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9章 讓孩子做一個快樂的人(1 / 1)

現代科學早已證明,快樂是每一個孩子的天性,但由於人為的壓製和其他原因,並不是每一個孩子都是快樂的。在過分溺愛的家庭裏,孩子可能暫時是很快樂的,但長大以後,由於缺乏能力和獨立性,難以處理許多問題,因而仍然會陷入苦惱之中。讓孩子現在快樂並且將來也快樂,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給孩子提供必要的物質生活條件,充足的營養,保證他的身體健康,這是獲得快樂的必要條件。研究人員已找到更多培養快樂天性的要素,為人父母的隻要在這方麵留意,就可能培養出具有快樂性格的孩子。

如何培養孩子的快樂性格,以下六種方法可為家長提供參考。

(1)給孩子一定的決策權

是指導還是控製孩子的行為,這對孩子性格的形成有著密切的關係。父母應設法給孩子提供機會,讓孩子決定選擇什麼、做什麼。一個能掌握自己命運的人自然會是一個快樂的人。當然,父母在大多數事情上不能不做主,但有些事讓孩子作決定也無妨。例如,聽任兩歲孩子吃黃瓜而不吃胡蘿卜,或讓6歲的孩子從父母允許他看的電視節目中挑選一個來看。即使在這個層次,兒童也會學到如何選擇就能令自己開心。

(2)使孩子得到感情和友誼

在培養孩子快樂性格的過程中,情感和友誼起著重要的作用。父母要加深與孩子的感情,鼓勵孩子與同齡人一起玩耍,讓他們學會愉快融洽的人際交往。父母可以盡量安排孩子常與別的孩子一起玩,例如參加遊戲小組,或帶孩子到遊樂場去跟年齡相仿的孩子玩耍;要是能隨時歡迎孩子的朋友到家裏來玩,那就更好了。

(3)限製孩子的物質占有欲

如果給予孩子物質的東西太多,會使其產生“獲得就是幸福的源泉”的錯覺。父母應使孩子懂得,人生的快樂並不取決於占有物質財富的多少。“別把孩子寵壞,給孩子太多會令他們誤以為追求物質就是快樂之源。”家庭心理學家這樣說。有人發現拿走了孩子大部分玩具後,他們反而變得更會動腦筋去玩,因而也更快樂。不重視物質的孩子即使擁有得少一些也會很滿足,因為他們能夠更靈活地運用手頭所有的東西。這並不是說永遠不給孩子東西,隻是不應該使孩子誤以為快樂就是擁有比別人更多的東西。

(4)培養孩子廣泛的興趣

為孩子提供多種選擇,並給予必要的引導。孩子有了廣泛的興趣愛好,就容易擁有快樂的性格。倘若隻有一種事物令你的孩子快樂,那你的孩子就相當危險。舉個例子,某個孩子可能因為錯過了他喜歡看的電視節目而整晚都不開心;但另一個興趣廣泛的孩子,他就會改為看書或遊戲,並同樣自得其樂。

(5)教孩子調整好心態

應該使孩子明白,一生快樂的秘訣在於保持良好的心態。在孩子遭受挫折時,要告訴他前途是光明的,走出憂鬱就能找到快樂。教導孩子不屈不撓,做父母的要指出任何困難情況都會有一線轉機,教導孩子學會這項使自己變得快樂的重要本領,倘若經過努力也沒能扭轉情況,父母便應幫助孩子尋求安慰自己的辦法。教導孩子做些平複他們心情的活動,如聽音樂、看書、騎車、向朋友傾訴心聲等。

(6)保持家庭生活的美滿和諧

家庭和諧是培養孩子快樂性格的一個重要因素。有資料表明,在幸福家庭中成長的孩子,大多擁有開朗、活潑、快樂的性格。建立快樂幸福的家幫助孩子尋找持久快樂的最佳方法之一就是父母自己生活得快樂,而且要向孩子解釋為什麼他們感到快樂,這樣就可以幫助孩子認識和感受快樂,並能令他們也常常開心快樂。

開朗的性格不僅可以使自己經常保持心情的愉快,而且還可以感染你周圍的人們,使他們也覺得人生充滿了和諧與光明。

——羅曼·羅蘭(法國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