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2章 如何讓孩子不再任性(2 / 2)

(8)冷處理法

當孩子因為要求沒有得到滿足而糾纏不休、發脾氣或打滾撒潑時,父母可以采取躲避的方法,暫時離開他。當無人理睬他時,孩子自己會感到哭鬧的方法是無效的,從而做出讓步。不要在孩子麵前表露出心疼、憐憫或遷就,更不能和他討價還價。事後可以與他坦誠地交流,讓他說明原因。當然,解決孩子任性的方法還很多,關鍵在於培養孩子認識和判斷事物的能力。這種“冷處理”的方法往往比較有效。

(9)交往法

讓孩子多和夥伴們一起玩耍,群體生活的一個重要原則就是少數服從多數,如果個人的意願與多數人不一致,那麼就會被否定。父母應該多讓孩子和他的同學、夥伴一起玩耍。因為在同齡人中間,如果孩子一味地任性,他就會被群體所孤立,所以即使在家中,比較任性的孩子當處在群體之中時,他也不會輕易地把任性表現出來。而且,在群體中,那些通情達理、不任性的孩子也會在無形中給任性的孩子以示範,讓他們感到任性隻會遭人厭棄,而通情達理才會融入群體之中。久而久之,孩子身上任性的毛病就會逐漸淡化。

(10)知識法

孩子有時任性是因為知識少,認死理,往往把錯誤的行為當成正確的行為,固執己見。孩子還不易分清堅強與固執,謙讓與軟弱,勇敢與蠻幹的界限。家長要想辦法使孩子擴大視野,增長見識,孩子知識多了,就會改變自己過去一些錯誤的做法。

(11)誘導法

有的家長認為,自己的孩子是“生就的骨頭,長成的筋,天生的擰種”,改不了啦。其實不然,孩子畢竟還小,隻要誘導得法,完全可以改變他任性的毛病。誘導時要多抓積極因素,用積極因素克服消極因素。每當孩子要犯擰時,家長就表揚他的優點,孩子聽到表揚可能情緒就轉過來了。

(12)強化法

要讓孩子感到家長喜歡的是不任性的孩子。當孩子剛要任性發作時,家長可以借以前聽話時的例子引導他克製自己,不任性。這樣有利於調動孩子自己克服任性的積極性,提高孩子控製自己情緒的能力。家長還可以在孩子任性時或任性後,對其任性給予一定的批評或懲罰。這樣會使孩子感到家長的嚴格要求,使孩子認識到任性是一種錯誤的行為。

總之,在孩子的教育方式上,從一開始,家長就應該堅持熱愛但不溺愛,遇事要與孩子講明道理,讓孩子懂得尊重別人的不同意見,不要以自我為中心。要多一些理性,該寬鬆時就寬鬆,該嚴格時就嚴格,寬嚴有度才能培養出能屈能伸、進退自如、動靜皆宜,既剛且柔的孩子。

青春是沒有經驗和任性的。

——泰戈爾(印度詩人)