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說謊是個很普遍的現象。最常見的原因就是為了逃避批評與懲罰。如果發現孩子說謊,家長應該首先仔細調查,一定要先搞清楚孩子究竟是不是真的在說謊,說謊的原因是什麼,不能簡單地認為是道德品質問題,這一點很重要。
當證實了孩子的說謊行為後,父母不要急於發火,而應嚴肅認真地與孩子交談,把事情的來龍去脈搞清楚。如果孩子是出自好奇、頑皮、不當心而無意做了錯事,切忌粗暴的體罰,應該耐心引導教育。但是,孩子的有些錯誤則的確是應該受懲罰的,如孩子有損人利己的行為,比如媽媽發現兒子騙錢買玩具的情況,家長就應該給予嚴厲的批評或適當的懲罰,並及時和學校的老師聯係對孩子加強監督。
同時,家長要在家庭中形成寬容的氛圍,不要過於苛求和責難孩子,更不能用體罰來對待孩子的過錯,不要讓孩子形成恐懼感,這是防止孩子說謊的重要條件。對於孩子的有意說謊,父母要進行認真的調查和分析,用事實真相來點穿謊言,讓孩子懂得說謊是要受批評的,從一開始就堵住孩子說謊的企圖。此外,要著重從正麵教育孩子從小做老實人,講老實話,辦老實事,讓他們懂得不說謊的人才能心裏平靜,精神愉快。
(1)幫助孩子認識到不說真話的壞處
說謊是一種不良行為,大家都不喜歡。孩子為了得到某種食品、玩具而有意說謊,家長不要認為孩子稚氣可掬而一笑了之,更不能認為這是孩子的“聰明”而四處炫耀,這會助長孩子的說謊習慣。如果孩子是為了掩飾自己的過失而說謊,要向他強調:“做錯了事是可以原諒的,但說謊是不允許的。”當孩子說了謊能及時承認,或者減少說謊次數,父母應及時表揚和鼓勵,培養孩子改正缺點的自信心。
(2)找一個合適的時間單獨與孩子談,不要立即當眾指責或教訓孩子要仔細了解孩子說謊的潛在原因,比較小的孩子由於判斷不準,往往把心裏想的當做事實說出來,家長要用心去體會孩子的內心需求,而不是簡單責備孩子說假話,並且耐心教導孩子區分現實與幻想;如果撒謊是為了避開痛苦的經驗或回憶則應該真誠關懷他,指導他直麵問題,敢於承擔責任。
(3)要防微杜漸
當孩子第一次說謊時,家長一定要認真對待,讓孩子從一開始就認識到說謊的嚴重性。寓言故事“狼來了”,就很能啟發孩子。家長可以通過講故事等小孩喜歡的形式,啟發孩子認識到說謊是錯誤的,以及說謊導致的不良後果。
(4)避免給孩子貼“標簽”
不要給孩子貼上“謊話專家”、“吹牛大王”等標簽。盡管有時候成人喜歡用通過給孩子歸類的方式來譴責孩子,但它造成的後果則與我們的初衷背道而馳,孩子今後可能會更加“努力”地說謊。
(5)要增強孩子的自我意識
在日常生活中要經常對孩子進行道德教育。當家長發現孩子說謊時,可能感到生氣、惱怒和害怕。但不要忘記,這也是一個教育孩子的好機會,而不能隻將它作為一次性事件處理了事。父母應該和孩子一起討論道德問題。讓孩子明白誠實的重要性。你可以明確告訴孩子你希望看到的是事實,父母、老師和同學都希望能一直信任他;幫助和啟發他們重新認識自己的所作所為,以及哪些地方誇大或歪曲了事實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