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它在葫蘆頸上係上一根繩子,然後將這根繩套在自己的脖子上,這樣一來葫蘆就垂在它的肚子前麵。它努力地往樹上爬,卻怎麼也爬不上去——葫蘆總是妨礙著它,幾經努力,最後都以失敗告終。
這時候,它聽見背後有笑聲。回頭一看,發現兔子正瞧著它。
“朋友,”兔子說,“你想爬到樹頂上去,為什麼不嚐試把葫蘆掛在背後麵呢?”
烏龜拍了拍腦袋:“為什麼我想不到呢,我以前的智慧都到哪兒去了?”
烏龜為了那可憐的虛榮心,充滿了自私的想法,本以為能搜集到全世界的智慧,自己就會成為最聰明的人,卻不知道智慧是需要應用與實踐的,因為不懂得分享和相互學習,這些所謂的智慧反而會成為影響前進的障礙。學習學習,學了就要習,要在行動和不斷的實踐當中去驗證和感悟,要打開心扉,與夥伴同事們一起共同進步,虛心請教,千萬不要以為別人都是傻子。高調做事,低調做人,那樣才能讓你真正獲得智慧,贏得別人對你的尊敬!
智慧的標誌是在審時度勢之後再擇機行事。
很久以前,在一片水草肥沃的大樹林裏,有一隻老虎。
一天,它看見曾將自己這隻“森林大王”頂傷過的那頭健壯的耕牛被一個農人吆喝著耕地,很奇怪,便趁農人不在時,悄悄走過去接近耕牛,耕牛猛見“森林之王”走近吃了一驚,而後厲聲問道:“幹什麼?”老虎說:“我隻是奇怪你不怕我,卻怕一個農人,甘願被它驅使。”耕牛說:“因為人類有智慧。”“智慧?”老虎納悶地說:“‘智慧’是什麼法寶這麼厲害,連你都怕?”耕牛說:“我也解釋不清,你還是去問那農夫吧。”於是老虎邊向農夫走去邊念叨,今天我終於明白“蠢笨如牛”的意思了,這隻傻牛連“智慧”是什麼都不知道,卻害怕“智慧”!
農夫見一隻威風凜凜的老虎向自己走來,非常害怕,想逃跑但是來不急了,農夫緊握手中的農具,警惕地看著老虎,誰知老虎走近農夫後,向農夫提出隻是想看“智慧”。
“智慧?”農夫略一思考,不禁一陣暗笑,說:“哎呀!我把‘智慧’忘在家了,我去取,但是有一個條件。”農夫故意不說了,急於見“智慧”的老虎哪還管是什麼條件,忙說:“行行,什麼條件我都答應。”農夫以最快的速度將老虎捆在了一棵大樹上,老虎急問:“為什麼?”農夫說:“我取‘智慧’時,你把我的牛吃了怎麼辦?”老虎被捆緊後,農夫飛快地跑回村召集大家帶了一隻十分大的鐵籠來捉老虎。老虎等了很長時間不見農夫回來,便決定今天不看“智慧”了,等到明天再看也不遲。它打算掙脫繩索,第二天再來看,可是繩子捆得太緊了,老虎幾次掙脫都沒有成功,反而弄得精疲力竭。
不久之後農夫帶著大家來到老虎身邊,把精疲力竭的老虎扔進了籠子中,隻聽“當”的一聲籠門關了,農夫對老虎說:“這便是你想見的‘智慧’!”
還沒搞清楚怎麼回事的老虎這才恍然大悟。
有人曾經問經濟學諾貝爾獎得主弗裏德曼,經濟學中最重要的原理是什麼,大師想了會兒,回答: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
明朝中期,洛陽附近住著一個富翁。
富翁已經六十多歲了,精神依然矍鑠。他有千畝良田,成群的牛馬,從西域買來的綢緞足以堆滿一個房間。富翁的宅院,猶如《紅樓夢》中大觀園鼎盛的景象。後院的花園,奇花異草四季流香。
但是,富翁有塊心病,一直堵在心裏。
他有心遍訪賢人,但畢竟年邁多病,不宜遠行。他打發管家去鹹陽、去西安尋找高人,但來了許多人,最終都沒能解除他心中的病根。歲月一天一天的流逝,富翁一天一天地增添著白發。
終於有一天,富翁做了最後的決定。管家安排了十幾個精幹的仆人,帶著銀兩盤纏,帶上寫好的告示,迅速奔往全國的各州大縣。
很快,全國務大城鎮都貼上了富翁的告示。富翁熱情地邀請天下最富有智慧的人,來他的莊園做客。
皇宮很快就知道了這件事,大臣們不知道這位富翁要搞什麼名堂。太平盛世,難道還有人敢明目張膽地聚賢納士,莫非有反抗朝廷的野心?朝廷的密探開始一撥接一撥地來到富翁莊園的附近。
告示貼出去半個月後,陸陸續續來了許多的奇人異士、知名學者。富翁的莊園真的成了群星薈萃、貴客盈門了。到年底的時候,富翁看來得差不多了,就從客人中篩選了16個頂尖的智者,留在莊上。其他的客人,富翁大排酒宴,給了許多的銀兩送走了。
剩下的16名智者,有的是一代文豪,有的是博古通今的名流,有的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謀士,還有一個是已經隱居多年的奇人異士。這些人都是富翁用各種各樣的辦法,用盡了平生的智慧挽留下來的。富翁把他們召集在一起,充滿熱情地說:“我懇請你們給我一年的時間,幫我編一本人類的智慧錄,留給我的後世子孫。”
那時候,信息交流還不發達。這些智者能聚在一起,彼此切磋交流,機會也是很難得的。所以,這些智者就答應了富翁的請求。
16個智者在富翁的莊子上住了下來,開始了緊張的工作。一年之期到了,他們完成了洋洋灑灑八大卷的智慧錄。
富翁看了後,表示非常地感謝他們。但是富翁說:“我相信這些都是智慧的精華,但它太多了,我擔心我的子孫沒有閱讀的耐心,還是煩勞你們濃縮一下為好。”
既然答應了人家的要求,好事就得做到底。這些智者又用了一個月的時間,通過精煉、刪減,最後,將八大卷文字濃縮成一卷。
富翁看了後,又真誠地表示非常的感謝,但是他認為文字還是太多了,又懇請他們再濃縮一下。
這16位智者又在富翁的莊園住了下來。他們每天聚在一起,討論該刪除哪些字句,有時候競爭論的麵紅耳赤。就這樣,慢慢地,一卷文字濃縮成了一章,接著又濃縮成一節,之後又濃縮成一段,最後,隻剩下了一句話。
富翁看了這句話,頓時驚喜地站了起來。他安排管家預備了一場最最豐盛的晚宴,並親自給各位智者斟酒。這場酒他們喝的很痛快,在宴會即將散場的時候,富翁很滿意地說:“你們提煉的這句話,真是古今所有智慧的結晶啊!”
皇宮的兩個密探聽說有了結果,連夜潛進富翁的房間。借著微弱的月光,看見床頭上放著一個寶匣,心想這一定就是這些人的研究成果了。密探神不知鬼不覺地拿走了哪個寶匣,連夜快馬加鞭地送進皇宮。
第二天,皇帝打開寶匣一看,微微地笑了。寶匣內沒有別的,隻有一張裱糊的非常精致的字畫,上邊寫著: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每個人都有可能獲得一顆金子般的心。關鍵是你想不想去獲得,敢不敢獲得,會不會去獲得,最後,怎樣去理解和認識這種獲得。
苦難就是河水,我們都是泥人。那麼,天堂在哪裏?某一天,上帝宣旨說,如果哪個泥人能夠走過他指定的河流,他就會賜給這個泥人一顆永不消逝的金子般的心。這道旨意下達之後,泥人們久久都沒有回應。不知道過了多久,終於有一個小泥人站了出來,說他想過河。“泥人怎麼可能過河呢?你不要做夢了。”“走不到河心,你就會被淹死的!”“你知道肉體一點兒一點兒失去時的感覺嗎?”“你將會成為魚蝦的美味,連一根頭發都不會留下!”……其他泥人都在勸著他。然而,這個小泥人決意要過河。他不想一輩子隻做這麼個小泥人,他想擁有一顆金子般的心。但是,他也知道,要擁有上帝賜予的心必須遵守他的旨意,即要到天堂,必得先過地獄。
而他的地獄,就是他將要去經曆的河流。
小泥人來到了河邊。猶豫了片刻,他的雙腳踏進了水中,頓時撕心裂肺的痛楚淹沒了他。他感到自己的腳在飛快地融化著,每一分每一秒都在遠離自己的身體。“快回去吧,不然你就會毀滅的!”河水咆哮著說。小泥人沒有回答,隻是沉默著往前挪動,一步,二步……這一刻,他忽然明白,他的選擇使他連後悔的資格都不具備了。如果倒退上岸,他就是一個殘缺的泥人;在水中遲疑,隻能夠加快自己的毀滅。而上帝給他的承諾,則比死亡還要遙遠。小泥人孤獨而倔強地走著。這條河真寬啊,仿佛耗盡一生也走不到盡頭似的。小泥人向對岸望去,看見了那裏錦緞一樣的鮮花和碧綠無垠的草地,還有輕盈飛翔的小鳥。上帝一定坐在樹下喝茶吧,也許那就是天堂的生活。可是他付出一切也幾乎沒有什麼可能抵達。那裏沒有人知道他,知道他這樣一個小泥人和他那個夢一樣的理想。上帝沒有賜給他出生在天堂當花草的機會,也沒有賜給他一雙小鳥的翅膀。但是,這能夠埋怨上帝嗎?上帝是允許他去做泥人的,是他自己放棄了安穩的生活?小泥人的淚水留下來,衝掉了他臉上的一塊皮膚。小泥人趕緊抬起臉,把其餘的淚水統統壓回了眼睛裏。淚水順著喉嚨一直流下,滴在小泥人的心上。小泥人第一次發現,原來流淚也可以有這樣一種方式——對他來說,也許這是目前唯一可能的方式。小泥人以一種幾乎不可能的方式向前移動著,一厘米,一厘米,又一厘米——魚蝦貪婪地吸著他的身體,鬆軟的泥沙使他每一瞬間都搖搖欲墜,有無數次,他都被波浪嗆得幾乎窒息。小泥人真想躺下來休息一會兒啊,可他知道,一旦躺下,他就會永遠安眠,連痛苦的機會都會失去。他隻能忍受,忍受,再忍受。奇妙的是,每當小泥人覺得自己就要死去的時候,總有什麼東西使他能夠堅持到下一刻。
不知道過了多久——簡直就到了讓小泥人絕望的時候,小泥人突然發現,自己居然上岸了。他如釋重負,欣喜若狂,正想往草坪上走,又怕自己襤褸的衣衫玷汙了天堂的潔淨。他低下頭,開始打量自己,卻驚奇地發現,他已經什麼都沒有了——除了一顆金燦燦的心。而他的眼睛,正長在他的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