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章 幸福的真諦(二)(2 / 3)

小河流無法接受這樣的建議,畢竟它從未有這樣的經驗,叫它放棄自己現在的樣子,那麼不等於是自我毀滅了嗎?“我怎麼知道這是真的?”小河流這麼問。“微風可以把水汽包住,然後飄過沙漠,到適當的地點,它就把這些水汽釋放出來,於是就變成了雨水。然後這些雨水又會形成河流,繼續向前進到達任何你想去的地方。”沙漠很有耐心地回答。“那我還是原來的河流嗎?”小河流問。“可以說是,也可以說不是,這主要是看你自己怎麼對待這件事情了。”沙漠回答。“不管你是一條河流或是看不見的水蒸氣,你內在的本質從來沒有改變。你會堅持你是一條河流,因為你從來不知道自己內在的本質。”

此時小河流的心中,隱隱約約地想起了自己在變成河流之前,似乎也是由微風帶著自己,飛到內陸某座高山的半山腰,然後變成雨水落下,才變成今日的河流。於是小河流終於鼓起勇氣,投入微風張開的雙臂,消失在微風之中,讓微風帶著它,奔向它生命中(某個階段)的歸宿。

我們的生命曆程不也正像小河流一樣嗎?要想跨越生命中的障礙,達成某種程度的突破,向理想中的目標邁進時,也需要有“放下自我”的勇氣與智慧,進入未知的領域,會有出乎意料的結果。

急於求成是永遠不會獲得想要的效果的,隻有腳踏實地才能獲得最終的成功。

農夫在地裏種下了兩粒種子,很快它們變成了兩棵同樣大小的樹苗。第一棵樹開始就決心長成一棵參天大樹,所以它拚命地從地下吸收養料,儲備起來,用以滋潤每一個細胞,盤算著怎樣向上生長,完善自身。由於這個原因,在最初的幾年,它並沒有結果實,這讓農夫很惱火。而另一棵樹同樣也拚命地從地下吸取養料,打算早點開花結果,它做到了這一點。這使農夫很欣賞它,並經常澆灌它。

時光飛轉,那棵久不開花的大樹由於身強體壯,養分充足,終於結出了又大又甜的果實。而那棵過早開花的樹,卻由於還未成熟,便承擔起了開花結果的任務,所以結出的果實苦澀難吃,並不討人喜歡,而且自己也因此而累彎了腰。農夫詫異地歎了口氣,終於用斧頭將它砍倒,當柴燒了。由此不難看出,急於求成隻會導致最終的失敗,所以我們不妨放遠眼光,注重自身知識的積累,厚積薄發,自然會水到渠成。

葉京是名副其實的初學者,總共才打了3個月球,但受傷的時間卻足有4個月,原因就是他犯了這個階段多數人的通病:急於求成,想法太多。照他的教練淩奕的幽默說法是:“他太想給我驚喜了!”對於葉京這樣的“一張白紙”,淩奕教起來似乎更容易些,從握杆、上杆、下杆、收杆等最基本的動作開始,可謂“手把手”。通過短期的教學,淩奕對葉京的評價是“你能打這球”,這句話就像是一粒興奮劑,讓葉京信心大增,也開始了自我“摸索”的過程。“我愛琢磨,愛嚐試,總想這樣打行不行呀?那樣打行不行呀?老追求遠,看別人打得遠就著急,老想照職業選手的目標來要求自己,太急於求成了,每天打500個球,而且都是在沒有教練的情況下偷著練,所以就進入了誤區,後背沒有一塊地方沒受傷的。”現在還有傷在身的葉京頗有些無奈。而淩奕對這個“舉一反三”的學生也是哭笑不得:“葉京很聰明,總想自己發揮,給教練長長麵子,有時到了球場也不做準備活動就下場,更甚的是,他一受傷非但不在家好好養著,居然還想用以毒攻毒的方法把傷治好,結果隻能是越來越重。”葉京感慨地說:“可球癮一上來特痛苦,所以朋友一叫我,我就忘了傷,有一次脖子不能轉動還堅持打完了18洞。有一陣傷得特重,怕自己禁不起誘惑,把手機都關了!”

所以,初學者一定要從正規、科學的訓練入手,這樣不僅可以少走一些彎路,而且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傷痛的出現,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事業的開展上保持歸零的心態。在人際的溝通、夫妻的相處、子女的教育等方麵,皆應如此。

有個自負聰明的學生參加考試。試卷一發下來,他大致瀏覽了一下,除了試卷上頭一行“請先看完所有題目之後,再開始作答”的字樣之外,有100道是非題。以他的實力,大約30分鍾可答完,他滿懷自信地提筆開始答題。過了兩分鍾,有人滿麵笑容地交卷,這個聰明的學生心中暗笑:“又是交白卷的家夥。”再過5分鍾,又有七八個人交卷,同樣是笑容滿麵,看來不像是交白卷的模樣。這個聰明學生看看自己隻答到二十幾道題,連忙加快速度,埋頭作答。待他答到第76題時,赫然發現題目寫著“本次考卷不需作答,隻要簽上姓名交卷便得滿分,多答一題多扣一分。”他滿臉狐疑地舉手欲向監考老師發問,隻見同時有數名考生迷惑地四處張望。聰明的學生看著試卷第一行的說明:“請先看完所有題目之後,再開始作答。”他不禁痛恨起自己答題的快速。

在我們的人生曆程中,不難看到類似的情形,自視過高,不聽意見,這是一般人常犯的錯誤。尤其在學習成長的路上,歸零的心態是我們必須首先擁有的。隻有將自己心中那杯已長滿青苔的死水倒掉,方能承接學習過程中新注入的清甘泉。而且要不止一次地將杯子倒空,因為你每次學習所吸收的新東西,很快地又會將你心中的杯子裝滿。所以你必須擁有屬於自己的智慧貯水庫,時時不忘將杯內的水倒入水庫中,使杯子永保中空,隨時可承接新的事物。

建議你在麵對任何人生際遇時,回想一下第76題的要求,遵行人生答題的指示,歸零地去對整個狀況做通盤了解,切勿自作聰明。

一個人能被他人相信也是一種幸福。他人在絕望時想起你,相信你會給予拯救更是一種幸福。

一艘貨輪在煙波浩渺的大西洋上行駛。一個在船尾搞勤雜的黑人小孩不慎掉進了波濤滾滾的大西洋。孩子大喊救命,無奈風大浪急,船上的人誰也沒有聽見,他眼睜睜地看著貨輪托著浪花越來越遠……求生的本能使孩子在冷冰的水裏拚命地遊,他用全身的力氣揮動著瘦小的雙臂,努力使頭伸出水麵,睜大眼睛盯著輪船遠去的方向。

船越來越遠,船身越來越小,到後來,什麼都看見了,隻剩下一望無際的汪洋。孩子力氣也快用完了,實在遊不動了,他覺得自己要沉下去了。放棄吧,他對自己說。這時候,他想起了老船長那張慈祥的臉和友善的眼神。不,船長知道我掉進海裏後,一定會來救我的!想到這裏,孩子鼓足勇氣用生命的最後力量又朝前遊去……船長終於發現那黑人孩子失蹤了,當他斷定孩子是掉進海裏後,下令返航,回去找。這時,有人規勸:“這麼長時間了,就是沒有被淹死,也讓鯊魚吃了……”船長猶豫了一下,還是決定回去找。又有人說:“為一個黑奴孩子,值得嗎?”船長大喝一聲:“住嘴!”

終於,在那孩子就要沉下去的最後一刻,船長趕到了,救起了孩子。

當孩子蘇醒過來之後,跪在地上感謝船長的救命之恩時,船長扶起孩子問:“孩子,你怎麼能堅持這麼長時間?”

孩子回答:“我知道你會來救我的,一定會的!”

“怎麼知道我一定會來救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