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章 彎曲的境界(二)(2 / 3)

負責人問丙:“賣出多少把?”答:“1000把。”負責人驚問:“怎麼賣的?”丙說他到一個頗具盛名、香火極旺的深山寶刹,朝聖者、施主絡繹不絕。丙對住持說:“凡來進香參觀者,多有一顆虔誠之心,寶刹應有所回贈,以做紀念,保佑其平安吉祥,鼓勵其多做善事。我有一批木梳,您的書法超群,可刻上‘積善梳’三個字,便可做贈品。”住持大喜,立即買下1000把木梳。得到“積善梳”的施主與香客也很是高興,一傳十、十傳百,朝聖者更多,香火更旺。

把木梳賣給和尚,聽起來真有些匪夷所思,但不同的思維,不同的推銷術,卻有不同的結果。

俗話說寸有所長,尺有所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聰明的人會發揮自己的優點,回避自己的缺點。

一位挑水夫,有兩個水桶,分別吊在扁擔的兩頭,其中一個桶子有裂縫,另一個則完好無缺。在每趟長途的挑運之後,完好無缺的桶子,總是能將滿滿一種桶水從溪邊送到主人家中,但是有裂縫的桶子到達主人家時,卻剩下半桶水。

兩年來,挑水夫就這樣每天挑一桶半的水到主人家。當然,好桶子對自己能夠送滿整桶水感到很自豪。破桶子呢?對於自己的缺陷則非常羞愧,它為隻能負起責任的一半,感到非常難過。

飽嚐了兩年失敗的苦楚,破桶子終於忍不住,在小溪旁對挑水夫說:“我很慚愧,必須向你道歉。”“為什麼呢?”挑水夫問道,“你為什麼覺得慚愧?”“過去兩年,因為水從我這邊一路地漏,我隻能送半桶水到你主人家,我的缺陷,使你作了全部的工作,卻隻收到一半的成果。”破桶子說。挑水夫替破桶子感到難過,他滿懷愛心地說:“我們回到主人家的路上,我要你留意路旁盛開的花朵。”

果真,他們走在山坡上,破桶子眼前一亮,看到繽紛的花朵,開滿路的一旁,沐浴在溫暖的陽光之下,這景象使它開心了很多!但是,走到小路的盡頭,它又難受了,因為一半的水又在路上漏掉了!破桶子再次向挑水夫道歉。挑水夫溫和地說:“你有沒有注意到小路兩旁,隻有你的那一邊有花,好桶子的那一邊卻沒有開花呢?我明白你有缺陷,因此我善加利用,在你那邊的路旁撒了花種,每回我從溪邊來,你就替我一路澆了花!兩年來,這些美麗的花朵裝飾了主人的餐桌。如果你不是這個樣子,主人的桌上也沒有這麼好看的花朵了!”

永遠不要把過去當回事,永遠要從現在開始,進行全麵的超越!當“歸零”成為一種常態,一種延續,一種不斷要做的事情時,也就完成了職業生涯的全麵超越。

一位武林高手跪在武學宗師的麵前,接受得來不易的黑帶的儀式。這個徒弟經過多年的嚴格訓練,在武林終於出人頭地。“在授予你黑帶之前,你必須接受一個考驗。”武學宗師說。“我準備好了。”徒弟答到,以為可能是最後一個回合的練拳。“你必須回答最基本的問題:黑帶的真正含義是什麼?”“是我習武的結束。”徒弟答到,“是我辛苦練功應該得到的獎勵。”武學宗師等待著他再說些什麼,顯然他不滿意徒弟的回答。最後他開口了:“你還沒有到拿黑帶的時候,一年以後再來。”

一年以後,徒弟再度跪在宗師的麵前,“黑帶的真正含義是什麼?”“是本門武學中最傑出和最高榮譽的象征。”徒弟說。武學宗師等啊等,過了好幾分鍾,徒弟還是不說話,顯然他很不滿意。最後說“你仍然沒有到拿黑帶的時候,一年以後再來。”

一年以後,徒弟又跪在宗師的麵前,師傅又問:“黑帶的真正含義是什麼?”“黑帶代表開始——代表無休止的磨煉、奮鬥、和追求更高標準的裏程的起點。”“好,你已經可以接受黑帶開始奮鬥了。”

一代武學宗師,功夫巨星李小龍非常推崇這句話,他說:“清空你的杯子,方能再行注滿,空無以求全。”

我們在生活中所遭遇的種種困難挫折就是加諸在我們身上的“泥沙”。然而,換個角度看,它們也是一塊塊的墊腳石,隻要我們鍥而不舍地將它們抖落掉,然後站上去,那麼即使是掉落到最深的井,我們也能安然地脫困。

有一天某個農夫的一頭驢子,不小心掉進一口枯井裏,農夫絞盡腦汁想辦法救出驢子,但幾個小時過去了,驢子還在井裏痛苦地哀嚎著。最後,這位農夫決定放棄,他想這頭驢子年紀大了,不值得大費周章去把它救出來,不過無論如何,這口井還是得填起來。於是農夫便請來左鄰右舍幫忙一起將井中的驢子埋了,以免除它的痛苦。農夫的鄰居們人手一把鏟子,開始將泥土鏟進枯井中。

當這頭驢子了解到自己的處境時,剛開始哭得很淒慘。但出人意料的是,一會兒之後這頭驢子就安靜下來了。農夫好奇地探頭往井底一看,出現在眼前的景象令他大吃一驚:當鏟進井裏的泥土落在驢子的背部時,驢子的反應令人稱奇──它將泥土抖落在一旁,然後站到鏟進的泥土堆上麵!就這樣,驢子將大家鏟倒在它身上的泥土全數抖落在井底,然後再站上去。很快地,這隻驢子便得意地上升到井口,然後在眾人驚訝的表情中快步地跑開了!

就如驢子的情況,在生命的旅程中,有時候我們難免會陷入“枯井”裏,會有各式各樣的“泥沙”傾倒在我們身上,而想要從這些“枯井”脫困的秘訣就是:將“泥沙”抖落掉,然後站到上麵去!

本來看似要活埋驢子的舉動,由於驢子處理厄境的態度不同,實際上卻幫助了它,這也是改變命運的要素之一。如果我們以肯定、沉著穩重的態度麵對困境,助力往往就潛藏在困境中。一切都決定於我們自己,學習放下一切得失,勇往直前邁向理想。我們應該不斷地建立信心、希望和無條件的愛,這些都是幫助我們從生命中的枯井脫困並找到自己的工具。

隻有不斷地探詢客戶的評價,你才有可能知道自己的長處與短處。不要蕭規曹隨,凡事想想清楚事出何因,多問幾個為什麼。

一個替人割草打工的男孩打電話給一位陳太太說:“您需不需要割草?”陳太太回答說:”不需要了,我已請了割草工。”男孩又說:“我會幫您拔掉花叢中的雜草。”陳太太回答:“我的割草工也做了。”男孩又說:“我會幫您把草與走道的四周割齊。”陳太太說:“我請的那人也已做了,謝謝你,我不需要新的割草工人。”男孩便掛了電話,此時男孩的室友問他說:“你不是就在陳太太那割草打工嗎?為什麼還要打這電話?”男孩說:“我隻是想知道我做得有多好!”

彎曲,並不是低頭或失敗,而是一種彈性的生存方式,是一種生活的藝術。

加拿大魁北克有一條南北走向的山穀。山穀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唯一能引人注意的是它的西坡長滿鬆、柏、女貞等樹,而東坡卻隻有雪鬆。這一奇異景色之謎,許多人不知所以,然而揭開這個謎的,竟是一對夫婦。

那是1993年的冬天,這對夫婦的婚姻正瀕於破裂的邊緣,為了找回昔日的愛情,他們打算做一次浪漫之旅,如果能找回就繼續生活,否則就友好分手。他們來到這個山穀的時候,下起了大雪,他們支起帳篷,望著滿天飛舞的大雪,發現由於特殊的風向,東坡的雪總比西坡的大且密。不一會兒,雪鬆上就落了厚厚的一層雪。不過當雪積到一定程度,雪鬆那富有彈性的枝丫就會向下彎曲,直到雪從枝上滑落。這樣反複地積,反複地彎,反複地落,雪鬆完好無損。可其他的樹,卻因沒有這個本領,樹枝被壓斷了。妻子發現了這一景觀,對丈夫說:“東坡肯定也長過雜樹,隻是不會彎曲才被大雪摧毀了。”少頃,兩人突然明白了什麼,擁抱在一起。

生活中我們承受著來自各方麵的壓力,積累著終將讓我們難以承受。這時候,我們需要像雪鬆那樣彎下身來。釋下重負,才能夠重新挺立,避免壓斷的結局。

不會從失敗中找尋教訓的人,他們的成功之路是遙遠的。

特技團來了個新的弟子,教練從走鋼絲開始教起,這個弟子在練習的時候,總是沒走幾步就掉下來,反複練習還是如此,最後沮喪地坐在地上不起來,教練走了過來,拍拍弟子的肩膀說:“掉落,是走穩地先決條件。”弟子聞言,又重新爬上去練習。教練在旁叮嚀著:“走,不停地走,直到你忘了那條鋼絲的存在,忘了掉落這件事,你就算真正學會了。”

人生處處充滿意外,我們必須像練習走鋼絲一樣,帶著微笑、抬頭挺胸,若是不慎掉落,就重新再站起來,當我們不再在意“意外”,不再在意“掉落”,我們就可以走得比別人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