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章 彎曲的境界(二)(1 / 3)

人必須互助而且必須是自覺性地互助,不是隻要付錢就行,而是必須以尊敬、感謝以及關切來回報。

星期六上午,一個小男孩在他的玩具沙箱裏玩耍。沙箱裏有他的一些玩具小汽車、敞篷貨車、塑料水桶和一把亮閃閃的塑料鏟子。在鬆軟的沙堆上修築公路和隧道時,他在沙箱的中部發現一塊巨大的岩石。小家夥開始挖掘岩石周圍的沙子,企圖把它從泥沙中弄出去。他是個很小的小男孩,而對他來說岩石卻相當巨大。手腳並用,似乎沒有費太大的力氣,岩石便被他連推帶滾地弄到了沙箱的邊緣。不過,這時他才發現,他無法把岩石向上滾動、翻過沙箱邊框。小男孩下定決心,手推、肩擠、左搖右晃,一次又一次地向岩石發起衝擊,可是,每當他剛剛覺得取得了一些進展的時候,岩石便滑脫了,重新掉進沙箱。小男孩隻得拚出吃奶的力氣猛推猛擠。但是,他得到的唯一回報便是岩石再次滾落回來,砸傷了他的手指。最後,他傷心地哭了起來。這整個過程,男孩的父親從起居室的窗戶裏看得一清二楚。當淚珠滾過孩子的臉龐時,父親來到了跟前。父親的話溫和而堅定:“兒子,你為什麼不用上所有的力量呢?”垂頭喪氣的小男孩抽泣道:“但是我已經用盡全力了,爸爸,我已經盡力了!我用盡了我所有的力量!”“不對,兒子,”父親親切地糾正道,“你並沒有用盡你所有的力量。你沒有請求我的幫助。”父親彎下腰,抱起岩石,將岩石搬出了沙箱。人互有短長,你解決不了的問題,對你的朋友或親人而言或許就是輕而易舉的,記住,他們也是你的資源和力量。

任何人都必須依靠著別人的幫助而生活,所以我們也必須像別人給予我們的那樣對別人提供自己力所能及的幫助。

不積成功不一定是做大事,把一件小事做好,並且持之以恒地做好每一件事,這也是成功的基本要素。

大學剛畢業那會兒,峰被分配到一個偏遠的林區小鎮當教師,工資低得可憐。其實峰有著不少優勢,教學基本功不錯,還擅長寫作。於是,峰一邊抱怨命運不公,一邊羨慕那些擁有一份體麵的工作、拿一份優厚的薪水的同窗。這樣一來,他不僅對工作沒了熱情,而且連寫作也沒興趣。峰整天琢磨著“跳槽”,幻想能有機會調換一個好的工作環境,也拿一份優厚的報酬。就這樣兩年時間匆匆過去了,峰的本職工作幹得一塌糊塗,寫作上也沒有什麼收獲。這期間,峰試著聯係了幾個自己喜歡的單位,但最終沒有一個接納他。

然而,後來發生的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改變了峰一直想改變的命運。那天學校開運動會,這在文化活動極其貧乏的小鎮,無疑是件大事,因而前來觀看的人特別多。小小的操場四周很快圍出一道密不透風的環形人牆。峰來晚了,站在人牆後麵,翹起腳也看不到裏麵熱鬧的情景。這時,身旁一個很矮的小男孩吸引了峰的視線。隻見他一趟趟地從不遠處搬來磚頭,在那厚厚的人牆後麵,耐心地壘著一個台子,一層又一層,足有半米高。峰不知道他壘這個台子花了多長時間,但他登上那個自己壘起的台子時,衝峰粲然一笑,那是成功的喜悅。刹那間,峰的心被震了一下——多麼簡單的事情啊:要想越過密密的人牆看到精彩的比賽,隻要在腳下多墊些磚頭。

從此以後,峰滿懷激情地投入到工作中去,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很快,峰便成了遠近聞名的教學能手,編輯的各類教材接連出版,各種令人羨慕的榮譽紛紛落到峰的頭上。業餘時間,峰不輟筆耕,各類文學作品頻繁地見諸報刊,成了多家報刊的特約撰稿人。如今,峰已被調至自己頗喜歡的中專學校任職。其實,一個有理想的人隻要不辭辛苦,默默地在自己腳下多墊些“磚頭”,就一定能夠看到自己渴望看到的風景,摘到掛在高處的那些誘人的果實。完成小事是成就大事的第一步。偉大的成就總是跟隨在一連串小的成功之後。在事業起步之際,我們會被分派到與自己的能力和經驗不相稱的工作崗位,直到我們向團體證明自己的價值,才能漸漸被委以重任和更多的工作。將每一天都看成是學習的機會,這會使你在公司和團體中更有價值。一旦有了晉升的機會,老板第一個就會想到你。任何事,任何目標,都是這樣一步一步達至成功彼岸的。

偉大的事業是由無數個微不足道的小事情積累而成,小事情幹不好,大事情也不會幹成功。

成功就是簡單的事情重複做,隻要持之以恒地堅持下去,成功遲早會光顧你。

一位著名的推銷大師,即將告別他的推銷生涯,應行業協會和社會各界的邀請,他將在該城中最大的體育館,做告別職業生涯的演說。那天,會場座無虛席,人們在熱切地、焦急地等待著那位當代最偉大的推銷員作精彩的演講。當大幕徐徐拉開,舞台的正中央吊著一個巨大的鐵球。為了這個鐵球,台上搭起了高大的鐵架。一位老者在人們熱烈的掌聲中走了出來,站在鐵架的一邊。他穿著一件紅色的運動服,腳下是一雙白色膠鞋。人們驚奇地望著他,不知道他要做出什麼舉動。這時兩位工作人員,抬著一個大鐵錘,放在老者的麵前。主持人這時對觀眾講:請兩位身體強壯的人,到台上來。好多年輕人站起來,轉眼間已有兩名動作快的跑到了台上。老人告訴他們遊戲規則,請他們用這個大鐵錘,去敲打那個吊著的鐵球,直到把它蕩起來。一個年輕人搶著拿起鐵錘,拉開架勢,掄起大錘,全力向那吊著的鐵球砸去,一聲震耳的響聲,吊球動也沒動。他接著用大鐵錘接二連三地砸向吊球,很快他就氣喘籲籲。另一個人也不示弱,接過大鐵錘把吊球打得叮當響,可是鐵球仍舊一動不動。台下逐漸沒了呐喊聲,觀眾好像認定那是沒用的,就等著老人做出解釋。會場恢複了平靜,老人從上衣口袋裏掏出一個小鐵錘,然後認真地麵對著那個巨大的鐵球敲打起來。

他用小錘對著鐵球“咚”敲一下,然後停頓一下,再一次用小錘“咚”地敲一下。人們奇怪地看著,老人就那樣“咚”敲一下,然後停頓一下,就這樣持續地做。十分鍾過去了,二十分鍾過去了,會場早已開始騷動,有的人幹脆叫罵起來,人們用各種聲音和動作發泄著他們的不滿。老人仍然敲一小錘停一下地工作著,他好像根本沒有聽見人們在喊叫什麼。人們開始憤然離去,會場上出現了大片大片的空缺。留下來的人們好像也喊累了,會場漸漸地安靜下來。大概在老人敲打了四十分鍾的時候,坐在前麵的一個婦女突然尖叫一聲:“球動了!”刹那間會場鴉雀無聲,人們聚精會神地看著那個鐵球。那球以很小的幅度動了起來,不仔細看很難察覺。老人仍舊一小錘一小錘地敲著,吊球在老人一錘一錘的敲打中越蕩越高,它拉動著那個鐵架子“哐哐”作響,它的巨大威力強烈地震撼著在場的每一個人。終於場上爆發出一陣陣熱烈的掌聲,在掌聲中老人轉過身來,慢慢地把那把小錘揣進兜裏。老人開口講話了,他隻說了一句話:“在成功的道路上,你如果沒有耐心去等待成功的到來,那麼,你隻好用一生的耐心去麵對失敗。”

你可以不思成功,但你的生活並不會因此而輕鬆。每個人都應耐心追逐成功,你會因此而品嚐到成功的果實。

在別人認為不可能的地方開發出新的市場來,那才是真正的營銷高手。

有一家效益相當好的大公司,為擴大經營規模,決定高薪招聘營銷主管。廣告一打出來,報名者雲集。

麵對眾多應聘者,招聘工作的負責人說:“相馬不如賽馬,為了能選拔出高素質的人才,我們出一道實踐性的試題,就是想辦法把木梳盡量多的賣給和尚。”絕大多數應聘者感到困惑不解,甚至憤怒:出家人要木梳何用?這不明擺著拿人開涮嗎?於是紛紛拂袖而去,最後隻剩下三個應聘者:甲、乙和丙。負責人交代:“以10日為限,屆時向我彙報銷售成果。”

10日到。負責人問甲:“賣出多少把?”答:“1把。”“怎麼賣的?”甲講述了曆盡的辛苦,遊說和尚應當買把梳子,無甚效果,還慘遭和尚的責罵,好在下山途中遇到一個小和尚一邊曬太陽,一邊使勁撓著頭皮。甲靈機一動,遞上木梳,小和尚用後滿心歡喜,於是買下一把。

負責人問乙:“賣出多少把?”答:“10把。”“怎麼賣的?”乙說他去了一座名山古寺,由於山高風大,進香者的頭發都被吹亂了,他找到寺院的住持說:“蓬頭垢麵是對佛的不敬。應在每座廟的香案前放把木梳,供善男信女梳理鬢發。”住持采納了他的建議。那山有十座廟,於是買下了10把木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