶頸逃逸一空——事實上,正是由於蜜蜂對光亮的喜愛,由於它們的智力,蜜蜂才滅亡了。
蜜蜂以為,囚室的出口必然在光線最明亮的地方,它們不停地重複著這種合乎邏輯的行動。對蜜蜂來說,玻璃是一種超自然的神秘之物,它們在自然界中從沒遇到過這種突然不可穿透的大氣層;而它們的智力越高,這種奇怪的障礙就越顯得無法接受和不可理解。
那些愚蠢的蒼蠅則對事物的邏輯毫不留意,全然不顧亮光的吸引,四下亂飛,結果誤打誤撞地碰上了好運氣;這些頭腦簡單者總是在智者消亡的地方順利得救。因此,蒼蠅得以最終發現那個正中下懷的出口,並因此獲得自由和新生。
上麵所講的故事並非寓言,而是美國密執安大學教授卡爾·
韋克轉述的一個絕妙的實驗。韋克總結到:“這件事說明,實驗、堅持不懈、試錯、冒險、即興發揮、最佳途徑、迂回前進、混亂、刻板和隨機應變,所有這些都有助於應付變化。”
企業生存的環境可能突然從正常狀態變得不可預期、不可想象、不可理解,企業中的“蜜蜂”們隨時會撞上無法理喻的“玻璃之牆”。領導者的工作就是賦予這種變化以合理性,並找出帶領企業走出危機的辦法。
享受生活比富有金錢更重要。
兩個墨西哥人沿密西西比河淘金,到了一個河叉分了手,因為一個人認為阿肯色河可以淘到更多的金子,一個人認為去俄亥俄河發財的機會更大。
十年後,入俄亥俄河的人果然發了財,在那兒他不僅找到了大量的金沙,而且建了碼頭,修了公路,還使他落腳的地方成了一個大集鎮。現在俄亥俄河岸邊的匹茲堡市商業繁榮,工業發達,無不起因於他的拓荒和早期開發。
進入阿肯色河的人似乎沒有那麼幸運,自分手後就沒了音訊。有的說已經葬身魚腹,有的說已經回了墨西哥。直到50年後,一個重2.7公斤的自然金塊在匹茲堡引起轟動,人們才知道他的一些情況。當時,匹茲堡《新聞周刊》的一位記者曾對這塊金子進行跟蹤,他寫道:“這顆全美最大的金塊來源於阿肯色,是一位年輕人在他屋後的魚塘裏撿到的,從他祖父留下的日記看,這塊金子是他的祖父扔進去的。
隨後,《新聞周刊》刊登了那位祖父的日記。其中一篇是這樣的:昨天,我在溪水裏又發現了一塊金子,比去年淘到的那塊更大,進城賣掉它嗎?那就會有成百上千的人擁向這兒,我和妻子親手用一根根圓木搭建的棚屋,揮灑汗水開墾的菜園和屋後的池塘,還有傍晚的火堆,忠誠的獵狗,美味的燉肉山雀,樹木,天空,草原,大自然贈給我們的珍貴的靜逸和自由都將不複存在。我寧願看到它被扔進魚塘時蕩起的水花,也不願眼睜睜地望著這一切從我眼前消失。
18世紀60年代正是美國開始創造百萬富翁的年代,每個人都在瘋狂地追求金錢。可是,這位淘金者卻把淘到的金子扔掉了,有很多人認為這是天方夜譚,直到現在還有人懷疑它的真實性。可是我始終認為它是真的。因為在我的心目中,這位淘金者是一位真正淘到金子的人。
團隊協作需要默契,但這種習慣是靠長期的日積月累來達成的,在協作初創起,還是要靠明確的約束和激勵來養成,沒有規則,不成方圓,衝天的幹勁引導不好就欲速不達。
阿東明天就要參加小學畢業典禮了,怎麼也得精神點把這一美好時光留在記憶之中,於是他高高興興上街買了條褲子,可惜褲子長了兩寸。吃晚飯的時候,趁奶奶、媽媽和嫂子都在場,阿東把褲子長兩寸的問題說了一下,飯桌上大家都沒有反應。飯後大家都去忙自己的事情,這件事情就沒有再被提起。
媽媽睡得比較晚,臨睡前想起兒子明天要穿的褲子還長兩寸,於是就悄悄地一個人把褲子剪好疊好放回原處。
半夜裏,狂風大作,窗戶“哐”的一聲關上把嫂子驚醒,猛然醒悟到小叔子褲子長兩寸,自己輩分最小,怎麼得也是自己去做了,於是披衣起床將褲子處理好才又安然入睡。
老奶奶覺輕,每天一大早醒來給小孫子做早飯上學,趁水未開的時候也想起孫子的褲子長兩寸,馬上快刀斬亂麻。
最後阿東隻好穿著短四寸的褲子去參加畢業典禮了。
一個團隊僅有良好的願望和熱情是不夠的,要積極引導並靠明確的規則來分工協作,這樣才能把大家的力量形成合力,管理一個項目如此,管理一個部門也是如此。
人與人的差距,更多體現在思想方法上,雖然初始時就那麼一點點,但日積月累就越拉越大,所以發現差距及時總結,方能迎頭趕上。
愛若和布若差不多同時受雇於一家超級市場,開始時大家都一樣,從最底層幹起。可不久愛若受到總經理的青睞,一再被提升,從領班直到部門經理。布若卻像被人遺忘了一般,還在最底層混。終於有一天布若忍無可忍,向總經理提出辭呈,並痛斥總經理用人不公平。總經理耐心地聽著,他了解這個小夥子,工作肯吃苦,但似乎缺少了點什麼,缺什麼呢?
他忽然有了個主意。“布若先生,”總經理說,“請您馬上到集市上去,看看今天有什麼賣的。”布若很快從集市回來說,剛才集市上隻有一個農民拉了一車土豆賣。“一車大約有多少袋,多少斤?”總經理問。布若又跑去,回來說有10袋。“價格多少?”布若再次跑到集上。總經理望著跑得氣喘籲籲的他說:“請休息一會吧,你可以看看愛若是怎麼做的。”
說完叫來愛若對他說:“愛若先生,請你馬上到集市上去,看看今天有什麼賣的。”愛若很快從集市回來了,彙報說到現在為止隻有一個農民在賣土豆,有10袋,價格適中,質量很好,他帶回幾個讓經理看。這個農民過一會兒還將弄幾筐西紅柿上市,據他看價格還公道,可以進一些貨。這種價格的西紅柿總經理可能會要,所以他不僅帶回了幾個西紅柿作樣品,而且還把那個農民也帶來了,他現在正在外麵等回話呢。
總經理看了一眼紅了臉的布若,說:“請他進來。”愛若由於比布若多想了幾步,於是在工作上取得了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