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要想讓自己的人生有所轉機,就必須懂得在關鍵時刻把自己帶到人生的懸崖,給自己一個懸崖其實就是給自己一片蔚藍的天空啊。
有一個學電子專業的大學生,畢業時被分配到一個讓許多人羨慕的政府機關,幹著一份十分輕鬆的工作。
然而時間不長年輕人開始變得鬱鬱寡歡,原來年輕人的工作雖輕鬆但與所學專業毫無關係,要知道年輕人可是電子專業的高材生啊,空有一身本事卻無用武之地。他想辭職外出闖天下,但內心深處卻十分留戀眼下這一份穩定又有保障的舒適工作,要知道外麵的世界雖然很精彩可是風險也大啊!經過反複思量他仍拿不定主意,於是他就將自己的想法告訴父親,他的父親聽後想了一會兒,給他講了一個故事:
有一個鄉下的老人在山裏打柴時,拾到一隻很小的樣子怪怪的鳥,那隻怪鳥和出生剛滿月的小雞一樣大小,也許因為它實在太小了,還不會飛,老人就把這隻怪鳥帶回家給小孫子玩耍。
老人的孫子很調皮,他將怪鳥放在小雞群裏,充當母雞的孩子,讓母雞養育著。母雞沒有發現這個異類,全權負起一個母親的責任。
怪鳥一天天長大了,後來人們發現那隻怪鳥竟是一隻鷹,人們擔心鷹再長大一些會吃雞。然而人們的擔心是多餘的,那隻一天天長大的鷹和雞相處得很和睦,隻是當鷹出於本能在天空展翅飛翔再向地麵俯衝時,雞群出於本能會產生恐慌和騷亂。
時間久了,村裏的人們對於這種鷹雞同處的狀況越來越看不慣,如果哪家丟了雞,便首先會懷疑那隻鷹,要知道鷹終歸是鷹,生來是要吃雞的。愈來愈不滿的人們一致強烈要求:要麼殺了那隻鷹,要麼將它放生,讓它永遠也別回來。因為和鷹相處的時間長了,有了感情,這一家人自然舍不得殺它,他們決定將鷹放生,讓它回歸大自然。
然而他們用了許多辦法都無法讓那隻鷹重返大自然,他們把鷹帶到很遠的地方放生,過不了幾天那隻鷹又飛回來了,他們驅趕它不讓它進家門,他們甚至將它打得遍體鱗傷……許多辦法試過了都不奏效。最後他們終於明白:原來鷹是眷戀它從小長大的家園,舍不得那個溫暖舒適的窩。
後來村裏的一位老人說:把鷹交給我吧,我會讓它重返藍天,永遠不再回來。老人將鷹帶到附近一個最陡峭的懸崖絕壁旁,然後將鷹狠狠向懸崖下的深澗扔去,如扔一塊石頭。那隻鷹開始也如石頭般向下墜去,然而快要到澗底時它終於展開雙翅托住了身體,開始緩緩滑翔,然後輕輕拍了拍翅膀,就飛向蔚藍的天空,它越飛越自由舒展,越飛動作越漂亮,這才叫真正的翱翔,藍天才是它真正的家園啊!它越飛越高,越飛越遠,漸漸變成了一個小黑點,飛出了人們的視野,永遠地飛走了,再也沒有回來。
聽了父親的故事,年輕人痛下決心,辭去了公職外出闖天下,終於幹出了一番事業。
經理不是隻告訴別人怎麼幹的家夥,而是要激發隊伍產生一定抱負,並朝目標勇往直前。
拿破侖在一次與敵軍作戰時,遭遇頑強的抵抗,隊伍損失慘重,形勢非常危險。拿破侖也因一時不慎掉入泥潭中,被弄得滿身泥巴,狼狽不堪。
可此時的拿破侖渾然不顧,內心隻有一個信念,那就是無論如何也要打贏這戰鬥。隻聽他大吼一聲,“衝啊!”他手下的士兵見到他那副滑稽模樣,忍不住都哈哈大笑起來,但同時也被拿破侖的樂觀自信所鼓舞。一時間,戰士們群情激昂、奮勇當先,終於取得了戰鬥的最後勝利。
無論在任何危急的困境中,都要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尤其作為一個商界的領導人物,你的自信,可以感染到無數你接觸到的人。有沒有樂觀自信的態度也直接影響到一場交易的成敗與否。
我們應該時刻保持頭腦清晰,勇敢麵對現實,不要逃避。
幾年前,約翰遜經營的是小本日雜百貨買賣。他過著平凡而又體麵的生活,但並不理想。他家的房子既窄小又陳舊,也沒有錢買他們想要的東西。約翰遜的妻子並沒有抱怨,很顯然,她隻是安於天命,實際上生活得並不幸福。但約翰遜的內心深處變得越來越不滿。當他意識到愛妻和他的兩個孩子並沒有過上好日子的時候,心裏就感到深深地刺痛和內疚。
就是那種對妻子和孩子的歉疚使他有了今天。現在,約翰遜有了一所占地2英畝的漂亮新家,對他們來說空間已經夠大,而家裏的設計能讓人感覺很舒適。他和妻子再也不用擔心能否送他們的孩子上一所好的大學了,他的妻子在花錢買衣服的時候也不再有那種犯罪的感覺了。
有一年,他們全家都去歐洲度假,並在歐洲度過了一個難忘的聖誕。約翰遜過上了真正的生活。約翰遜說:“這一切的發生並不是偶然的,是因為我利用了信念的力量。幾年以前,我聽說在休斯頓有一個經營日雜百貨的工作。那時,我們還住在亞特蘭大。我決定試試,希望能多掙一點錢。我到達休斯頓的時間是星期天的早晨,但公司與我麵談還得等到星期一。晚飯後,我坐在旅館裏靜思默想,突然覺得自己是多麼的可憎。‘這到底是為什麼,上帝怎麼這樣對我!’我問自己,‘為什麼我總是逃脫不了失敗的命運呢?’”
約翰遜不知道那天是什麼力量促使他做了這樣一件事:他取了一張旅館的信箋,寫下幾個他非常熟悉的、在近幾年內遠遠超過他的人的名字。他們取得了更多的權力和工作職責。其中一個原是鄰近的農場主,現已搬到更好的邊遠地區去了;另一位約翰遜曾經為他工作過;最後一位則是他的妹夫。
約翰遜問自己:什麼是這3位朋友擁有的優勢呢?他把自己的智力與他們作了一個比較,約翰遜覺得他們並不比自己更聰明。而他們所受的教育,他們的正直、個人習性等,也並不擁有任何優勢。終於,約翰遜想到了另一個成功的因素,即主動性。約翰遜不得不承認,他的朋友們在這點勝他一籌,而他總是被逼無奈時才采取某些行動。
當時已快深夜2點鍾了,但約翰遜的腦子卻還十分清醒。他第一次發現了自己的弱點。他深深地挖掘自己,發現缺少主動性是因為在內心深處,他並不看重自己,對自己沒有信心,更別談什麼遠大的抱負。約翰遜回憶著過去的一切,就這樣坐著度過了一夜。從他記事起,約翰遜便缺乏自信心,他發現過去的自己總是在自尋煩惱,自己總對自己說不行,不行,不行!他總在表現自己的短處,幾乎他所做的一切都表現出了這種自我貶低。終於約翰遜明白了:如果自己都不信任自己的話,那麼將沒有人信任你!於是,約翰遜做出了決定:“我一直都是把自己當成一個二等公民,從今後,我再也不這樣想了,我要成為一個優秀的公民,一個優秀的丈夫,一個優秀的父親。”
第二天上午,約翰遜仍保持著那種相信你自己。他暗暗把這次與公司的麵談作為對自己自信心的第一次考驗。在這次麵談以前,約翰遜希望自己有勇氣提出比原來工資高一到兩倍的要求。但經過這次自我反省後,約翰遜認識到了他的自我價值,因而把這個目標提到了三倍。結果,約翰遜達到了目的。他獲得了成功。
每個人都有遇到挫折的時候,但千萬不要因為一時受挫,而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進而形成一種壓力。
企業遇到困難應該冷靜地製定戰略,而不是人雲亦雲。遇到苦難不是積極想辦法就放棄,最後隻能永遠從零開始。
1995年,一位廠長考慮到廠裏效益不景氣,決定帶領全廠職工全員皆兵地搞傳銷,通過關係鏈七彎八拐地找到我,希望我做他的下線。
我問:“你們廠裏是生產鋁製品的,怎麼想到要整體去搞傳銷呢?”他說:“廠裏效益不好,很多工人都幾個月領不到工資,我作為廠長,總得讓大家都有口飯吃呀。”
我問:“你認為傳銷能解決這個問題嗎?”他一副神往的態度:“(聽說)傳銷是最後一班致富快車,我們當然得抓住這個難得的機會。”
於是,我給他講了一個故事:一隻口渴的鴿子,看到廣告牌上畫著一杯清水,它不知道這隻是一幅廣告牌,便高興地振翅撲過去,狠狠地撞在廣告牌上,結果翅膀撞成重傷,摔在地上動彈不得,剛好一隻狼從此經過,把它吃掉了。
廠長聽完故事,莫名其妙地笑了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